欢迎光临
币圈最新消息
292022-09

全景解读去中心化身份赛道:DID 灵魂三问

抢滩Web3,日本不再犹豫

撰文:aya

9月22日,Astar 创始人渡边宗太在自己的博客宣布,Astar 的原生代币通过了金融厅和 JVCEA(日本加密资产交易协会)的严格审核,并将在日本本土交易所 Bitbank 上市。

他在博客里写道,“在日本上市根本不是我们的目标,而是起跑线”。同时满怀豪言壮志,“我要做的就是在世界上创造出代表这个时代的产品,在公司内部,我们经常说‘Shine Like A Star’——就像丰田和索尼一样,所以,我们想让下一代想要在世界的舞台上以 Astar 为目标。”

不过,与早在实体经济产业声名远扬的索尼和丰田相比,Astar 日本本土上市这件事情在 Crypto 圈内却并没有引起太多波澜——相比起这件事,人们更关心的是 ETH 合并后分叉链的未来,以及即将在新加坡召开的亚洲最大区块链会议 Token2049。

比故事更加残酷的是现实,在 Chainalysis 统计发布的“2021 年全球加密货币采用指数”中,同在亚洲的越南和菲律宾位居一二,美国排名第五,而日本则在二十名开外,排名甚至低于尼泊尔和肯尼亚。

得因于地理位置的孤立性和资源的匮乏,“守”这一字眼从上到下贯彻了整个日本社会,伴随而生的还有严格的上下级制度以及繁琐的事务流程——就是因为一旦原有的秩序被破坏,几乎很难再重建起来。但日本又始终走在技术发展的前沿,新干线、Walkman 和袖珍计算器等现代科技产品同样诞生于这个国度。

比特币这类超越于传统财政体系的新事物,对于尚未完全了解加密行业的日本人来说既感到新奇也会心存担忧。也正因如此,日本政策端在 Web3 的上半局久久迟疑,反复无常。

而在 Web3 的中局,日本不再犹豫。

一切的开始

日本和 Web3 的最早渊源可以追溯到比特币发明之时,当白皮书完成时,“中本聪”这个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笔名跃然纸上,同时中本聪本人也声称自己居住在日本。2010 年 7 月,原本只是想建一个万智牌交易网站的程序员 Jed McCaleb 将买来的域名用在了自己新建的交易所身上。

从此,Mt.Gox 这个名字开始传扬于加密世界,并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每天都有数百万美元的交易流入东京,而后再通过网线散布到全球。

信徒和爱好者们开始了更多的尝试。

2013年,Monacoin 在日本论坛 2chan 上第一次公之于众,这一由莱特币分叉而来的币种声称自己是日本第一个加密货币,并将会成为日本内唯一的加密货币支付手段。像许多早期的项目一样,创始人并未公布自己的名字,只是以“渡边先生”作为自己的化名。由于使用了卡通猫作为自己代币的图标,Mona 在 2014 年引来了大量的关注。

2014 年元旦,Monacoin 宣布正式上线,并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起源和发展。8 天之后,前高盛衍生品和债券交易员加野佑三在东京成立了交易所 BitFlyer,这个大部分员工均为高盛出身的公司在蛮荒时期疯狂成长,并在两年以后成为了日本最大的交易所。

但好景不长,一场黑客盗窃案将如日中天的 Mt.Gox 推下了神坛。尽管团队试图追回被盗的 70 多万个比特币,但回天乏术。最终,Mt.Gox 宣布破产,一代巨人轰然倒地。

与此同时 Mona 开始受到了本土媒体的大量关注,东电在自己的节目中报道了这一件事:有人用 Mona 买下了一块地,和飞天意面神教的信徒搭建自己的教堂一样,这位爱好者为 Mona 建造起了一个专门的神社,还做了 LOGO。

为了保护个人投资者不会再次在类似 Mt.Gox 的事件中遭受巨大损失,日本采取了相关立法方面的行动,2014 年,日本金融厅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开始调查日本加密货币支付和结算业务,工作小组在隔年完成了任务,并上交了一份最终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成为了后来加密货币法案的基础。

同年,JADA(日本数字资产管理局)宣布成立,该机构由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初创企业和企业家组成,旨在为加密货币创造一个良好的交易和商业环境,当金融厅需要制定加密货币法案时,JADA“游说和协助制定游戏规则”。

2016 年 3 月,议会通过了法案,对《支付服务法》和《资金结算法》进行了修订,认可了加密货币的法律地位,将其命名为“虚拟货币”,并要求交易所需在政府进行注册,同时法案还要求虚拟货币交易所“在发现可疑交易时通知相关部门”。

半年后,JADA 宣布改组成立新的组织——JBA(日本区块链协会),它由两个部门组成:

一个主要处理加密货币相关事宜,包括消费者、税收和金融监管问题等事宜,由bitFlyer、Coincheck和Kraken日本的相关人员主要负责;另一个涉及非货币区块链技术的定义和政策建议,包括微软日本、支付网关GMO Internet Group和区块链云计算平台Orb在内的企业主要负责这一部分的职责。

2017 年 4 月 1 日,修订后的法案正式生效,在此之前所有在日本本土运营的 21 家交易所都被归类为“虚拟货币交易所”,法案允许这些尚未获得许可的交易所以“准交易所”的身份进行运营,并开始允许交易所向金融厅申请准入许可。

从此,加密货币这一新兴行业开始正式纳入金融厅的监管职权之内。

规矩和不讲规矩

但监管的介入却并不能阻止被盗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2018 年 1 月,本土交易所 Coincheck 被黑客攻击,价值 5 亿美金的 NEM 代币被盗,最终成为历史上最大的加密货币失窃案之一,这件事在日本国内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同年 4 月,包括 BitFiyer、Coincheck 和 Coinbase 日本子公司在内的 16 家在本土通过注册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宣布成立 JVCEA(日本加密资产交易协会),并受到了官方的认可。金融厅希望通过企业的自我监管以控制行业的稳定发展,同时企业也能根据形式动态协助制定政策,更好的保护投资者的安全。

黑客的攻击仍在继续,9 月份,总部位于大阪的交易所Zaif遭遇了黑客攻击,包括 BTC、ETH 和 Mona 在内的超过价值 6000 万美元的加密货币被盗,其中68%的资金来自顾客,根据调查人员的报告,黑客是从公司的热钱包中偷走这些加密货币的。

这两件事彻底改变了政府对于行业的态度。很快,金融厅宣布将对申请许可的交易所实行“更加严格的审核程序”,同时对注册通过的交易所“继续进行检查,并清退那些毫无改善的公司”,包括 BitFlyer 在内的交易所因“对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活动无动于衷”而勒令停止接受新客户,并要求改进其 KYC 系统,同时也有一些交易所撤回了原本正在进行的准入许可申请。

同时 JVCEA 和金融厅对交易所进行了检查,发现仍然有不少的交易所存在巨大的安全漏洞。这个结果导致整个 2018 年金融厅都没有发放准入许可,包括币安在内的大量交易所被迫面临抉择——要么搬走,要么关门。

但金融厅事实上一直处于异常尴尬的位置——几乎所有的政策建议都来自于 JBA 和 JVCEA,而政策的落地实施又要依靠这两个机构中的大企业协助推动。这导致整个日本的加密行业在早期事实上处于“捕获监管”的状态。

正是因为金融厅制定规则时大量求助行业相关的从业人士而非自己调研,导致很多方面实际上落入了不受监管管控的地位,比如资产存储方面并没有一套具有约束力的准则,只是单纯“规定”交易所应将访问数字货币所需的加密密钥保存在“冷钱包”中,像断网状态下的USB驱动器——前提是这样做不会给客户带来过度不便,实际上这间接导致了Coincheck和Zaif的失窃案发生。

这种窘迫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在去年年底金融厅的会议上,金融厅两次警告 JVCEA 并指出协会董事、其秘书处和成员运营商之间缺乏沟通,导致该组织管理不善,同时在具体工作上拖沓不前——在某些情况下,JVCEA 审查单一的加密货币甚至需要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而对于大部分项目来说,这几乎是生命周期的全部。

但 JVCEA 也有自己的苦衷,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主要是来自银行、券商和政府部门的退休人员,而非相关加密企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数人这辈子“第一次接触到加密货币”,与此同时协会内部也有自己的斗争,到最后甚至演变成了工作人员自发组建工会以“维护合法权益”。

本土企业的探索之路

提到日本的区块链发展,最绕不开的一个人物就是现任 JBA 会长,BitFlyer 交易所的创始人加野佑三。从东京大学毕业后,加野佑三进入了高盛,负责开发支付系统相关的工作,这之后他跳槽又回归,并在 2014 年第二次离开了高盛。收到了1.6亿日元的投资后,在东京成立了本土交易所 BitFlyer。相比于由法国人经营,主要面对外国市场的 Mt.Gox,加野和 BitFlyer 在早期更多的把目光锁定在了本土发展上。

几个月以后,Mt.Gox 轰然倒地,包括 BitFlyer 在内的大量本土交易所开始在巨人的尸体之上划分自己新的领土。

加野在他的老东家高盛挖来了大量的员工,并把自己在传统金融行业的经验带到了加密交易所上。两年以后,BitFlyer 成为为日本最大的加密交易所,并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同时,BitFlyer 也开始了自己的海外扩张道路。2017 年 11 月,BitFlyer 宣布已经获得许可,将在美国超过 40 多个州开展交易所业务。隔年 1 月,BitFlyer 获得欧盟支付机构许可,正式进军欧洲,至此,BitFlyer 同时获得了日本、美国和欧洲这三个金融监管最为严苛的地区许可,成为世界上最合规的交易所。

与此同时,BitFlyer 也在日本国内积极推动加密货币零售支付,并大力与零售商和移动支付公司等展开合作,包括 AMENRO LA FIESTA、Bic Camera 和沼津港在内的线下门店开始支持使用比特币支付。

在加野成立 BitFlyer 不久以后,离东大不远的庆应校园内,一个年轻人正准备踏上前往印度的旅程——在印度,他第一次切身感受到贫困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同时萌发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这之后他接触到了区块链,并前往美国学习相关技术和知识。

回到日本后,他进入了加野的母校,并和朋友一起成立了 Stake Technologies,在波卡生态上开始了自己的技术之路,但更为人熟知的应该是他们的产品——Astar,基于 Polkadot 的多链多虚拟机 DApp 中心。Astar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唯一为外界熟知的“日本制造”而在加密圈内闻名。

几乎在监管开始落地推进的同时,日本本土的传统企业也把目光投向了 Web3 这一尚未被完全挖掘潜力的领域。典型的案例为三菱日联金融——这家日本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与 Animoca 等加密企业频繁开展合作,并计划发布日元稳定币。许多原来在传统企业任职的高管也纷纷参与区块链初创企业,并带来了前公司的资源支持,例如国民项目 Jasmy 请来了索尼前总裁兼 CEO 安藤国武作为代表董事,而游戏专用链Oasys更是搬来了万代南宫梦、世嘉等传统公司的 CEO 作为自己项目的顾问。

道阻且长

新上任的首相岸田文雄相比前任对 Web3 和加密货币有着更为积极的态度,就在今年 5 月的众议院会议中,岸田表示:“Web3 时代的到来可能会引领(日本)经济增长。”,并且在早前访问英国时提到新的“体制改革”,促进新产业的发展,包括与 Web 3 相关的基础设施。同时岸田文雄还在经济产业省下设立了专门负责Web3的政策办公室,负责对政策和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而现任执政党——自民党的政客们则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手段,他们决心绕过冗余缓慢的官僚系统,直接推进产业的发展。自民党在今年成立了一个专门的 NFT 政策工作组,由议员平井正明创建,由前数字化转型部长平井拓哉领导。这个工作小组在今年4月份发布了一份NFT白皮书,标题为“日本在 Web3.0 时代的 NFT 战略”,这份白皮书指出“Web3.0 时代的到来对日本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并对包括二级销售、知识产权以及最重要的税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同时,工作小组建议政府任命专门的 Web3 部长以及成立跨部门咨询小组,以满足企业和政府机关对不断发展的本土加密市场的需要。

政客们寄希望于政府,期望在原有企业的利益集团之外重新建立起单独的顾问体系,以削弱 JBA 和 JVCEA 对政策的影响。同时他们也有着自己的考量——安倍遇刺后,自民党内原本勉强维持的政治平衡被彻底打破,混乱中的政绩成为了政客们上位的最好机会。

但改革并非易事,早期入场的大企业不愿意在政策端的影响力被削弱。与此同时随着美国和硅谷重新拿回了加密世界的话语权,日本在监管方面的早期优势和主导能力正一步一步被削弱,严苛的高税收更是使得大量本土人才出走中东和东南亚等地,韩国和越南在同赛道的主动竞争又使得日本倍感压力——对于日本而言,Web3的发展之路依旧漫长而艰辛。

但无论如何,日本在Web3的浪潮中不再保守,而是主动出击,孤岛在中场挥舞着棒球棍,期待着下一个周期的全垒打。

NFT 交易平台的发展历程:过去,现在和未来

原文标题:《盘点 NFT 交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撰文:Vivian

NFT 聚合平台如何促进行业发展?

早在 2016-2018 年,以 OpenSea,MakersPlace,SuperRare 为代表的第一批 NFT 交易市场横空出世。在那时,有一部分交易平台使用了邀请制,只有受邀的艺术家才可以进行创作和发行。而随着市场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 NFT 交易平台进入大家的视野,这些平台融入了更多金融的玩法和元素,包括 NFT AMM 市场,去中心化的市场,租借质押市场等。在文章中,我们将探索 NFT 交易平台的发展历程,以及如何用 4F 模型评估一个好的交易平台。

发展历程

在某种程度上,NFT 交易平台反映了 NFT 整个市场的热点变迁,在 2021 年年初,通过社媒放大话语传播和艺术家聚焦效应,诸如 Beeple 高价 NFT 作品拍卖成为市场热点。在那个时候,NFT 往往围绕着艺术和艺术家,多数交易平台只会挑选和邀请有一定名气的创作者进驻创造 1/1 的艺术品。

NFT 本身也有 Banksy 等街头艺术家所代表的风格,重复粘贴的画报,突出夸张的笔触,迎面而来的文化冲击,以及最重要的——个性,换句话说,identity。

虽然我们没办法在洛杉矶的街巷中涂满整面墙壁,但我们可以将所认同的文化通过 meme 铺向整个网络。街角的涂鸦有可能第二天会被警察用白漆盖住,而存储在 IPFS 上的 NFT,永远都会在那里。

因此,NFT 便不停留在艺术的单品交易本身,而是以集合方式进行交易,meme 渐渐成为社区,成为品牌。由此,我们可以看到,OpenSea 远远超过了在 16-18 年同一时期的其他交易平台。与此同时,由于 NFT 交易的火热,也诞生了很多其他的交易市场。

但之后,NFT 市场又有了新的演化。热点下总会有机会,NFT 市场也有从众效应。FOMO, FUD 等一系列圈内黑话应运而生。除了社区和传播属性,NFT 同时也是一种资产。很多人发现了机会——通过拿白以及 Flip NFT 赚钱。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数据分析工具,比如 NFTGo.io, rarity.tools 等。这些工具不仅为买卖 NFT 增加了一定的胜算,也创造了市场上新的范式和玩法。

市场中用户的需求变化也出现了变化,比如,如何在所有大大小小交易市场中找到最低的报价?如何选择最有价值的 NFT?NFT 交易市场也从 1.0 的版本转向了 2.0——一个兼具数据分析和聚合交易的 NFT 平台。

为何 NFT 聚合平台至关重要

谷歌聚合了来自网站的内容,Facebook 聚合了社交关系,DEX 聚合了不同的流动性挖矿模型。聚合器不仅能够帮助用户更多捕获区块链时代的大部分价值,同时也是 NFT 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NFT 主要创建在以太坊、Flow 和 BSC 等各种链上,每个链都有一个孤立的协议生态系统。同时,当前有各种各样的交易市场出现。尽管这些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 NFT 服务,但在交易和查找 NFT 信息时会带来一定的挑战,一方面,新来者可能不知道如何找到最好的市场,专业交易者可能希望找到最优的价格。另一方面,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界面,这也增加了用户的学习成本。

想象一下,你想搜索市场上热门 NFT 项目的最优报价,可能需要在不同的市场之间切换才能查看所有 NFT。或者,如果您是投资者,想要查看 NFT 市场的所有最新数据和各种指标。由于 NFT 信息如此分散,可能需要几分钟才能获取本应在几秒钟内找到的数据。

对于那些不熟悉 NFT 的人来说,他们经常花费大量时间搜索内容,但最终却没有任何有用的信息。因此,专业的 NFT 聚合器非常重要。

NFT 聚合器是将各大链上的各类 NFT 交易信息集中到一个地方,为用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从而实现更好的交易体验。

通过 NFTGo 的「一站式」NFT 聚合服务,用户只需要打开一个网页,就可以总览 NFT 市场全貌,了解最新流行趋势,查找,搜索和交易关于 NFT 的一切。

4F 评估模型

衡量一个好的 NFT 交易市场有几个方面,我们称之为 4F 模型,分别是 Fluency, Fees, Function and Finance。

Fluency 是指交易和使用体验的流畅度,是否可以一键购买想要的 NFT,是否有清晰的交互界面和用户逻辑,是否有可视化的功能。NFTGo.io 拥有功能全面的搜索引擎,支持用户使用元数据 Metadata,甚至是自然语言进行 NFT 搜索。强大的搜索算法与排序逻辑,大大提高了用户的搜集信息的效率,也丰富了搜索结果的呈现维度。同时,用户可以批量扫地板,安全交易模式下能够防止攻击和浪费 Gas 费。

Function 是指功能是否全面且切中需求。比如是否有 Filter 功能,可以让用户快速找到他们想要的 trait 和条件。同时,产品可以帮助用户分析比较当前不同的交易平台的报价,进而选择一个最低的价格,并将想要购买的 NFT 一同添加到购物车中购买。用户不仅可以看到各种交易平台上的价格,找到最低报价。还可以批量购买 NFT,同时能够了解当下 NFT 数据或行情。

Fees 是指交易费用,众所周知,购买 NFT 时除了本身的价格,还有版税和手续费。是否可以省去 gas 费,或是可以从多个市场获取报价,从而用户可以得到最优价格。

Finance 是指收益回报。如果用户希望成功 Flip NFT,一般需要通过数据和热度作出投资决定。在为用户呈现最全面数据的同时,NFTGo.io 也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数据分析工具。用户不仅可以一览当下最火热的 NFT 项目和市场情况,还能够轻松地比较各种 NFT 之间的差异,例如巨鲸持仓,持有人数分布等。值得一提的是,NFTGo 还能够自动检测清洗交易,防止买到可疑 NFT。

结语

综上所述,NFT 聚合平台将 NFT 信息集中到一个地方,用户可以优化他们的购买体验。在不使用聚合器的情况下,用户必须单独访问各个 NFT 交易所,注册信息,查看每个交易所的各自的 NFT。不管是对于希望入门 NFT 世界的爱好者,还是对于 NFT 领域的分析专家,NFT 聚合交易将为用户打开了一扇通往 NFT 未来的大门。

在未来,随着 Metaverse 和链游的成熟和发展,将会出现更多游戏内的 NFT,动态 NFT,甚至可交互的 NFT。数字资产交易或将成为人们的刚需,就像是我们日常在网上买卖商品一样。与此同时,NFT 金融化和衍生品市场的蓬勃增长也将促进交易平台的持续演化。

Vitalik Buterin:可扩展性是以太坊合并后的重点

据 Forkast 报道,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在 Circle 的 Converge22 会议上表示,在合并之后,以太坊的下一步是可扩展性。Vitalik 说,“我认为,继续敲打可扩展性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它确实是阻碍我们梦想的很多加密货币和区块链应用成为主流的核心问题。”

Vitalik 指出,在熊市推动交易费用下降之前,许多以太坊交易费用高达 5 美元或更多。高成本是用户经常选择通过 Binance 等交易所与加密货币互动的原因。

原文链接

关于 DAO 的主要经验教训:创建、实践与文化

作者:Linda Xie 编译:翻译公会 Gink, The SeeDAO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是一个围绕特定使命组织起来的团体。DAO 通过一套在区块链上执行的共享规则进行协作。DAO 本身只是一个特定的组织结构,它被用来控制共享的经济资源以及组织的协议规则,所以每个 DAO 的运作方式都不尽相同。有些 DAO 是封闭的(译者注:有严格的准入门槛),有些则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和贡献。在一些 DAO 里面积极的贡献者可以从 DAO 获得工作报酬。

DAO 一直以来都是我在 web3 中最喜欢的领域之一。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聚集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的使命而努力。这一特点十分激动人心,特别是当这个群体因为重重阻隔(如地点、年龄、兼职、非传统的教育/工作经验)而不可能在传统的公司架构下形成的时候。更多关于DAO 的发展潜力的信息,请看我的 DAO的初学者指南 (https://linda.mirror.xyz/Vh8K4leCGEO06_qSGx-vS5lvgUqhqkCz9ut81WwCP2o)。

这篇文章涵盖了我在 DAO 工作中的一些主要收获。其中大部分是来自我在 Gitcoin DAO 当代表的经历,但我也参与和观察了许多其他 DAO。我认为不存在完美的 DAO 结构,因为每个DAO都有自己的文化,所以一个 DAO 奉为圭臬的东西不一定对另一个 DAO 有用。以下内容反映了我的个人经历和观点,其他人很可能和我意见不同。整个行业领域也在不断地迭代,试图去找出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

创立一个 DAO 的时候:

明确这个 DAO 的使命。一个明确的使命对维护像 DAO 这样一个充满多样性并且不断发展的社区来说至关重要,它确保了在一段时间内社区成员的共识保持一致并以此指导决策。例如,如果有人把一个超过可承受范围的资助方案提交给 DAO ,DAO 应该能轻松地拒绝这个提案。但是如果 DAO 的优先事项不明确,那么这个DAO 要朝着它的使命专注前行将非常具有挑战性。考虑渐进式去中心化。虽然许多DAO的意图是将运营和决策完全去中心化,但在没有指导或领导的情况下将一个社区放进完全去中心化的 DAO 结构中,往往会导致缺乏高效的沟通和协作。创始团队通常都是最了解情况的,所以他们是最合适的人选,为DAO 设定好路线,随着时间的推移,渐进式地赋能更广泛的社区。例如,新成立的 Optimism Collective (译者注:Optimism 是一个Layer2 协议)就有工作章程,其中定义了 Optimism 基金会在早期作为管家的作用,以及基金会将如何帮助指导社区,并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去中心化这个角色。

3. Optimism 基金会将成为 Optimism 及其早期治理模式的管家。Optimism 基金会注册在开曼群岛,负责指导 Optimism Collective 的成长和发展。基金会通过其董事会将做到以下几点:

促进和监督集体治理。分配国库资产以资助公共产品,激励 Optimism 社区的积极贡献者,或以其他方式促进基金会和  Optimism 社区。修订本工作章程;以及采取其他有利于其管理作用的措施。基金会将以符合  Optimism 使命的方式承担所有这些责任,并致力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去中心化这个角色。

执行层面:

规模越小的工作组越高效。不是所有的 DAO 成员都需要对 DAO 里的大大小小每个决定都进行投票。想要跟进所有的事情是不可能的,这也是对每个人的时间的浪费,尤其是在 DAO 的规模扩大时。因此,我喜欢 Gitcoin 和 ENS 等 DAO 的委托模式,它允许代币持有者将他们的投票权委托给一个能够投入必要时间做出明智决定的人或团体。同样地,被委托的代表们也不需要参与 DAO 日常运作的每一个方方面面。代表们不会成为金融投资、技术研发、经济设计等等每一个领域的专家,也可能不关心高度具体的审核细节。建立规模较小的工作小组,可以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这样会更加高效。比如,在 Gitcoin DAO 当中,每个季度工作小组会分享上个季度的工作成果以及下个季度所需要的财政预算,然后代表们会对这一提案进行投票。ENS DAO 则使用 Orca 来推进工作。Orca 是一个为 DAO 设计的治理工具,专门用于小型工作组协同 工作,在 Orca 每一个这样的小组被叫做一个“豆荚” 。另一个例子是 Aave V3,它允许白名单地址持有者在不需要通过治理投票的情况下更新参数设定。但是,治理投票将有能力撤销这些列入白名单的地址或添加新地址。

请求预算的 Gitcoin DAO 工作流(图片来源:Annika Lewis)

探究建立问责制的方式。DAO 当中每位代表和工作组贡献者的参与度证明是非常重要的。Gitcoin DAO 正在尝试使用代表健康卡来衡量代表的参与度,代表健康卡会统计论坛活跃度,投票参与度等等方面。同时 Gitcoin DAO 正在构建工作流健康卡,也开始量化 DAO 当中的贡献度,以便一些工作流中的贡献者可以通过参与 DAO 成为更有话语权的代表。这些指标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进,确保它的严肃和公正,从而减少错误的行为,例如仅仅为了投票而投票,而不考虑相关知识或专业经历。代表的评价体系能够帮助 DAO 的成员们决定自己想要交付的治理权归属。有时人们可能只是委托给他们认识的人,但实际上那个人可能不是积极参与的代表。我也对代表选举周期的想法持开放态度,这可以成为人们在不想继续工作时逐步退出 DAO 的一种方式,并让代表们思考 DAO 是否是他们想要继续付出时间和精力的组织。 探讨激励制度。当成员或代表需要做出重大贡献或者付出时,就应该对补偿结构进行公开讨论。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免费在 DAO 上兼职工作,所以他们应该为他们的工作得到补偿。在委托给代表的模型中,我认为所有的主要代表都应该至少获得他们在链上投票和提交链上提案上花费的手续费作为补偿。这样能为每位代表提供相对均等的参与机会。理想情况下,DAO 还将努力实现补偿机制的标准化,以确保 DAO 不会明显地少付或多付工资。为 DAO 的长期可持续性未雨绸缪。考虑将 DAO 的国库资金多元化,无论是一轮公开募资还是把资金换成更加稳定的资产,如 USDC 或 DAI(例如 Forefront 的国库资金多元化公开募资)。加密货币是一个容易出现波动的领域,而且与公司一样,确保 DAO 能够长期运营非常重要。这就要对从 DAO 中支出费用严格把关,特别是对于经常性产生,而且没有明确的资金补充的费用。

文化:

培养一种能够自如地说 "不 "和进行艰难对话的文化。由于没有作为最终决策者并能迅速对不符合公司目标的事情说不的CEO,DAO 成员和代表们都肩负着维护 DAO 的各项资源的重任(时间、注意力、国库等等)。当任何人都可以发起融资提案, DAO 金库很快就会陷入失控。在你与许多朋友和你尊敬的人一起工作时,想要说“不”是很难的;当有提案为某些不符合 DAO 最大利益的项目请求资源时,整个讨论的过程也会变得很艰难。所以在早期就需要培养一种说“不”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每个人都知道决策是为了 DAO 的最佳利益,而且拒绝并不是针对某个特定的个人,或者出于谁的个人利益。建立架构使成员能够休息。加密世界是 7*24 小时全天候的,DAO 由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异步协作。如果一个 DAO 没有休息或休息的标准,会让人疲惫不堪,导致成员的倦怠。所以, DAO 需要为成员给出明确的指引,让他们知道自己应该要休息。例如,Forefront 甚至将休假作为他们补偿的一部分。在 Forefront 全职工作3年后,贡献者可以获得长达6个月的带薪休假,用于休息、旅行、研究或培训。在代表投票制的 DAO 当中,如果有流动性投票,那将是最理想的。在流动性投票中,如果代表在一段时间内不活跃(或者投票的领域不是他们的专长,让他们投票会导致单位时间的效率变低),他们可以将投票权委托给其他人。这和让同事在某人休假时接管他在公司的工作没有区别。尽早进行实验。实验不同的系统和流程,看看哪些对 DAO 有效,哪些无效。早期的实验成本比较低,只需要保证沟通过程的公开透明。然而 DAO 越大,实验、改变或引入流程就越困难。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是来自 Element 投票库的治理乐高积木,能够符合很多的应用场景,例如向 GitHub 贡献者提供投票权或允许那些将代币质押了的成员进行投票。

社交没有终局:听三位 SocialFi 创业者聊他们的故事

撰文:Jayde Zhang

社交,全称社会交往。书面定义为「个体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社交中,人与人之间分享着观点、情绪、经验。

人是社会性动物。作为 Web2 社交的封神人物,微信之父张小龙认为社交的本质是找到同类。知乎创始人周源则说社交本质可能是回答两个问题——我是谁和其他人是谁。

「自我」是一个复杂的哲学概念,但社交却是一个普适性需求。人渴望和其他人进行社交连接,本质来源于三大原因:价值的交换(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情感诉求的满足;性资源的获取。社交过程中,行为又带来了信息交流和关系网的组建。

社交作为一门「人」的生意,千亿市场的价值自始自终都是创业者厮杀的重头戏。Web 2 社交往往等同一款或多款社交软件。但有目共睹的是超级社交 APP 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微信似乎变成了一切社交产品的黑洞。

另一方面,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红利见顶、互联网大厂的业务想象空间也一再被压缩。Web2 世界的社交产品总体表现疲乏、缺乏创新,继 2021 年 Clubhouse 出现后市场再没有出现令人激动的主流席卷全球现象级产品。

机会孕育于危机中,Web2 创作者收益微薄、恶性竞争、平台霸权等问题都在倒逼 SocialFi 赛道的崛起。伴随着 Web 2 到 Web 3 的范式转移,反观 Web3 SocialFi 赛道,有一批极具生命力的创业者正在基于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土壤中蓬勃生长。

「SocialFi 创业者说」特意找到了三位具有代表性的 SocialFi 赛道的优秀从业者,听他们聊聊自己的从业故事、行业认知和愿景展望。希望以他人的故事为节点、为启发、为火种,在 Web3 这一片迷人的原始森林里举着火把彼此照亮。

01/ Louis Lu:构建 Web3 数字身份平台,见证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交范式变革

BOOM CTO | Twitter @boomapporg

在 Web2 工作 6 年之后,我决定 All in Web3。

学生时代,我有幸接触并参与比特币挖矿和交易,也曾创业开发过一款篮球社区 APP。毕业后先后在百度和字节跳动从事数据挖掘工作,业务主要涉及用户行为挖掘,信息流推荐和广告投放优化。得益于之前在 Web2 搜索、推荐、广告等领域做过大量数据相关工作,因此对 Web2 的社交产品存在的问题是体会比较深的。Web2 的社交产品是高度中心化的,在用户数据方面存在很多弊端。

数据所有权问题:Web2 中心化平台是把用户的数据、创作者的内容作为自己的核心「数据资产」和「数据壁垒」;但对用户而言,他们对数据基本没有控制权和管理权。比如 FaceBook,Twitter 如果要封禁你的账号,你不仅会失去上面的创作内容和粉丝,更重要的是,很可能还申诉无门。这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全感。 数据隐私问题:数据全部储存在公司的中心化数据库里面,由中心化平台管理,可能存在数据泄露风险。值得一提的是,各类社交平台在采集用户数据基本也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数据收益权问题:比如互联网主要变现方式之一是广告,平台主要依靠创作者内容流量和用户数据变现的广告收入,但这些收入只有很少一部分流入了创作者和用户端。

加入 Web 3 一方面是因为随着 Web 2 近 20 年的发展,产业已经高度中心化,业务增量见顶、政策红利殆尽,需要探索下一个风口。另一方面,我学生时代一起玩 Crypto 的同学朋友毕业后有的选择坚守 Web3,在过去几年 Web3 的快速发展浪潮中获得比较大的成功。而且身边 Web2 朋友也陆续加入 Web3 行业。当一个新兴行业吸引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资金和人才的不断加入,感知到未来会有很大机会,所以我决定离开 Web2,投身 Web3。

做难而正确的事,见证「平台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范式变革。

Web3 随着 DeFi、GameFi 和 NFT 等发展,用户规模和行业影响力持续扩大,社交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一环。而 Web2 现有社交产品存在高度中心化的问题,没法解决 Web3 用户对数据所有权,收益权和隐私等新需求,需要一个新范式社交网络。

Boom 目标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下一代社交网络。我在 Boom 主要负责技术架构设计和产品研发, 目前我们正在重点开发构建 Web3 数字身份标签协议,用户身份是社交产品的核心,随着社交图谱、灵魂绑定 Token(SBT) 等应用和概念的出现,Web3 需要一张更好的 DID(Digital Identity)已经是共识。

Web3 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去中心化技术,使得用户的创作内容,社交关系数据,身份声誉等都可以实现去中心化和可组合性,不需要某个中心化平台。这些变革会给用户的数据所有权,收益权,隐私等问题带来新范式的解决方案,构建出一个更加注重用户的社交网络。

用户为工具而来,因关系网络而留。

纵观现在社交产品的发展模型,目前 Web2 成功的社交产品能够给用户带来实际效用和娱乐性。且用户可以清晰感知。比如 Facebook、Twitter, TikTok 它们让你能够接触到很多人,了解他们的动态。像 WhatsApp 或者 Wechat 帮你和世界各地的人通信、视频聊天,无需支付短信费用,这都是实际效用。

社交网络也同样遵循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一个社交网络的价值与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用户越多,社交平台的价值越大,然后用户增长曲线会在某一个单点突然爆发。

但是用户会疑问为什么大型社交网络在用户激增时反而失去了原本的价值感?为什么一些大的社交网络会衰落而一些新生的小社交网络会崛起?为什么工具体验极好的小网络已开始吸引了很多用户但最后用户没法留下形成社交网络,而看似没实际用处的却可以?

比如 Facebook 之后,陆续出现的平台级社交产品 Instagram、SnapChat,盛极一时的 Tiktok 也对 Facebook 造成了巨大的挑战比如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装死」,但在抖音上「蹦迪」。

为了解释这个,新的社交产品模型在实用性和娱乐性之外,扩展了第三个维度:社交资本(Social Capital)。

如何获取社交资本并快速积累自己的社交资本优势呢?

这一点似乎和区块链网络中的资本获取很像:

每个社交网络都会发布一种新的社交资本(比如粉丝数,点赞数),对比区块链网络的 token。你必须出示工作证明(proof of work,POW)才能获得 token,对应区块链的挖矿。

Facebook/ 微信朋友圈,你需要发布好玩的状态;Instagram,需要更新有趣的照片;Tiktok/ 抖音需要更新有意思的短视频。这样你才能工作证明在社交平台上获得更多关注和点赞等社交资本。早期加入一个社交网络挖矿的用户也会获得积累社交资本的优势。

存在社交资本先天性优势的明星名人加入新的社交平台也会有天然优势,类似区块链网络的里 token 预挖矿。与加密货币一样,价值与稀缺性有关,社交资本的稀缺性源于工作证明(POW)。

不过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看到,社交网络类似区块链网络,都有各自的生命周期。随着时间推移,每个社交网络上挖 token 将越来越难,即通缩效应 。然后用户觉得在老社交网络获取不了价值,最后也会逐渐离开。

长期坚持,以年轻人为主力军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交网络。

Web3 的社交网络都处于比较早期,21 年粉丝社群 Token 化,去中心化的 SocialFi,也是昙花一现。但是去中心化的社交正在逐渐深入人心,去中心化社交的 DAO 和 Web3 社交基础设施和协议也还在不断发展,相信在下一轮周期,会出现更加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交网络。

Web3 社交目前主要散落在 Web2 的社交网络里。未来 Web3 和 Web2 的社交网络也不会是完全割裂和对立,会有交叉融合,但具体的形态没法预测。

历史经验表明,年轻人会作为下一代社交网络的主力,他们入场晚,比较难在老社交产品里和老人卷,但他们的优势是可以消耗时间去来探索新的社交网络,寻找有吸引力的新社交资本。

我在 Web3 Social 领域耕耘了比较久,也经历了一轮 SocialFi 的生命周期。从一开始探索粉丝共有社群的 Social Token,到现在去构建去中心化社交图谱和 Web3 数字身份。我们做了很多尝试,对 Web3 技术和社交产品的结合,Web3 用户增长都积累了比较多经验。

未来我会继续研究 ZK 技术,聚焦于如何更好帮助解决用户身份管理和隐私问题,这一块是 Web3 对 Web2 社交重要补充。用户隐私对 Web3 社交产品很重要,但现在比较遗憾还没有出现特好的应用结合点。

纵观行业本趋势,当前整个 Crypto 行业处于熊市阶段,BOOM 产品方向会重点迭代基础设施,目前会先构建一个 Web3 数字身份平台,为下一轮周期的社交产品赋能。

02/ 李一禾 Ryan Li:为即将到来的社交关系的统一体系夯实基建

CyberConnect CTO|Twitter @ryanli_me

第三次入局社交,从单纯拉近和朋友的距离的初衷到赋能行业内容创作者。

我在加州伯克利念的本科,刚上本科就尝试社交产品创业。那是我第一次尝试,顺利拿了一笔腾讯的钱,瞄准做熟人社交方向。但七八年前我就发现,有时候做产品做得再好也是不够的,因为大家都在 SnapChat 或者微信上玩。不过七八年之后可以明显感知产品生态发生了很多改变。

2017 年本科毕业后我上手做了一款产品叫 Lino ,打造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去中心化自治视频平台社区。初衷是想要帮助内容创作者更好变现,让创作者对于自己的数据拥有更多所有权。当时这个项目是 Cosmos 上第一个比较大型的项目。通过内容价值去给创造者传达一个正向的反馈,进而给创作者分配到利益。每一个内容创作者可以是这个平台的所有者。

在 Lino 的产品基础上,紧跟着我又和团队做了 DLive ,一个游戏直播平台。2019 年,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游戏博主 PewDiePie 在上面独家直播。这个产品差不多做到了 100 万日活、1000 万月活,算是比较成功的一个创业经历。2020 年它被 BitTorrent 收购,我也在 BitTorrent 当了一年半 CTO 。去年 3 月份的时候,我就开始了 CyberConnect 创业。

Web 3 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比如 Defi、NFT 相关的东西都比较有趣。我也做了一些尝试,最后决定下来聚焦于做社交基建。

我之前的创业经历让我积累了很多对于内容创作者的理解,尤其是对于让创作者真正拥有他们的数据这方面的一些理解。我希望说能够让用户,包括内容创作者和普通使用者能够真正拥有自己关系数据,他们的社交身份,他们创造的内容能真实拥有通过一个通用的身份系统来做社交的登录权限。然后把这样一套完整的基建系统提供给开发者,赋能开发者来比较快速的完成社交平台的网站原生开发。类似于为下一代的 Twitter 或者 Facebook 的产品的原生开发之前完成一部分基础建设。

我对于说社交的兴趣来源于看到社交是内容传递和社区形成的过程。社交有不同种类,熟人之间的、陌生人之间的,群体之间的小圈子社交等等...社交渠道服务的是内容的传递,内容价值和关系的距离又存在微妙的相对关系。最开始做的时候,我致力于把熟人社交做好,初衷是想让我跟我朋友之间更近一点。

逐渐往后,特别是在变现的玩法出来后,内容创作者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跨平台更感兴趣。我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大家获得内容创作带应收应得的收益,帮大家能够最大化其价值。

圈地为牢的平台社交,把人与平台的社交资产退回到人与人的维度。

在 Web 3 的语境下,其实不是每个内容创作者都需要做到有百万的关注者,其实内容创作者如果只服务好自己的一小部分粉丝群体,让固定的粉丝很喜欢自己,ta 一样可以过得很舒服。这逻辑以前不太能成立,现在现在很多机会真的真实出现,这也是我一直在探索的机会。

我和团队的连接会比较长久,一直长线的合力探索。我跟 Wilson (我的另外一位创始人)最开始探索帮意见领袖变现的方向。后来发现其实意见领袖跟他们的社群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后来我们转到做基建,想把关系的体现做得更好一点。比如帮助个人的社交频道基建的搭建,我个人觉得会比光去做 KOL 变现,售卖 NFT 可能会更有长期的价值。

用户关系的创业方向本身不是特别快能盈利的事,比如说我想要把我的朋友们带到一个新的产品里,其实是要把他的所有的朋友也要带到产品里。

关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事。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人和人认识后,我们可以线下去约着逛街。这个关系是在人与人之间。比如说我在酒吧里交了一个新朋友,我们在酒吧产生了好友的关系。但之后不会说每次约这位朋友出来都要回到同一个酒吧。但是在互联网世界里,其实关系是在平台上面的。我跟你是微信好友,我跟你是 SnapChat 好友,关系停留是在微信和 SnapChat 上。我在 Twitter 上面关注一个人,我想继续跟踪这个人的动态,我每次需要回同样的地方。这很阻碍开发者去做革新,因为做再好的产品,用户迁移成本如果太高的话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最开始的互联网里面没有用户的概念、没有原生的数据所有权的概念。所以它不得不存在多个平台并存的形态。我着眼于围绕特定的应用程序、围绕着用户自己拥有的数据和关系去进行改进。

从一个维度来看,社交本身用途是不一样的。使用场景不同关系的网络,不同的情况下,每个信息流传递内容的价值也是不同的。比如说在抖音上,用户更多的可能浏览一些中心化分发的 PGC 内容。我们在 INS 上看的、在微信看的都是不一样的。

未来我能预想到的,社交关系也许是一套统一体系。如果说关系本身是能够完全被公开,被个人完全所拥有,我要做的事就是在个体的语境下,面向开发者直接做配置。

未来目标:做独一无二的技术贡献,为行业长期创造价值。

对于产品来说的话,我肯定希望能服务上百万、上千万的用户。我们为带有社交属性的产品提供很好的工具,让大家能够创造更好的体验。更好地帮内容创作变现,帮好友关系更好地维持和建立。 我是以长期主义来做这个事,希望我们能去定义下一代的社交应用软件的技术。

我现在做一款产品叫 Link3,类似于 Web 3 的领英。我定义它为一款验证身份网络产品,希望把它打造面向 Web 3 从业者,或者真正关心 Web 3 长期是否成功这么一群人;面向希望能建立自己与项目之间联系、参与项目的发展的这样一部人的 Web 3 名片,让其有可以被信任的个人首页展示,这是短期来看,我在做的事情。

长期来看,我希望在 Web 3 的这个领域里面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贡献,为整个行业长期创造价值。给开发者提供一些更好的工具,给用户提供更好产品。现在整个行业还是比较早的阶段,大部分的大部分的应用都还是以市场选择为导向。现在市场里面的组成为分母,决定哪些应用会是现在大家的主流。

极具创新的产品还没有出现,新的需求也暂时还没有被创造。现在的产品也停留在满足一些人性最简单的需求上。那肯定是随着更多的用户加入 Web 3,没准就有更多的不同形态的产品诞生。只有生态里有更多应用,用户才会有更好的、更新的体验。

03/ Luke Wang:革新社交许可的构建形式,以更新颖、更精彩的方式创造社交

SwapChat CEO|Twitter @Web3MQ

MIT Media Lab 技术出身,我希望通过技术确保创造出不一样的东西。

我算是一个 Web 3 的老新人,2015 年入行。那个时候以太坊刚发出来带 EVM 的第一版。大家仰慕的去中心化公司还叫 XRP,虽然现在已经无人问津了。

不过那个时候我主要精力还是在完成学业上。教授上课的核心还是会放在数据科学、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这些方面。一方面我自己对于这方面兴趣有限,另一方面又渴望为世界做一些实实在在的贡献。我陆续尝试过消费者赛道、健康医疗赛道、也算是一个 Web 2 创业老兵。

不过当时我已经看到了泡沫破裂的趋势,心里盘算着这一轮的整体周期红利已经过了,需要为下一周期做规划了。希望能在即将到来的、下一个周期里抢占先发占位优势,在整个生态里面打造自己的影响力。

当时社会主流对于比特币的认知还比较浅,认为它就只是数字形式的小钢镚。大家研究重心全在怎么用数字货币转账。真正让 Web3 进入主流视线应该是 ERC20,大家发现比特币居然能编程了,还能编出巨大无比的一个生态出来。

最开始的计算机就只是一台机器而已,Web1 让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互相分享文件,Web 2 和移动端的发展让分享行为更进一步。Web 3 的革新在于获得许可的构建形式会变得更快捷。

当用户需要协议才能获得许可时,大公司天然占有巨大无比的优势。在这个生态里,大公司可以疯狂卡后面进来的公司和项目。大公司喜欢的项目可以成长,大公司不喜欢的项目,对大公司利益不利好的项目很难有机会成长。

因为大公司总是出于当下的范式,阻碍后人的权利,这会极大的阻碍整个生态的活力。

我理想中的生态应该是做应用的简易程度急剧上升。但今天好多基建还不太奏效。比如经常会崩、很多基建网络拆散之后所有权的动态不一样。Web 2 里面大公司拥有整一套机基建,Web 3 现在则是零零散散的小团体、小节点在参与跑,比如说以太坊公网,或者说其他一些 Web 3 基础设施都是个体户跑出来的。

集体所有,把重要的事物置于大家的监管下。

政治上有一个概念叫「capture」,一群人俘虏了一个组织或者一个职能部门。如果组织设计的不够好的话,就会无限腐败,因为 capture 了这个组织。

比如说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有设计上的缺陷,那里的员工可以随意印钱。印出来随便花。但实际中央银行有很多监管,会竭力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但一些 Web2 的大厂可能就不处在大家的监管之下。前期因为它需要增长,所以很为大家着想。后续就是就不可避免变成了一个只对它自己很好,但是对别人不太好的平台,因为到后面公司的任务只有涨股价。而不是说服务用户来提高口碑。

一开始大家很难理解 Web3 的一点就是 Web3 技术很多时候改变的是一种博弈动态。它会用一些数学办法来确保我做的这东西一定是会促进博弈动态,需要注意的是,某一些博弈动态是做不了的。

举个例子,现在「我」需要做一件事情,但在此之前「我」需要获得权限。办法是一堆人投票来决定「我」能不能拥有这个权限,需要用一些底层的密码学函数或者底层的共识机制来保证投票的公平性。其实这些模式表面上看都可以在 Web2 实现这种模式, 因为 Web 2 可编程性也是完备的。

但区别在于一个大平台是可以随意修改规则的。平台今天可以说大家都来我这里,我这里是最友好的平台。明天说不好意思,既然你们都来我的平台,所以我现在想改变规则,因为我要赚更多的钱。

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无论一开始那个公司有多善良,到发展到很庞大的体量来讲,它为了继续长大,它不得不把整一个生态构造成对自己最有利的形态。

Youtube 就是典型的例子。最开始它是对个人创作者非常友好的一个地方,而现在的 Youtube 完全不是。现在 Youtube 内容重视大广告商的诉求。因为他们才是金主。新人在平台上获客冷启动非常难。现在一个普通人上万人订阅的油管频道要费很大力气,而以前完全不是这样。所以 Web 3 最主要的改变是通过一些基建以及基建其中数学设计来保证博弈动态的实现。

看好 Web 3 基建,社交底层内容难以突破。

Web 3 突破口,我个人比较看好创作者经济。未来工具会改变创作者收钱的方式、创作者和平台的营收分成,但创作者做的东西可能本身不会改变太多。

对于 SocialFi 赛道,我们需要目光长远一点来看待。短期来看,现在没有任何一个 Web 3 基建比 Web 2 好用。Web 2 基建远远成熟、远远更快、且可扩展性更强。

Facebook、微信每天有十个亿级别的用户在用。 Web 3 的产品现在无法承载如此庞大用户量。关于 Web 3 创新方式跟展望,我想以芯片行业举例子。

纵观整个芯片行业,中间很长的时间,好几年行业内部没有什么竞争,因为英特尔一家独大。行业初期,其实有好多家芯片公司入局。后来随着它们相继退出竞争,英特尔变成巨无霸。AMD 只是英特尔碍于美国反垄断法,不想自己被强行拆分所以留下了这么一个公司。

就像当年为什么微软要投资苹果,因为微软不希望成为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软件系统提供商,因为如果这样微软就要被强行分拆。

但是客观来说,英特尔的芯片确实是市面上性能最优的芯片。用户选择它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在用户看重的核心指标上,英特尔都是最好的,不过价格也是比较贵的。

其实 AMD 这个公司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但刚成立的时候,大家压根就没有注意到它。它最开始只做设计,其他环节都不做。而反观英特尔则是全产业链都做。那后来慢慢移动端,大家逐步开始用 AMD。就因为它是比较开放的生态,它让任何一个想要做电子器件的厂商都可以基于其内核去做手机芯片。大家会用 AMD 去做服务器的芯片;大家可以更好的根据自己的定制化需求可组合的去做 CPU 芯片。包括苹果的 A16 芯片都是拿 AMD 内核做出来的,然后性能也比英特尔做出来的要好很多。英特尔销售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这个服务器的市场,服务器开始被蚕食,就标志着英特尔不再一家独大。

其实可能今天创业者没有办法做社交创新。美国的 Facebook、国内的微信,创业者很难竞争赢巨头。现在这个时间段可能就相当于在整个 Web 创新历史上的低谷期。就类似于芯片行业英特尔独霸世界的中间那几年的。英特尔孤独求败。但是对整一个业态来讲是缺乏创新。Web 3 更像是打开了一条不一样的路。秉持着长期主义的原则,这对整个网络效应会有非常深远的正面影响,尽管短期来看新事物的产生初貌总是很难做到第一眼就让人惊艳。

Web 3 的发展是需要花足够多的时间去积累的。但根本性上来讲, Web 3 能长期创造更多的价值、有更大的格局。

SwapChat & Web3MQ:如果说 Web3MQ 是安卓,那 SwapChat 就是谷歌手机。

谷歌第一次制造安卓系统时制造了一部手机,这样人们就会知道如何使用安卓操作系统。SwapChat 是 MQ(Message Queue) 的一个 demo DApp,Web3MQ 是 SwapChat 背后的底层通讯协议。

Web3MQ 就像安卓,而 SwapChat 则是谷歌手机,是平台之上的应用。我希望用户通过安装 SwatChat 这个 chrome 插件来进入 Web3 的世界。

在未来,Web 3 会有更多的智慧被落地成具体的场景、会走得更深。目前 Web 3 还在早期的集体建设的过程中。今天 Web 3 的应用有几万的用户量就算挺不错的成绩,但在 Web2,可能一个几十万人的 APP 也掀不起水花,因为世界有六十亿人。我希望能在行业早期,跟从业者一起去共建。当一个务实的浪漫主义者,把我相信的东西看见、落地。

对我个人而言,第一个重要的阶段性目标是确保 99% 发送消息主体的活动地址发生在 SwapChat。我个人不喜欢第一、第二这种说法,因为第一第二的比较意味着同质化的比较,会促进创业者做同质化的事情。如果横向比较,SwapChat 内测的性能是行业内最快的。但我希望我们能真正为行业赋能,而不是单纯陷入内卷。

社交也涉及到未来的元宇宙。可能随着元宇宙的发展,媒介本身也会被革新。我们显然不希望这里头的通讯体验还跟上一代一样,用户只能在局部体验社交。有没有一种更新颖、更精彩的方式去体验?我希望去为社交通信,去建立这种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做贡献。当然这需要和业态的大家一起建设,加速下一代 Web 3 社交范式的动态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是第一当然最好,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事,我更关心的是最给大家产生价值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社交没有终局,没有一款产品有可能满足所有需求。马化腾曾说:「打败微信的肯定不会是微信,肯定是另外更好玩的。」想象力是天空,工具是地基,中间则是人类的演化历程。工具端的革新反向促进着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人类曾经发明了文字,从此人类拥有了新的互动手段。也许在未来的社交未来,我们不必使用语言,却早已心意相通。

未来因为想象而迷人,因为创造而鲜活。未来已来... 

一文盘点 30 个足球粉丝代币:四年一届的世界杯能否点燃市场热情?

如果说每四年一次的减半是加密圈的狂欢,那么每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就是足球迷的盛典。2022年11月21日,第 22 届世界杯将在卡塔尔举行,和上一届世界杯 35 亿次的观看人数相比,本次世界杯的热度只增不减。作为足球第一盛会,世界杯背后涌动着无法估量的商机,巨大的流量和商业 IP 不仅吸引着各巨头品牌竞相代言,也牵动着加密市场的关注。

早在2018年,基于世界杯概念的预测代币Wicc,在世界杯开始前三个月就一路飙升,最高达到10倍涨幅。币安 在这一领域也是多次布局,2018年币安宣布投资专注于粉丝激励平台的公链 Chiliz(CHZ ),目前粉丝代币大多是是基于Chiliz。2020年为四个足球代币在BinanceLaunchpool 开启质押、2021年在 Launchpad 上线四个足球代币、今年六月份又与足球巨星 C罗签订独家合作协议。OKX则在近期上线了多个足球代币为世界杯预热。

目前距离世界杯已经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四年一届的世界杯流量、动辄千万粉丝的球队影响力、交易所的加持、以太坊合并后的热点空白足以让市场给予关注。本文PANews将按照市值盘点30个足球粉丝代币,为读者提供参考。

但值得提醒的是,从目前市值前三的足球代币看、底部涨幅在 6-14 倍之间,尽管还没有达到前高,但在大熊市背景下仍需注意追高的盈亏比。此外在筹码分布上,PANews 在盘点 30 多个足球代币后发现,大部分足球代币 80% 的筹码集中在前几名持有者手上,随着利好预期的不断释放,投资者需要注意不预测的砸盘风险。最后从足球代币的实际效用考虑,目前代币多是用于实体服装售卖、受欢迎球员投票、门票优惠。许多俱乐部承诺的持有者可参与球队发展的治理并没有实际落地。本文仅提供信息分享,不做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自行合理控制仓位和风险。

1、Santos FC Fan Token (桑托斯足球俱乐部粉丝代币)

成立于 1912 年的桑托斯足球俱乐部是巴西知名球队,球王贝利即来自于该球队。目前推特粉丝量约 300 万。其代币 Santos 在 2022 年 3 月份上线币安 Launchpool ,在币安 Staking、币安 Liquid Swap 、币安 Learn & Earn、币安交易大赛等多个板块发起活动。

Santos 基于 BSC 链,代币总量 3000 万,流通市值 8300 万美元,是目前市值最高的粉丝代币。截至 9 月 27 日,Santos 自低点涨幅 1400%。

链接:https://twitter.com/SantosFC

2、Lazio Fan Token (拉齐奥足球俱乐部粉丝代币)

成立于 1900 年的拉齐奥足球俱乐部来自于意大利,当前成绩意甲第四,推特粉丝量 65 万。其代币 Lazio 于 2021 年 10 月以 1 USDT 价格在币安 Launchpad 上线,在币安 Staking、币安卡 、币安NFT 、币安交易大赛板块多次发起活动。

Lazio 基于 BSC 链,代币总量 4000 万,流通市值 610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Santos 自最低点涨幅 680%。

链接:https://twitter.com/OfficialSSLazio

3、FC Porto Fan Token(波尔图足球俱乐部粉丝代币)

成立于 1893 年的波尔图足球俱乐部来自于葡萄牙,两届欧洲冠军联赛冠军,是葡萄牙最成功的球队之一,当前成绩葡超第三。推特粉丝量 150 万。其代币 PORTO 于 今年四月以 1 USDT 价格在币安 Launchpad 上线,在币安 Staking、币安卡 、币安NFT、币安交易大赛板块多次发起活动。

PORTO 基于 BSC 链,代币总量 4000 万,流通市值 460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P ORTO 自最低点涨幅 610%。

链接:https://twitter.com/FCPorto

4、Paris Saint-Germain Fan Token(巴黎圣日尔曼足球俱乐部粉丝代币)

巴黎圣日尔曼足球俱乐部位于法国巴黎,是全球知名球队。顶级球星梅西、内马尔、姆巴佩均在此球队效力,目前成绩法甲第一,推特粉丝量 270 万。其代币 PSG 于 2020 年 12 月上线币安 Launchpool 、曾在币安发起交易大赛。

PSG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2000 万,流通市值 260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PSG 自最低点涨幅 110%。

链接:https://twitter.com/PSG_English

5、FC Barcelona Fan Token(巴塞罗纳足球俱乐部粉丝代币)

巴塞罗纳足球俱乐部于 1899 年成立于西班牙,是世界顶级俱乐部,也是西班牙赢得冠军奖杯最多的俱乐部。拥有欧洲最大、世界第二的足球体育场,目前成绩西甲第二。推特粉丝量高达 4400 万。其代币 BAR 在 2020 年 4 月以 2.25 USDT 的价格上线币安 Launchpad。

BAR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4000 万,流通率10%、流通市值 230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BAR 自最低点涨幅 120%。

链接:https://twitter.com/FCBarcelona

6、Manchester City Fan Token (曼城足球俱乐部粉丝代币)

曼城是是一家位于英国曼彻斯特的足球俱乐部,成立于 1880 年,曾夺得两届英格兰甲级联赛冠军和五届足总杯冠军,目前成绩英超第二,背后老板来自中东地区的阿拉伯财团。推特粉丝量 1300 万。其代币 CITY 于 2021 年 11 月上线币安 Launchpool 。

CITY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2000 万,流通市值 230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CITY 自最低点涨幅 88%。

链接:https://twitter.com/mancity

7、AC Milan Fan Token(AC米兰足球俱乐部粉丝代币)

AC 米兰是意大利最受欢迎的足球俱乐部之一,是全世界获得主要洲际和大洲俱乐部赛事冠军最多的球队(总共18次),据德国著名体育市场调查公司 Sport+Markt 调查,AC 米兰的球迷人数名列欧洲第七位,达到 1840 万人。目前推特粉丝数 820 万。其代币 ACM 在 2021 年 2 月以 4.875 USDT 的价格上线币安 Launchpad。

ACM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2000 万,流通市值 120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ACM 自最低点涨幅 98%。

链接:https://twitter.com/acmilan

8、Portugal National Team Fan Token(葡萄牙国家足球队粉丝代币)

葡萄牙国家足球队是葡萄牙最高级别的国家足球代表队,成立于 1914 年,由葡萄牙足协管理。据国际足联公布的最新一期 FIFA 国家队排名,葡萄牙国家男子足球队排名世界第九,本届世界杯著名球星 C罗 将代表葡萄牙为国出战。推特粉丝 130 万。其代币 POR 于本月 23 日上线 OKX 交易所。

POR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2000 万,流通市值 108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POR 自开盘涨幅 8%。

链接:https://twitter.com/selecaoportugal

9、Atletico de Madrid Fan Token(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粉丝代币)

马德里是一家位于西班牙马德里的足球俱乐部,成立于 1903 年。曾夺得 11 次西甲联赛冠军、 3 次欧冠亚军、 3 次欧罗巴联赛冠军、 3 次欧洲超级杯冠军、 1 次洲际杯冠军。推特粉丝量 540 万。目前成绩西甲第七。其代币 ATM 于 2020 年 12 月上线币安 Launchpool,曾在币安 Liquid Swap、币安交易大赛板块发起活动。

ATM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1000 万,流通市值 93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ATM 自最低点涨幅 140%。

链接:https://twitter.com/Atleti

10、Brazil National Football Team(巴西国家足球队)

巴西国家足球队是巴西官方的男子国家足球代表队,由巴西足球协会负责管辖。本届世界杯著名球星内马尔将代表巴西为国出战。其代币 BFT 于本月 22 日上线 MEXC 交易所。

BFT 是 ERC-20 标准代币,代币总量 1 亿,流通市值 230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ATM 自最开盘价 0.1 涨幅 750%。

链接:https://www.bitci.com/en/projects/BFT

11、Inter Milan Fan Token(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粉丝代币)

国际米兰是一家位于意大利米兰市的足球俱乐部,成立于 1908 年,与AC米兰和尤文图斯两支球队并称为“北方三强”,是唯一一支拿过五冠王(欧冠、意甲、意大利杯、意大利超级杯和世界俱乐部杯)的意大利联赛球队。目前成绩意甲第七。推特粉丝数量 260 万。其代币 INTER 于八月份上线 MEXC 交易所。

INTER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2000 万,流通市值 87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INTER 自最低点涨幅 90%。

链接:https://twitter.com/Inter

12、Argentine Football Association Fan Token(阿根廷足球协会粉丝代币)

阿根廷足球协为阿根廷足球的管理机构。阿根廷是南美洲足球传统强国,曾经进入过 5 次世界杯决赛,2022 年世界杯预选赛,阿根廷取得南美洲区次名,晋级决赛周。另外阿根廷是夺得最多美洲杯冠军的球队,共 15 次夺冠。其代币 ARG 于本月 23 日上线 OKX 交易所。

ARG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2000 万,流通市值 160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INTER 自开盘涨幅 14%。

链接:https://twitter.com/Argentina

13、Galatasaray Fan Token(加拉塔萨雷体育俱乐部粉丝代币)

加拉塔萨雷体育俱乐部于 1905 年成立于土耳其,至今已夺得 15 次顶级联赛冠军,更于2000年先后夺得欧洲联盟杯及欧洲超级杯。目前成绩土超第二,推特粉丝量 1100 万。其代币 GAL 已上线 OKX、MEXC 等交易所

GAL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1000 万,流通市值 80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GAL 自开盘涨幅 15%。

链接:https://twitter.com/GalatasaraySK

14、Flamengo Fan Token(弗拉门戈体育俱乐部粉丝代币)

弗拉门戈是一家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足球俱乐部。截至 2020 年,该球队拥有超过 4020 万支持者。目前成绩巴甲第四名。推特粉丝数量 960 万。本月 23 日,其代币 MENGO 上线 OKX 交易所。

MENGO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3000 万,流通市值 74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MENGO 自开盘涨幅 190%。

链接:https://twitter.com/flamengo

15、Juventus Fan Token(尤文图斯足球俱乐部粉丝代币)

尤文图斯是一家位于意大利的足球俱乐部,创始于 1897 年。是历史上第一个实现三大杯(欧洲冠军俱乐部杯、欧洲联盟杯、欧洲优胜者杯)的俱乐部,著名球星 C 罗曾效力于此球队。目前成绩意甲第八,推特粉丝 980 万。其代币 JUV 于 2020 年 12 月上线币安 Launchpool,曾在币安举办过交易大赛。

JUV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2000 万,流通市值 140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JUV 自最低点涨幅 190%。

链接:https://twitter.com/juventusfc

16、AS Roma Fan Token(罗马足球俱乐部粉丝代币)

罗马足球俱乐部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成立于 1927 ,现属于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参赛球队之一,历史上共夺 3 次意甲联赛冠军。目前成绩意甲第六,推特粉丝 220万。其代币 ASR 于 2020 年 12 月上线币安 Launchpool,曾在币安 Liquid Swap、币安交易大赛板块发起活动。

ASR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1000 万,流通市值 85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ASR 自最低点涨幅 240%。

链接:https://twitter.com/OfficialASRoma

17、Arsenal Fan Token(阿森纳足球俱乐部粉丝代币)

阿森纳是位于英国伦敦的足球俱乐部,是一支极具影响力的足球俱乐部。历史上共赢得 13 次顶级联赛冠军、 14 次英格兰足总杯冠军、 2 次英格兰联赛杯冠军、 16 次英格兰社区盾、1 次国际城市博览会杯冠军和 1 次欧洲优胜者杯冠军,目前成绩英超第一。推特粉丝数 2000 万。

其代币 AFC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4000 万,流通市值 95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AFC自最低点涨幅 100%。

链接:https://twitter.com/Arsenal

18、Spain National Football Team Fan Token(西班牙国家足球队粉丝代币)

西班牙国家足球队是西班牙最高层级的国家足球代表队,由西班牙皇家足球协会组队和管理, 是欧洲传统强队,曾经在 1964 年、 2008 年、 2012 年共三度夺得欧锦赛冠军。推特粉丝 250 万。目前已上线 MEXC、Bitci 等交易所

其代币 SNFT 是基于 ERC-20 标准,代币总量 1 亿,流通市值 110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SNFT 自最低点涨幅 700 多倍。

链接:https://twitter.com/SEFutbol

19、Napoli Fan Token(那不勒斯足球俱乐部粉丝代币)

那不勒斯足球俱乐部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成立于 1904 年,那不勒斯是球迷数量第四多的意大利足球俱乐部,排在尤文图斯、国际米兰和 AC 米兰之后。曾赢得 2 次意甲联赛冠军、6 次意大利杯冠军、2 次意大利超级杯,以及 1 次欧洲联盟杯。目前成绩意甲排名第一。推特粉丝数量 190 万。

其代币 NAP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1000 万,流通市值 37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NAP 自最低点涨幅 150%。

链接:https://twitter.com/sscnapoli

20、Trabzonspor Fan Token (特拉布宗体育足球俱乐部粉丝代币)

特拉布宗体育是一家位于土耳其的足球俱乐部,共赢得过 7 次土耳其顶级足球联赛冠军,是土耳传统强队。目前成绩土超第七,推特粉丝 190 万。目前已上线 OKX 、MEXC 等交易所。

其代币 TRA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1000 万,流通市值 32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TRA 自最低点涨幅 62%。

链接:https://twitter.com/trabzonspor

21、Göztepe S.K. Fan Token (哥兹塔比体育俱乐部粉丝代币)

哥兹塔比是一家位于土耳其伊兹密尔的足球俱乐部,目前成绩土甲第 11 名,推特粉丝 25 万、Ins 粉丝 17 万。目前已上线 Chiliz 、Paribu、Gate 交易所。

其代币 GOZ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700 万,流通市值 305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GOZ 自最低点涨幅 100%。

链接:https://twitter.com/Goztepe

22、S.C. Corinthians Fan Token (科林蒂安足球俱乐部)

科林蒂安足球俱乐部是一家位于巴西圣保罗的足球俱乐部,巴西传统劲旅。2012 年拥有超过 3000 万球迷。目前成绩巴甲第五名,推特粉丝 730 万。目前代币 SC CP 已上线 Chiliz 、Mercado Bitcoin 、Gate 交易所。

SC CP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2000 万,流通市值 25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SC CP 自最低点涨幅 418%。

链接:https://twitter.com/corinthians

23、AS Monaco Fan Token (摩纳哥足球俱乐部粉丝代币)

摩纳哥足球俱乐部位于 1919 年诞生于法国,是法国赛场上最成功的球队之一,曾夺得八次法甲冠军及五次法国杯冠军,目前成绩法甲第五,推特粉丝 220 万。其代币 ASM 已上线 Chiliz 、Paribu 交易所。

ASM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1000 万,流通市值 230万,截至 9 月 27 日,ASM 自最低点涨幅 267%。

链接:https://twitter.com/as_monaco

24、Leeds United Fan Token (利兹联足球俱乐部)

利兹联足球俱乐部始于 1904 年的英格兰,获得英格兰顶级联赛级冠军 8 次、英格兰足总杯冠军 1 次、欧洲博览会杯冠军 2 次。目前成绩英超第 11 名。推特粉丝数 97 万。其代币 LUFC 已上线 Chiliz 。

LUFC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1000 万,流通市值 197 万,截至 9 月 27 日,LUFC 自最低点涨幅 157%。

链接:https://twitter.com/lufc

25、Sao Paulo FC Fan Token (圣保罗足球俱乐部粉丝代币)

圣保罗足球俱乐部是一家老牌的巴西足球劲旅。球队成立于 1930,三次夺得南美解放者杯冠军,并三次获得世界冠军,是第一支三次闯入世界俱乐部杯(前丰田杯)赛事的巴西俱乐部。目前成绩巴甲第十名。推特粉丝 480 万。其代币 SPFC 已上线 Chiliz 、Mercado Bitcoin 、Gate 交易所。

SPFC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2000 万,流通市值 197 万,截至 9 月 27 日,SPFC 自最低点涨幅 465%。

链接:https://twitter.com/saopaulofc

26、Fenerbahçe Token(费内巴切足球俱乐部代币)

费内巴切足球俱乐部是一家位于土耳其的足球俱乐部,是土耳其最大、最古老的体育俱乐部之一,成立于 1907 年,目前成绩土超第六,推特粉丝数约为 960 万。代币 FB 目前已上线 Paribu 交易所。

代币 FB 基于 ERC-20 标准,流通市值 37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FB 自最低点涨幅 23%。

链接:https://twitter.com/fenerbahce

27、Valencia CF(巴伦西亚足球俱乐部)

巴伦西亚足球俱乐部于 1919 年在西班牙创立,是一支有着悠久历史的老牌球队。 目前成绩西甲第九名,推特粉丝 130 万。已上线 Paribu 、 Chiliz 交易所。

其代币 VCF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1000 万美元,流通市值 280 万美元,截至 9 月 27 日,VCF 自最低点涨幅 48%。

链接:https://twitter.com/valenciacf

28、Clube Atlético Mineiro Fan Token(米内罗竞技足球俱乐部粉丝代币)

米内罗竞技俱乐部是一家位于巴西的足球俱乐部,为巴西足球甲级联赛球队之一。 曾于 1971 年获得首届巴甲冠军、 2014 年获得巴西杯赛冠军。目前巴甲排名第七,推特粉丝 250 万。已上线 Gate 和 Chiliz 交易所。

其代币 GALO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1000 万,流通市值 178 万美元。

链接:https://twitter.com/atletico

29、İstanbul Başakşehir Fan Token(伊斯坦布尔巴萨克赛尔足球俱乐部粉丝代币)

伊斯坦布尔巴萨克赛尔足球俱乐部于 1990 年成立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目前土超赛季排名第三,推特粉丝 18万。代币 IBFK 已上线 Chiliz 交易所。

代币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3000 万,流通市值 124 万美元。

链接:https://twitter.com/ibfk2014

30、Everton Fan Token(埃弗顿足球俱乐部粉丝代币)

埃弗顿足球俱乐部于 1878 年成立,位于英格兰西北部。是足球联盟和英格兰联赛创始成员。曾 9 次获得英格兰顶级联赛冠军, 5 次足总杯冠军,1次欧洲优胜者杯冠军。目前英超排名十六位。推特粉丝 290 万。其代币 EFC 在 Chiliz 交易所上线。

EFC 基于 CHZ 链,代币总量 1000万,流通市值 120万美元。

链接:https://twitter.com/everton

NFTFi 终极指南丨一览借贷、租赁、碎片化等领域值得关注的项目

作者:Donovan Choy,Bankless 编辑和《Liberalism Unveiled》合著者

来源:Bankless,本文由 DeFi 之道编译

NFTFi 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 NFTs 的交集。

这个新领域为收藏家们解锁了一系列新的操作:

以你的 NFT 为抵押进行贷款。以 3 个月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 NFT。租用某个 NFT 一段时间以获得社会影响力。使用金融期权对冲持有者 NFT 资产的波动性。评估你的 NFT 的价值,同时为其获得流动资金。作为一个社区,将一个 NFT 进行分割并共同持有。

你怎么能做到这些事呢?这些协议实际上是如何工作的?它们安全吗?它们面临哪些挑战?

NFTFi 领域的前景广阔并正在蓬勃发展,本文将分析其生态系统。

NFT-Fi 终极指南

图片来源:Logan Craig

什么是 NFTFi?

NFT 是一种投资还是一种数字收藏品——对于那些活跃在这个领域的人而言,这是我最喜欢提出的问题之一。

建造者倾向于“不投资”,因为 Gary Gensler(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正在关注。此外,如果地板价格没有上涨,建造者就无需对其持有人承担有关盈利的责任(这不是投资,它是社区代币!)。 

然而,我们显然在许多方面明确地将 NFT 视为投资。Crypto Twitter 上充斥着各种问题和教程,例如“我的加密货币投资组合中有多少 % 应该是 NFTs?” ,而 Investopedia 则发表了诸如“投资 NFTs 的利弊”之类的文章。当我们的 NFTs 价值上升时,我们会欢呼雀跃,而当它们不上升时,大多数持有者认为这使他们有权利对项目创始人表示不满。

进入 NFTFi

然而,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因为围绕 NFTs 的金融化出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子市场,称为 NFTFi(NFT金融,Non-fungible-token Finance)——不管建造者如何对其项目的性质进行分类。

这样一个市场萌芽的出现并不令人惊讶。数据显示,2021 年 NFT 市场的交易量为 176 亿美元。这是同年全球传统艺术市场销售量(650亿美元)的 27%,这令人震惊。

从本质上来说,NFTFi 只是将 DeFi 应用于 NFTs,它使 NFT 的交易形式更加有效——从交易、对冲、碎片化和评估到租赁。首先让我们从 NFTFi 中最大的子行业开始:简单的贷款/借款。

图片来源:0xminion

借贷

如果你花了 100 ETH 购买了一个 Cryptopunk,那么在 Twitter 上炫耀当然很酷,但也许你还想解锁一些资金,并将其用于贷款。像 NFTfi、Arcade 和 Metastreet 这样的借贷协议可以让你做到这一点。借款人可以将 NFT 资产作为抵押品,而不是像在 Aave 或 Compound 上使用法币/ETH 来贷款。

“NFTfi”是这方面的领先项目,在贷款量上远远超过其竞争对手。它部署了一个“点对点(peer-to-peer)”模型,其功能与订单簿交易完全相同。

从协议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是有风险的,原因很明显:NFT 市场是投机性的,Rug Pulls(跑路)的发生很常见。如果有人以一堆 jpeg 作为抵押品要求获得 10 ETH 贷款,你肯定想知道这些 jpeg 是否由参与游戏的可靠项目运行。出于这个原因,贷款 NFTFi 协议试图通过通常只接受既定的“蓝筹”NFT(如 Bored Apes、CryptoPunks、Doodles、Art Blocks 等)来降低这种风险。

点对点模式的缺点是它的资本效率低下,因为交易依赖于匹配具有双重适合需求的借款人和贷款人。为了应对这种情况,BendDAO 和 JPED 等项目引入了一种流动性效率更高的“点对池(peer-to-pool)”模型,将需求和供应放在一个可定制的流动性池中连接起来,从而消除了进行投标和等待投标的需要。

但是“点对池”模型也不是完美的。它们与 DeFi 中的池化流动性协议存在相同的缺点:当贷款人出现集体恐慌,就会导致流动性枯竭。 

当 NFT 的底价低于其抵押的贷款量时会发生什么?从理论上讲,一旦 NFT 抵押品超过设定的阈值(基于贷款) ,该协议将通过拍卖来清算 NFT 抵押品,以保护贷款人。但在实践中,它们可能不会那么顺利地做到这点。

在过去的一年里,大多数 NFT 项目的价格都下降了约 60-70%,而在 8 月,BendDAO 出现了一种协议范围内的“银行挤兑”(bank run,银行挤兑是指大量的银行客户同时到银行提取现金的现象)。当协议开始启动清算拍卖时,由于清算门槛过于接近底价,导致缺乏竞标。没有人愿意购买如此接近清算门槛的 NFT,换句话说,BendDAO 低估了市场崩盘的可能性。

BendDAO 流动资金池的贷方因此惊慌失措,该协议的 ETH 存款从 8 月 19 日的 15,000 ETH 暴跌至最低点的 12.5 ETH。随后 DAO 通过一项紧急投票将清算门槛降低至 70%,将拍卖持续时间从 48 小时缩短至 4 小时,并取消了底价 95% 的首次出价限制——将其坏账扼杀在了萌芽之中。

参见 William Peaster 昨天关于如何借贷 NFTs 的策略。DeFi已收录中文版编译文章:点击查看

先买后付

在金融科技领域,近年来精通技术的千禧一代和 Z 世代喜欢的一个趋势是“先买后付”(BNPL)。Web3 建设者正在将这一流行的预算友好型融资新浪潮应用于 NFT 市场。

Cyan 是此类 BNPL 协议中最大和最好的例子。以下是从买家的角度对其运作方式的简要说明:

1.Bob 想要一只 Pudgy Penguin。首先,他在 Cyan 上发起一个 BNPL 计划,购买目前在 Opensea、LooksRare 或 X2Y2 上列出的任何 Penguin。

2.然后,Cyan 为 Bob 提供了一个分期付款计划,其中包含预先报价的利率,他需要在 3 个月的分期付款期内偿还。无论 NFT 价格如何波动,分期付款都不会改变,并且在三个月内是固定的。

3.如果 Bob 接受该计划,他将获得来自 Cyan 资金库的 ETH 用于购买 NFT,并根据 Cyan 包装的智能合约进行托管

截至 2022 年 9 月,Cyan 的资金库

4.当 Bob 完成其所有分期付款后,该 NFT 将转移至他的钱包,他就可以拥有全部所有权。(提示:如果 NFT 的价格在此期间升值,Bob 可以提前全额支付 BNPL 计划,并出售 NFT。)

5.而逾期付款则会被视为违约,NFT 将保留在相应的 Cyan Vault 中以进行清算。

那么 Cyan 是如何产生收入的?

Cyan 提供一项“典当(pawning)”服务,允许用户暂时将其 NFT 作为抵押品发布,以换取贷款。然后贷款连同利息一起偿还,这些利息直接进入 Cyan 的资金库。为了防止计划违约,Cyan 采用了各种风险管理措施,例如提高利率来规范贷款,并防止增持高风险的 NFT 产品。

目前,Cyan 在 NFT BNPL 子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但该领域的各种竞争对手都在构建类似的东西,例如 Teller protocol 的“Ape Now, Pay Later”、Cedar、Halliday 和 Pine Loans。 

租赁(Rentals)

NFT 租赁协议是一个新兴的 NFTFi 子市场,允许用户在一段时间内付费使用 NFT。参与者包括 reNFTVera,它们提供抵押租赁和无抵押租赁。

抵押租赁需要资金来保证交易的安全。无抵押租赁涉及为租赁者创建一个“包装好的 NFT(wrapped NFT)”,一旦合同结束该 NFT 就会被烧毁。与抵押租赁不同,租用者永远不会收到原始的 NFT。

NFT 租赁服务——谁会真正租赁 NFT?

在这个早期阶段,NFT 租赁的产品市场契合度似乎与目前基于实用程序的游戏 NFT 最为一致。为什么?

区块链游戏往往需要用户通过购买 NFT 来支付前期费用,这是 Axie Infinity 去年开创的一种商业模式。由于 Axie NFT 的成本飙升,出现了 GameFi DAO(如 Yield Guild Games 和 Merit Circle),通过利润分享模式使数百万玩家的进入变得民主化,公会将赞助玩家的前期进入成本,并从中获得利润分成。

后来的游戏还有 Polygon 的 Pegaxy,在内部建立了一个公会管理系统,让玩家可以租用入门 NFT,而不需要投入大量的前期成本。NFT 租赁也具有类似的作用,让借款人只需要少量的费用就可以使用 NFT,同时允许 NFT 所有者利用其资产解锁盈利能力。

NFT 租赁自然是对区块链游戏的补充,但也有其他明显的用例。特别是基于实用程序的 NFT,用户需要拥有 NFT 用于某些实际用途,如访问存在 Metaverse-gated(元宇宙门控)的世界,或现实世界的事件或服务。假设你需要一个 Bored Ape 来参加纽约的一个聚会。那么 NFT 租赁将让你在短时间内获得 NFT 并加入派对,而无需支付巨额费用。

衍生品

NFT 衍生品的工作方式与在 TradFi 中的工作方式完全相同。最著名的 NFT 衍生项目 NiftyOption 允许用户以金融期权的形式购买 NFT,赋予买方在未来指定的价格和日期执行交易的权利,但没有义务。

这使得 NFT 资产能够以有趣的方式进行对冲,从而减轻市场波动。示例如下:

1.最新的 NFT 项目 Degentown 的价格正在上涨,你以 10 ETH 的价格抢到一个,希望在短期内将其出售以获得利润。

2.但这是一个有风险的交易,你告诉自己,如果交易失败,你愿意承受 Degentown 20% 的损失(2 ETH)。为了对冲最坏的情况,你创建一个 NFT 期权,将你的 NFT 作为托管存入其中,并设置 0.5 ETH 的激励。

3.然后 Bob 出现了。他是一个比你更大的 Degen(指参与高风险交易的个人或赌徒),他认为 Degentown 的价格可能会持续上涨,并被你的 0.5 ETH 费用的诱饵所激励。他上钩了。

4.Bob 将 8 ETH(执行价格)存入托管的智能合约中,并获得 0.5 ETH 费用。

5.从现在开始,你可以选择在六个月内的任何时候通过提取 8 ETH 的托管金额来行使期权。

6.你的动机是:如果 Degentown 在 6 个月后升值超过 10 ETH,你应该取消期权合约,你所损失的只是支付给 Bob 的费用。

7.但是,如果你的交易没有成功,并且 Degentown 暴跌至8 ETH 以下,你可以选择执行合约,因为 Bob 已经承诺以 8 ETH 的价格购买它,并且你可以避免付出比 2 ETH 更大的损失。

(在 NiftyOption,当一个期权合约被创建时,它也被铸成一个新的 NFT。在填充 NFT 期权时,NFT 等于期权中 ETH 的价值,并被释放以用作抵押品。)

其他 NFT 衍生项目包括 Hook 和 nftperp。

评估

由于 NFT 的非流动性和低速特性,对其进行估值非常困难。NFT 项目通过调整借款利率、贷款价值比 (LTV) 和清算门槛等一系列机制,尽力去“预测”它们。但它们充其量只是为了防止市场波动而进行的实验性尝试。

如果这种集中的估价过程可以脱离第三方中介机构,由面临价格激励的市场投机者来决定,那会怎样?一些 NFT 评估项目,如 Abacus、NFTBank 和 Upshot 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例如,Abacus 创新性地使用权益证明技术来创建一个流动性支持的估值系统。评估师充当验证者,猜测 NFT 价值并将他们的资金投入不同的估值级别中。反过来,NFT 所有者获得了流动性的支持,以使用他们的 NFT 作为抵押品。

资料来源:Abacus

另一方面,Upshot 使用“同行预测”模型,该模型由庞大的人群回答主观问题,然后用代币激励他们诚实地回答问题,类似于预测市场利用群众智慧的方式。有关 Upshot 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Metaversal 的报道

NFTBank 提供了一个专有的基于机器学习的工具来模拟 NFT 价格评估。NFTBank 和 Upshot 的吸引力在于其可以通过 API 轻松集成,但与直接控制流动资金池的 Abacus 不同,他们的评估可能被视为缺乏参与。

碎片化(Fractionalization)

碎片化具有一种讽刺意味,也许是因为它试图使投资者所宣称的不可替代资产成为可替代的。但是,当你的资产价值数千美元时,能够将它们拆分为更多流动性,以便你可以将它们用作其他地方的抵押品,这种方式是很有意义的,更何况它其实也符合 Web3 的去中心化精神。

Fractional (最近更名为 Tessera )是这一领域的领先者,它让用户可以将他们心爱的 NFT 碎片化,并使集体所有权民主化。在 Fractional 上,你可以铸造 NFT 并将其分解为可交易的 ERC20 代币,放在一个保险库中。

8 月中旬,Tessera 在推特上表示,在启动后,我们很快了解到 ERC-1155 组分比我们最初部署的 ERC-20s 更加理想。

非碎片化(Un-fractionalizing) NFT 是该领域的建设者面临的最艰巨的挑战之一。在 Fractional 中,非碎片化由代币持有者对底价投票决定,底价是所有底价投票的加权平均值。当足够多的持有者对最低价格进行投票时,就会触发买断,所有持有者都可以用他们的代币换取 ETH(请参阅此处了解更详细的信息)。

这里明显的问题是鲸鱼能够给出一个超过整个代币持有者社区的出价。另一个碎片化项目 Unicly 试图通过将在一个保险库中捆绑多个 NFT 的碎片化来改进这一点,而不是像 Fractional 上的单个 NFT。这允许用户持有一个 NFT 资产集合的碎片化资产。虽然这在技术上不会让鲸鱼更难获取整个 NFT,但它保留了普通用户的部分所有权。

最后

艺术的商品化往往被看作是一件坏事。哲学家和知识分子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资本主义为了追求贪婪而歪曲了艺术形式的本质。如果这是真的,那么 NFTFi 对 NFT 的高度金融化肯定为 Web3 文化敲响了丧钟。

但与这种文化悲观主义相反的是,历史表明,商业化使艺术能够作为一种创造性表达和大众交流的形式蓬勃发展。在莫扎特的一封信中,这位音乐家写道:“相信我,我的唯一目的是尽可能多地赚钱;因为除了健康之外,它是最好的东西。”

通过不可可变的智能合约,NFTFi 为 NFT 的所有权开辟了一个融资可能性的世界,使大众不再局限于文化的被动旁观者角色,而是获得所有权并参与其创造。

Dragonfly 宣布战略投资 Aptos,具体金额暂未透露

9 月 29 日,加密风投公司 Dragonfly 管理合伙人 Haseeb 透露,Dragonfly 已完成对新公链项目 Aptos 的战略投资。具体金额暂未透露。

原文链接

Luna 后稳定币百花齐放,Cosmos 要成为新的 DeFi 大花园了吗?

撰文:傅卓蕊

Cosmos 跨链生态系统如今和波卡系统可谓跨链的双峰,尤其近 1-2 年发展迅猛。近 2021 年 10 月,亚洲开发银行通过 Cosmos 技术分布式管理账本信息。截至发稿日,Cosmos 在 Coinmarketcap 上的市值为$40 亿。近期 Cosmos 大会更是升级了 Cosmos 2.0,加大了其系统币 ATOM 在整个生态系统的使用。Cosmos 系统内有不少颇有特色的项目,例如 Certik、Kava、Osmosis、OKB 等。曾经的 Cosmos 系统内的 Terra 曾给它带来无限风光,可谓以一举之力提高了整个 Cosmos 的地位。随着 Terra 的崩溃,Cosmos 也在努力找寻下一个明星稳定币项目。

Cosmos 对于新加入成员持开放态度,只要符合了其 Tendermint 共识协议和 Cosmos SDK 框架的项目都可以被容纳进 Cosmos 系统,且 Cosmos 将用户的 gas fee 都交由独立程序自己保有。Cosmos 与波卡为跨链两大山,Cosmos 比波卡的加入门槛要低。加入波卡,新的协议需要通过平行链或线程,而 Cosmos 并没有。波卡使跨链更深度(安全性也更高),而 Cosmos 稍微浅但是更开放,但是二者在用户体验上区别并不是很大。

「Polkadot 生态研究院」认为,Cosmos 近年的「爆发」并不是因为其价值捕获能力高超,而是因为一些明星项目,例如之前的 Terra 带来的连带效应。能在 Cosmos 上做的操作,在 Polkadot 上也可以做,所以 Cosmos 并没有独特的价值位置。

尽管不乏诟病,Cosmos 依然有很多亮点,它的包容性也吸引了许多可圈可点的协议和颇具潜力的协议稳定币。

Terra 之后,另一大稳定币 DAI 的团队 Umee 于 6 月宣布,将把 MakerDAO 的 DAI 代入 Cosmos 生态系统,虽然用户实际上是需要使用一个连接 Cosmos 和 EVM 兼容区块链项目的工具 Gravity Bridge。DAI 是与美元 1:1 挂钩的由加密货币支撑的加密货币稳定币,组成成分有 USDC、以太坊、USDP、Wrapped Bitcoin 和一些其他加密货币。DAI 的组成信息可以在 Daistats 网站上实时看到。截至发稿期,DAI 大约超额抵押了 126%。对于 DAI 来 Cosmos 生态系统,Umee 的 CEO Brent Xu 表示,「展望未来,Umee 更广泛的使命包括创建跨链稳定币并将 Cosmos 资产添加到 MakerDAO。」

Canto:Cosmos 的 Yield Farming 协议

除了 DAI,最近比较热门的还有基于 Cosmos SDK 的 Canto,它也是 EVM 兼容的 L1 公链。Canto 设立的宗旨是真正地实现 DeFi 的理想,所以是免费的,并且旨在支持免费公共基础设施(Free Public Infrastructure)。核心有三个功能:一个零费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Canto DEX、一个 Compound V2 分叉的借贷体系 Canto Lending Market(CLM)、一个和美元软挂钩只能通过的 USDC/USDT 交易的「稳定币」$NOTE。由于$NOTE 是具有脱锚风险且自推出以来,价格并不稳定,所以实际上不一定是传统的稳定币,而只是为 Canto 服务的系统币。

Canto 并不打算发行治理型Token,目前挖了 Canto 的用户都可以参与协议运营的投票,最新通过的文件是 09 月 19 日对通胀数据的投票。Canto DEX 也不打算有自己的交易页面,所有交易需要通过第三方聚合器。对于流动性提供者,Canto 是免费的。目前 Canto 没有投资人、基金等在背后支持,推特和 Discord 上有活跃用户,但是没有中心化的治理。

2022 年 9 月,用户「The Farmers Club」发布了文章,讲述其如何使用 Canto 进行流动式杠杆挖矿从而获取极高的 APR。这位用户的具体操作也与基本的 Yield Farming 操作类似。首先,注册 Canto,将 Canto 原生资产转换为 EVM 兼容的 Canto 资产,成为 Canto 的流动性提供者(Liquidity Provider, LP)。成为 LP 开始挖矿后会获取 Canto 的奖励,之后在平台上可以一键式出借这些 LP Token收益,从而开始 Yield Farming。发布文章的用户选择了 farm NOTE/USDT,据文章称可以达到 600%APR 的收益。

关于 Canto 流动化收益,上文曾被律动翻译:新公链 Canto 生态:用稳定币进行高年化流动性挖矿

Berachain:三币结构的新故事

除此之外,EVM 兼容的 L1 协议 Berachain 也是基于 Cosmos SDK 的 PoL 协议。Berachain 有一个内生的稳定币系统,但是该稳定币不是一个稳定币或者类似 Terra 一样的双币系统,而是三币系统,包含 BERA,BGT,HONEY。BERA 是协议的 gas 币,BGT 是治理Token,HONEY 是原生的协议抵押稳定币。验证者验证后得到 BERA,质押 BERA 得到 BGT,BGT 的收入以 HONEY 结算。

目前 Berachain 颇受用户重视,Discord 上有着诸多语言的分渠道,里面不乏各种讨论,但是技术讨论偏少。有些用户认为,Berachain 将有潜力成为 Cosmos 链上的新的明星项目。由于 Berachain 还未正式发布,尚无用户使用 Berachain 进行 Yield Farming,但就协议框架来看,用户能通过协议进行流动式杠杆挖矿的可能性颇大。

关于 Berachain,律动也有详细分析:新公链 Berachain:具有流动性证明的 DeFi 原生 L1

Agoric:基于 Javascript 的老牌协议

基于 Cosmos SDK 的还有 Agoric。这个持有量证明的协议通过 Javascript 的智能合约书写。由于协议可以用全世界最广泛被使用的 Javascript 写代码,协议吸引了不少高质量码农加入,协议旨在成为 Cosmos 的集市。据 Agoric 于截稿日期发布的推特,目前协议已经服务了 1,700 万开发者。Agoric 的 CEO 是 Dean Tribble,首席科学家是 Mark S. Miler,高层均具有多年技术背景,它的首席运营官是 Michael Jablon,具有多年战略发展的经验。

协议的稳定币是 RUN,与美元挂钩,用以支持 Agoric 上的智能合约支付。BLD 则是合约的质押Token,也是协议治理的Token,BLD 的持有者可以为 BLD 和 RUN 的决定进行投票。BLD 持有者可以锁定质押的 BLD,然后铸造 RUN。为了吸引以太坊的开发者,Agoric 也会积极参与 Gravity Bridge 的周边建造。

2021 年 11 月,Agoric 在私有的Token出售中筹得 3,200 万美元用以发展自己的 AMM 和稳定币。2022 年 1 月 21 日,Agoric 通过 CoinList 平台出售超 5,000 万美元的 BLD。

Membrane Finance:杠杆,杠杆,更多杠杆

Membrane Finance 是基于 Cosmos 的借贷、衍生品平台,其专长是提高加密市场的可组合性和协议间的兼容性。Membrane Finance 也是依赖抵押债务头存(Collateralised Debt Position, CDP)的方式,所以用户可以通过 CDP 在 Membrane Finance 上存入抵押物,铸造一款平台内生的稳定币 Collateral Tokens($CDT),$CDT 也可以被重新存入换回原来的抵押物。通过抵押,用户可以获得一个「信贷额度」。

Membrane Finance 于今年 6 月 15 日发布了了第一篇 Medium 文章,向大家介绍该平台。目前其 Medium 上共有两篇文章,一篇介绍文,一篇发布于 9 月 13 日深度解释$CDT 的文章。Membrane Finance 也于 6 月 15 日发布了第一篇 Twitter,表示预计今年 9 月正式开启。

Membrane 的机制由 4 步组成:存款、铸币、还款、清算。存款步骤,用户存入他/她的抵押物,可以选择单存一种资产或者组合抵押。铸币阶段,用户可以铸造他/她抵押物允许的最大值,但是用户铸的币越多,清算风险就越大因为金库出借的价值就越高。还款时,用户存入$CDT 从而降低清算风险。如果用户铸的币的价值超过了抵押物允许价格,抵押物会被清算。

作为借贷平台,Membrane 也支持杠杆式流动性挖矿(Leveraged Yield Farming)、保证金交易、广义对冲、出借$CDT 等。

尽管 Membrane 想尽量达到去中心化,但是社区内有些决定还是需要投票产生,所以协议也发布了治理型Token MBRN。预计 1 亿 MBRN 会被产生,70% 在生态系统内,30% 给予创造者联盟(Builders Allocation)。一开始,DAO 里面产生的利率会被分配给一个安全基金(Safety Fund),以防现金短缺的情况。之后,100% 的利率都会被 MBRN 的矿工分走。

$CDT 是美元稳定币,采取浮动锚率,可以在 Cosmos 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Osmosis 上被交易。稳定币沿用 Reflexer Labs 创造的浮动机制,称为 reflex index。其核心观点与其他(算法)稳定币逻辑类似,即当$CDT 市场价大于实际回购价时,回购利率会降低从而鼓励挖矿,增加$CDT 供给,降低$CDT 价格,反之亦然。

Membrane 协议的核心亮点是可以质押多资产为一种资产(Asset Bundling),即用户可以抵押不同的资产,这在 Membrane 会被视为一种资产,所以抵押值会更大。

由于合并了抵押资产,抵押总额变大如右。图片来源 Membrane Finance

打造新公链的风险较大,也需要经过市场测试。目前 Membrane Finance 还未正式发布,其在 Medium 和 Twitter 上也向读者、用户等广招贤良,鼓励大家参与建立社区。

Kujira:多链的鲸宇宙

灵感来自 MakerDAO 的 DAI,Cosmos 的新公链 Kujira 也在今年 8 月份推出了系统的稳定币$USK。和其他稳定币类似,$USK 也是和美元软挂钩的币,它的支撑货币是 Cosmos 的$ATOM。但是 Kujira 表示,之后会被 Kujira 的原生币$KUJI 支持。该稳定币以 Rust 语言支持。

此前,Kujira 已经发布了生态内的跨链 dApp 叫做 Blue,页面非常干净简洁。打开高效的 Blue 网址,用户可以在主菜单清晰地看到一个 IBC/Bridge,然后方便地将本地 IBC 资产从其他链上引入,同时连接到 Keplr 钱包。

之后,Kujira 还推出了去中心化订单薄交易平台 FIN。之后又推出了流动性抵押平台 ORCA,通过该平台,用户可以以折扣价获取抵押后的资产。

Kujira 定位自己为 Cosmos 生态的多链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投资人「Opa」表示,Kujira 的潜力才刚刚开始,拭目以待。「Opa」原文也在律动刊载:Cosmos 生态新公链 Kujira:重新定义多链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e-Money 的 eEUR:欧元稳定币

在传统金融市场,全球贸易中约 45% 以美元交易,但欧元紧跟其后,占比约 14%,是第二大货币。市场绝大多数的稳定币都是以美元锚定的,所以欧元的稳定币反而另辟蹊径。

早在 2021 年,丹麦区块链支付公司 e-Money 就在 Cosmos 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Osmosis 推出了欧元稳定币 eEUR。该稳定币通过了欧盟的合规认可,支持审计公司安永的欧元审计证明其账面储备金,同时能支付利息。

今年 7 月,eMoney 宣布与交易支付公司 Simplex 合作,所以 Simplex 的客户可以使用信用卡和借记卡直接购买 eEUR。

eMoney 与 Cosmos 合作紧密。今年 9 月 23 日,e-Money 首席技术官 Henrik Aasted 参与了 Cosmos 的 Spotify 播客 The Cosmos Club 畅聊对 Cosmos 生态系统的稳定币的发展的看法和 eEUR 的计划。值得一提的是,Kujira 也参与了 9 月 27 日的播客,可见 Cosmos 积极为生态系统下的稳定币护航,提拔下一个明星项目。

Reference:

https://medium.com/@membranefinance/introducing-membrane-c2e752ba4367

https://medium.com/@membranefinance/cdt-deep-dive-1b905e471d2a

https://www.binance.com/en/news/top/416080

https://thefarmersclub.substack.com/p/humble-farmers-canto-guide?sd=pf

https://www.exodus.com/news/umee-brings-dai-to-cosmos/

https://daistats.com/#/

https://decrypt.co/102307/maker-decentralized-stablecoin-coming-cosmos-umee

https://docs.canto.io/overview/about-canto

https://thedefiant.io/leveraged-yield-farming

https://blog.hubbleprotocol.io/what-is-leveraged-yield-farming/

https://medium.com/crypto-basics/crypto-alpha-berachain-ab2bc2c9b7ac

https://medium.com/berachain-foundation/introducing-berachain-4f7dc3032c17

https://medium.com/crypto-basics/crypto-alpha-berachain-ab2bc2c9b7ac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I1OCK970553U3UL.html

https://agoric.com/blog/

https://www.bitpush.news/articles/2334604

https://www.cryptotimes.io/kujira-announces-launch-of-its-stablecoin-usk-on-cosmos/

https://medium.com/coinmonks/first-impressions-kujira-blue-and-fin-e85e123b2a0e

https://www.ig.com/en/trading-strategies/what-are-the-top-10-most-traded-currencies-in-the-world-200115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e-moneys-eeur-becomes-first-142551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