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币圈最新消息
272022-09

外媒:韩国对 Do Kwon 发出逮捕令后 LFG 钱包曾转移 3313 枚 BTC

据 CoinDesk Korea 9 月 27 日报道,韩国检方于 9 月 14 日在对 Terra 创始人 Do Kwon 发出逮捕令后不久,3313 枚比特币从 Luna Foundation Guard(LFG)的钱包中突然被转移至两个韩国境外加密交易所,韩国检察机关冻结转移的部分 BTC。截止当地时间 9 月 27 日下午 1 时,这些被转移的 BTC 价值 950 亿韩元(约合 6659 万美元)。

通过 CoinDesk Korea 及链上数据公司 CryptoQuant 的联合调查,LFG 在币安的钱包于 9 月 15 日创建,从 9 月 15 日至 18 日的三天时间里,LFG 币安钱包里的 3313 枚 BTC 和分别转入 Kucoin(1354 枚 BTC)和 OKX(1959 枚 BTC)。报道称,转入 Kucoin 中的 1354 枚 BTC 已被韩国检方冻结,但 1959 枚 BTC 因 OKX 无视韩国检方冻结资产的要求可能已经转移到另一个交易所。

韩国检方正在密切调查 Do Kwon 及 LFG 相关资金转移的情况,包括转移的 BTC 可能被用于洗钱、隐藏和逃跑的可能性。

原文链接

了解 Cosmos Hub 2.0 白皮书要点:新增扩展层和功能层,新的 ATOM 发行机制

9 月 27 日,Cosmos 正式发布了 Cosmos Hub 2.0 白皮书,提出了新的 Cosmos Hub 愿景。这份白皮书标志着 Cosmos Hub 作为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将过渡到下一阶段,以及 ATOM 作为 Cosmos 网络中首选抵押品的新角色。

本文将对该白皮书中的一些要点进行提炼(白皮书链接)。

1.Cosmos Hub 的角色转变

2.Cosmos Hub 的分层架构

Cosmos 堆栈层安全经济扩展层特定于 Hub 的功能层

3. 新的 ATOM 货币政策和费用模型

Cosmos Hub 的角色转变

Cosmos Hub 的最初角色是创建区块链互联网。它通过为 Cosmos SDK、IBC 和 Tendermint 的开发提供资源来做到这一点,这些都是现在填充跨链的区块链应用程序的核心开源原语。然而,随着 IBC 网络的活跃和日益复杂,跨链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Cosmos Hub 也必须转变为一个新角色:发展具有弹性的跨链经济。

在这个新角色中,Cosmos Hub 成为其他人构建下一代跨链原生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安全平台,为跨链协调开辟了新的机会。在此基础上,Cosmos Hub 更新了其作为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的目标,其效用随着跨链的增长而扩展。 Cosmos Hub 将保护和利用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应用程序,同时作为新 Cosmos 参与者的入口,以及跨链基础设施和管理问题的协调中心。

Cosmos Hub 的分层架构

Cosmos Hub 将实现了一个分层架构,在 Cosmos 堆栈层之上分别新构建了安全经济扩展层和特定于 Hub 的功能层。 Hub 的跨链安全和流动质押功能,它为安全的经济扩展提供了一个平台。而特定于 Hub 的功能层,其共同目的是发展更具弹性的跨链。

Cosmos 堆栈层:Cosmos SDK、IBC 和 Tendermint安全经济扩展层:链间安全性(Interchain Security)、流动质押(Liquid Staking)特定于 Hub 的功能层:跨链调度器(Interchain Allocator)和跨链分配器(Interchain Scheduler)

Cosmos Hub 提供的核心功能的简化图

接下来将主要介绍安全经济扩展层和特定于 Hub 的功能层。

安全经济扩展层

1. 链间安全性(Interchain Security)

链间安全性(Interchain Security)使 Cosmos Hub 能够托管具有互补功能的新型应用程序类别。 Cosmos Hub 通过将 ATOM 置于消费者链故障的风险中来建立信任,从而实现核心团队的并行开发以及与激励一致的消费者链的协作。Interchain Security 为消费者链提供了更快、更轻松、更便宜的上市途径,加速了服务范围内的创新。

Interchain Security 提供的开发平台允许 Cosmos Hub 通过允许第三方利用 Hub 的基本基础设施来构建商业应用程序来实现从一开始就设想的几个功能,例如:

Rollup 结算IBC 路由Multiverse链域名(CNS)

2. 流动质押(Liquid Staking)

白皮书认为,流动 Staking 提供的用户体验和资本效率改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流动 Staking 资产有望成为主要的交易媒介——特别是对于原始链外生的用例。

Cosmos Hub 将通过在协议中提供流动 Staking 系统来确保它尽可能安全和去中心化。

流动 Staking 模块将支持创建委托份额,从而创造流动质押资产,可以在可接受的风险和用户体验权衡的情况下跨链使用。

流动 Staking 要求提供者托管资产,因此代表了 Cosmos Hub 安全模型的重大变化。确保长期安全的最有效方法是确保个人供应商和供应市场保持去中心化。

这个跨链流动性市场将成为跨链部署 ATOM 的催化剂,创造基于安全 Cosmos 原生抵押品的新一轮创新。

特定于 Hub 的功能层

有了用于添加新功能的安全域,从跨链流动性开始,Cosmos Hub 现在拥有必要的组件来承担其作为创建有价值实用程序的平台的角色,即跨链的枢纽。

1. 链间调度程序(Interchain Scheduler )

链间调度程序是一种安全的跨链区块空间市场和MEV解决方案,一个安全的区块空间市场

Interchain Scheduler 建立在链间安全性之上,以提供可随着更广泛的 IBC 经济增长而扩展的可防御实用程序。 这是通过代币化跨链区块空间市场实现的。

MEV 中继网络为私人交易提交提供链下市场。 这样的系统很有吸引力,因为它们允许更富有表现力和更有效地执行用户意图,并具有诸如抢先保护、多交易捆绑、失败交易预防和交易序列优先级等功能。 随着 MEV 机会的增长,此类中继系统在跨链中变得越来越活跃。 并且通过在多条链上提供 MEV 中继服务,中继能够进一步阐明跨链执行保证。

Interchain Scheduler 的工作原理如下:

消费链开启 Scheduler 模块后,可以进入一个跨链合约,提供自己的部分区块空间(例如每分钟一个区块)。 链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尽可能多的区块空间,超过某个最低门槛。协议一旦到位,Scheduler 就会发出代表消费者链上每个未来区块区域的不可替代代币预留。 然后,来自所有参与链的预订代币会定期分批拍卖。可选地,代币化准备金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交易。在将这些准备金以及所需的交易序列兑换给合作伙伴链上的适当验证者之前,这是可能的。

4. 成功执行区块后,Scheduler 拍卖的收益分成发送回合作伙伴链。

也可以指定一部分区块空间供 Scheduler 网络中的其他链使用,类似于优先考虑邻近经济体的商品和服务的自由贸易协定。 Scheduler 系统将为服务提供商提供基础,以创建各种 MEV 原生应用程序:具有跨链时间偏好的结算层、IBC 中继聚合器和路由实用程序、按需流动性网络或信任最小化的最佳执行服务。

Scheduler 将首先提供给跨链安全消费者链,以进行安全的初始部署。 目的是扩大成为未来跨链区块空间的主要场所。 链间 Scheduler 产生的跨链 MEV 收入将流回 Cosmos Hub 财政部,通过利用公共工程和 Interchain Allocator 来推动增长。

2. 跨链分配器(Interchain Allocator)

为了进一步支持生态系统的增长和经济协调,Cosmos Hub 可以为外部协议和社区提供功能,以制定质押 ATOM 和跨链中新项目之间的经济协调战略,使 ATOM 的效用与生态系统增长保持一致。

跨链分配器(Interchain Allocator)的功能是为新的 Cosmos 项目提供更有效的用户获取、流动性和长期生态系统对齐的途径。

Allocator 提供了两个基本工具,使激励一致的社区能够代表 Cosmos Hub 制定经济协调战略:

契约(Covenant):与指定链和启用 IBC 的实体建立多边协议的系统。Rebalancer:自动管理具有公共流动性的资产组合的系统。

这些工具可以一起用于与其他去中心化实体创建抵押协议,部署和重新平衡资本。Allocator 的一些使用示例包括:

• 相互利益相关和协议到协议的协作

• 提供拍卖底价担保

• 通过使用具有流动 Staking 的 ATOM 或由 ATOM 支持的资产(例如抵押稳定币)进入 AMM 池,扩大流动抵押的 ATOM 市场

• 重新平衡准备金并调整 ATOM 的货币属性,并提供多样化的抵押品支持,以使 ATOM 成为更理想的抵押品资产

• 作为 Cosmos Hub 的代表参与其他链的治理,对 DAO 或第三方持有的代币的提案进行投票

Allocator 还为扩展更大的 Cosmos 网络提供了许多机会:

多个Allocator DAO:Allocator 将被设计为允许多个 Allocator DAO。 Cosmos 社区可能会为 Allocator DAO 提供差异化​​的论文和访问权限,以提高 Cosmos Hub 资金的多样性和性能。流动性即服务:激励一致的社区可以将 ATOM 部署到契约中,并在交易对手将 ATOM 与给定数量的不同代币匹配时自动使用该 ATOM 创建流动性提供者代币(例如,100 ATOM与 5,000 个 IST 匹配以创建 ATOM-IST LP 代币)。抵押不足的融资:在跨链安全之前,如果借款人违约,贷方没有链上方式来收回抵押不足的贷款中的资金。借助 Interchain Security,资本化实体可以向消费链提供贷款,而无需借贷协议预先设置任何抵押品。如果借款协议违约,他们可以铸造借款协议的代币来弥补损失。流动性储蓄:Covenant 可用于将资金引导至交易网络,改善流动性状况并减少因压力因素而导致破产的发生。这种注入可以针对网络级别的属性进行优化,以改善网络的整体健康状况。Cosmos Hub 之外的分配:协议可以在没有 Cosmos Hub 作为交易对手的情况下使用 Allocator 的 Covenant 和 Rebalancer 工具。Allocator 的任何使用都对 Cosmos Hub 有利,即使 Cosmos Hub 不是交易对手,因为它有助于未来与 Cosmos 网络的集成。

ATOM 的新货币政策和费用模型

新的 ATOM 发行机制

ATOM 在新的 Cosmos Hub 愿景中同样有新的角色。目前的Cosmos Hub 货币政策旨在通过锁定 ATOM 供应来平衡安全性和流动性。如果质押比率低于此目标,则发行量会逐渐增加,直到质押比率恢复到目标水平或达到最大发行阈值。额外的质押被激励,以流动性为代价提高了安全性。

相反,如果 Staking 比率上升,则发行量会逐渐减少,以确保流动性供应的可用性。因此,Staking 会受到抑制,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提高流动性。

然而,保持整个货币基础的质押是一种严重的资本效率低下,限制了增长并阻碍了跨链的可组合性。

新增加的流动 Staking 通过允许用户质押 ATOM,同时将质押 ATOM 的债权用作营运资金,从而提高了资本效率,从而消除了质押和其他机会之间的竞争。

由于流动 Staking 解决了当前货币政策最初旨在解决的问题,因此现在可以重新考虑发行。

这种新的货币政策有两个阶段:过渡阶段和稳定阶段。

过渡阶段的目的是双重的。首先,让消费者链有时间加入链间安全性,帮助补贴安全支出,其次,让社区有机会开发有效管理庞大金库所需的社会基础设施。过渡阶段从 Cosmos 转向新货币政策的那一刻开始,并在 36 个月后结束,此时稳定阶段开始并无限期地持续下去。在过渡阶段,前九个月的发行量暂时增加,因为它为新的 Cosmos Hub 财政部提供了初始资金。此后发行量显着减少。作为一项额外的安全措施,在过渡阶段,在 21 天内可以部署不超过 10% 的 Cosmos Hub 财政部。

上图是从激活之日起的新发行趋势(实线)。 在过渡阶段发行(即前 36 个月)旨在让质押者摆脱他们的安全补贴并提高 Cosmos Hub 财政部余额。

在过渡阶段开始时,每月发行 10,000,000 个 ATOM。

该发行量以递减的速度减少,直到 36 个月后达到稳定发行量。稳态发行量为每月 300,000 ATOM。部分发行将定向到分发模块,作为当前安全补贴的临时扩展,而其余部分将定向到 Cosmos Hub 财政部。

在每月发行中,作为安全补贴发给验证者和委托人的 ATOM 数量将从与过渡阶段之前相同的补贴水平开始。补贴将在 36 个月内每月减少 10%,届时将完全停止。此时,Interchain Security 产生的收入应该达到或超过原来的补贴。

上图是自激活之日起累计发行趋势(实线)。 提议的新发行模式将通过从指数增长转变为线性增长,大幅降低 ATOM 总供应量的增长。

作为一项安全措施,如果质押率低于此值,新的货币政策将暂停,原货币政策将恢复,逐步增加发行量,直至达到最大供应百分比,此时发行量将返回每月固定 300,000 ATOM。请注意,安全补贴也将继续为社区池提供资金,因为抵押奖励是通过分配模块授予的,该分配模块将自动将 5% 的资金引导至社区池。

剩余的发行将定向到新的 Cosmos Hub 财政部,并将用于支持增加跨链采用、增长和资本化的举措,包括公共工程和扩张机会。

费用模型

目前支付给 Cosmos Hub 的交易费用被发送到分配模块,并在社区池、委托人和验证人之间分配。随着跨链安全的加入,每条消费链的部分交易费用和发行将被发送到 Cosmos Hub 的分配模块,支付以保护所有链并取代当前的发行补贴。

预期的全球费用模块将添加一个接受代币的白名单以及相应的最低费用,这些费用将由 Cosmos Hub 治理维护。虽然在短期内可用,但由治理确定的每个接受代币的定价很麻烦,并且容易出现资源错误定价,尤其是随着白名单的增长。相反,治理应该设置一个单一的 ATOM 地板费用,而基本费用是根据需求通过算法定价的。然后可以使用从信任最小化的预言机获得的汇率自动更新所有剩余白名单代币的相应价格。然后,Cosmos Hub 治理可以选择使用 Allocator 提供的基础设施,以便在将代币发送到分配模块之前,定期将收取的费用拍卖成目标货币、ATOM 或稳定币。

假设交易包含,所有其他应用程序可能会创建自己的费用机制。例如,Allocator 和 Scheduler 可以根据他们选择的架构定制他们的费用结构,回报流向 Cosmos Hub 财政部。

结语

最后,白皮书认为,Cosmos Hub 催生了区块链互联网。而现在,跨链安全和流动 Staking 是安全跨链经济所需的最终构建块,这反过来又可以创建 Hub 的特定于应用程序的功能,即链间分配器(Allocator)和链间调度程序(Scheduler)。

Allocator 和 Scheduler 将共同创造一个飞轮,以构建额外的效用:Allocator 将新的 Cosmos 链资本化并激励它们进行交易,而 Scheduler 则为高价值 IBC 交易创造市场并使用收入来支持网络增长。随着这个强大的经济集团的创建,Cosmos Hub 的成功与其他 Cosmos 链的成功以及更广泛的 IBC 经济的成功相结合。基础设施和社区通过可靠的中立功能、资本和社会基础设施共同推动跨链的扩展。

Layer 1 新方向,Meta系公链Aptos、Sui 、Linera盘点

作者:Daniel Li

出品:CoinVoice

万众瞩目的以太坊合并,并未对加密资产行业产生预期的利好效果,反而受美元加息政策影响,加密资产行业再次陷入漫长的下行趋势。依靠共识机制拓展Layer1在从不缺叙事性和创新性的区块链中,已越来越难以引起市场的共鸣。此次的以太坊合并未取到市场预期反馈就恰恰说明了这一点。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了共识机制并不能解决区块链的三难困境。人们就会越发渴求不同的机制出现,这也给了其他Layer1公链弯道超车以太坊提供了机会。这其中就包含采用了并行执行理念的Meta系Layer1公链Aptos、Sui 以及Linera。

Meta系三公链

Aptos、Sui和Linera这三个公链的创始人不仅是 Meta 的前员工,也是该公司加密资产项目 Diem(前身为 Libra)及其加密资产钱包 Novi 的主要创始人和核心开发者,所以人们习惯将这三者称为Meta系公链。接下来,我们来对比这三个公链项目的发展进度和技术亮点。

Aptos

Aptos由 Mo Shaikh(CEO)和 Avery Ching(CTO)共同创立,他们都是 Meta 的前员工,在区块链行业拥有多年的高级开发和工程师经验。同时Aptos也是三者中发展进度和生态启动最快的公链。最近Aptos被曝以27.5亿美元的估值进行新一轮的融资。

在技术领域,Aptos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高效、多线程、内存中的并行执行引擎。Aptos 使用的是Software Transactional Memory(STM)的修改版,称为 Block-STM。在 Block-STM 中,交易在块内被预先排序,并在处理器线程之间进行划分,以便被执行。在过程中,交易的执行都是假定没有关联关系。被交易修改的内存位置被记录下来,执行后,所有交易的结果都被验证。在验证过程中,如果一个交易被发现访问了被前面的交易修改过的内存位置,这个交易就会被废止。该交易的结果被刷新,然后重新执行。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块中的所有事务都被执行。

Aptos的创新应用

Aptos提供了可轮换的的sk,可以主动更改sk,帮助降低私钥泄露、远程攻击和现有密码算法未来被破解的风险。用户可以将轮换帐户私钥的能力委托给一个或多个托管方以及其他可信实体,然后通过 Move 模块定义一个策略,使这些受信实体能够在特定情况下轮换密钥。例如,实体可能是由许多受信任方持有的 kout-of-n 多签密钥,从而可提供密钥恢复服务以防止用户密钥丢失。相比其他一些诸如云端备份、社会恢复等秘钥恢复方案,Aptos的这种密钥管理方案是链上的且更加公开透明。

通过账户序列号用来对交易可行性提供保护,一个序列号对于每个发送者的账户来说只能被提交一次,如果发送者发现自己账户的序列号≥交易 t 的序列号,那么 t 已经被提交,或 t 永远不会被提交(因为 t 使用的序列号已经被另一个交易占用)。

预签名实现交易透明度,Aptos提供交易预执行服务,可在用户签名之前向用户直观的展示交易结果,这个交易预执行的服务是可以和已知的攻击和恶意智能合约结合的,可以大大降低用户受到的欺诈风险。除此之外Aptos还允许钱包在执行过程中规定对交易的限制,违反限制的交易将被终止,可以进一步避免用户受到恶意程序的攻击。

Sui

Sui 的开发团队来自 Mysten Labs,包括 Evan Cheng、Adeniyi Abiodun、Sam Blackshear、George Danezis、Kostas Kryptos,他们都曾参与 Meta 的 Novi 和 Diem 项目。Sui在去年12月就获得了得由a16z领投的3600万美元融资,Coinbase Ventures、NFX、Slow Ventures、Scribble Ventures、三星NEXT、Lux Capital等机构也参与了本轮融资。今年7 月,Mysten Labs 寻求以 20 亿美元的估值筹集至少 2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截止9月8日已完成3亿美元B轮融资,由FTX Ventures领投。

在技术领域,Sui 使用 Move 语言实现智能合约,保证了标准化和安全性,Sui 为简单的用例提供可扩展性和前所未有的低延迟。Sui 使大多数交易可以并行处理。这更好地利用了处理资源,并提供了通过添加更多资源来增加吞吐量的选项。Sui 放弃了共识,转而使用更简单、延迟更低的原语来处理简单的用例,例如支付交易和资产转移。这在区块链世界中是前所未有的,它支持从游戏到实体销售点零售支付等一系列新的延迟敏感分布式应用程序。

Sui 创新应用和优势

Gas 机制:Sui 能够保持 Gas 价格低且可预测,同时激励验证者优化交易处理并防止拒绝服务 (“DoS”) 攻击。在每个 epoch 开始时,验证者对网络范围内的 gas 价格进行投票,该价格用作用户在提交交易进行处理时锚定的参考。为验证者提供激励措施,以使 Gas 保持在每个 epoch 的参考价格附近,并做出响应。那些提交高价的人将受到折扣奖励的惩罚。同样,无响应的验证者获得的奖励相对较少,并且风险降低了委托权益,因为用户希望交易得到有效处理。此外,可预测的gas导致可预测的交易被处理。即使在大量活动发生期间,gas 价格也能够保持较低水平,因为它的吞吐量能够随着每个验证者的更多机器线性扩展;验证者可以相应地添加更多机器来满足增加的网络需求,而传统的区块链通常设计为在每个验证者的单台机器上运行(甚至在单个 CPU 上)。

存储费用与交易执行分开支付。原则上,存储成本是以链下美元计价,用于存储任意链上数据。它是通过治理民意调查确定的外生定价。它的定价是外部性的,由治理投票决定。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他们不区分付费。然而,当用户提交链上数据时,他们需要支付gas和存储费用。费用的存储部分存入“存储基金”,用于支付验证者存储用户数据的成本。该基金用于补贴未来随着网络发展和成熟而增加的存储成本。相反,用户可以删除链上数据来代替存储费回扣,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达到经济最优。

Linera

Linera 比其他两个项目启动时间都晚,并且当前仍处于开发的早期阶段,Linera创始人 Mathieu Baudet 之前曾在 Meta 担任工程师,并帮助其创建了 Diem 区块链。作为 Novi 的首席研究员和工程师,他是 FastPay 和 Zef 协议发明的核心人物。两种协议都通过完全删除内存池和最小化验证者之间的交互来加速交易,Linera 将继续在这两种协议上构建。6 月 29 日,Linera 完成了由 A16Z 领投的 6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Cygni Capital、Kima Ventures 和 Tribe Capital 参投。

在技术领域,Linera 推广实行的是线性扩展。在 Linera 的线性模型中允许您通过将机器数量加倍来使系统容量加倍。通过这种方式构建,您可以通过向每个验证器添加新的处理单元来扩展,从而消除理论上的吞吐量限制。

Linera起步较晚,目前还尚未有成熟的应用来展现其优势,但是根据Linera透露的信息,Linera的优势大体可以总结为:抗审查、低延迟、线性展开、交易速度快、解决区块链三难困境、隐藏付款价值、隐藏发送者和接受者的关系。

并行执行已成为当下区块链技术发展的一个新趋势,越来越多的Layer1开始重视并行执行能力,通过上文可以看出Aptos、Sui 、Linera,它们也都在各自的模式下探索出了新的并行执行能力。那么什么是并行执行以及并行执行和顺序执行有什么区别呢?

02 顺序执行VS并行执行

顺序执行

顺序执行作为最早提出的执行模式,被广泛应用在了各大Layer1公链上,但是随着Layer1不断的发展,顺序执行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在顺序执行模式下所有的交易必须按照先后顺序逐个执行,这就意味着,每执行一个交易都会将所有其他交易置于暂停状态,即便是两笔交易是独立的,也不能做到并行执行,这种顺序执行的方式会导致区块中交易执行的时间变长,并限制了可以添加到区块中的交易数量,导致网络吞吐量被限制。

顺序执行带来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网络节点的低效,顺序指令的执行不能从多核处理器中受益,这会导致硬件利用率低,效率低下。这阻碍了可扩展性,并导致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目前顺序执行仍然被广泛应用,例如以太坊Layer1和Layer2、以及BNB Smart Chain 和 Avalanche c Chain 等公链都是采用此种执行机制。

并行执行

并行执行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让独立的交易并行处理,它允许在多个处理器内核之间划分事务处理,从而提高硬件利用率,更好的实现可扩展性。在高吞吐量链中,增加硬件资源与可以执行的事务数量直接相关。在链上的高活动期间,验证者节点可以委托更多核心来处理额外的交易负载。计算资源的动态扩展允许网络在高需求时期实现更高的吞吐量,从而显著改善用户体验。

并行执行的另一个优点是改善了交易确认延迟。节点资源的动态扩展使低延迟确认交易成为可能。交易不需要等待数十或数百个区块,也不需要支付过多的费用来确定优先级。确认时间的改进提高了交易的最终确定性,为低延迟区块链打开了大门。

并行执行虽有诸多的优势,但也有很多限制,其主要挑战就是如何有效的识别“独立”的交易。分类独立交易需要理解每个交易如何更改区块链内存或链状态。与同一个智能合约交互的交易可以同时改变合约状态,因此不能同时执行。在目前应用程序之间的可组合程度下,识别依赖关系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无论是并行执行还是顺序执行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这二者在layer1链上都拥有各自广泛的拥护者,但是并行执行作为后发者在资源的利用和经验的借鉴上要比顺序执行更有优势。在当下熊市的背景下,资本都在疯狂寻找下一个牛市的风口,具有后发优势的并行执行迅速成为资本热捧的香饽饽,以Meta系公链为例,短短半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了过去几年都发展不到的规模,但这种快速的膨胀也为公链赛道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03 Meta系公链的隐患

Meta系公链发展迅速,但是依然有这很大的隐患,这些隐患或许会制约其未来的发展,也有可能让其重蹈solana覆辙。

(1)资本的狂欢,用户和市场参与较少

首先从公链项目市值管理的角度来说,标杆项目BNB 当下的市值约为400亿usd,而Aptos最新的估值就达到了27.5亿usd,我们可以想先Aptos上市的那一刹那,伴随着价格拉升,市值非常有可能瞬间突破100亿usd,从市值天花板角度分析,留给普通用户参与和成长的空间并不多了,另一方面造成Mete系列公链估值偏高的原因是资本的参与度过高,而市场和普通用户的参与度过低,资本过高的参与更像是拔苗助长,这对Meta系公链的未来发展并不是一件好事。

(2)Meta系公链开发者与Solana高度重合

据统计在Aptos开发社区里面340多个开发者中,大约有300人是来之Solana,人员的高度重叠,使Aptos看起来更像是Solana的复制品,言外之意,资本可能认为Solana的价值已经消耗殆尽了,想要在新的公链开辟战场,进一步榨取市场价值。这种信息的爆出,对新公链项目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3)相似的叙事性让Meta系公链前途未卜

员工的高度重叠和技术上的相似性,让Meta系公链刚推出就被打上了Solana的标签

从发展前景来看,两个公链都是高TPS和公链信息处理能力这种叙事性,不知道这样的故事市场还会不会买单,一切都是未知数,资本看好,消息看空。

到目前为止,这三条新的公链开局良好,前景广阔,凭借Diem的技术思路,获得了市场的初步认可,甚至在某些方面的表现也相当夸张。Aptos 和 Sui 在成立后的大约半年时间里,估值就超过了 20 亿美元,即使在以高估值著称的加密资产行业牛市阶段,这也是相当罕见的。市场预期越高,VC的追捧程度越高,项目的潜在泡沫和风险就越大。在这个时候客观公正的评价更为重要,希望Meta公链不是昙花一现,未来可以走的比Solana更远更好。

04 总结

越是竞争激烈的地方越能代表行业的趋势和未来,资本涌入Meta系公链,除了本身看好Meta系公链的创始团队以外,更多是看好其所代表Layer1的发展趋势。在当下新公链已然成为市场的一个热点,相交于在熊市中寻找价值洼地,抢占下一个行业的热牛对于资本来说更为重要,所以尽管Meta系公链刚刚崭露头角,资本还是迫不及待的涌入,因为或许它就是下一个带动市场冲破熊市奔向牛市的新机遇。

融资新闻 | 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所 Deribit 以 4 亿美元估值完成 4000 万美元融资,QCP Capital 等投资

内容要点:

消息人士告诉 The Block,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所 Deribit 已经以 4 亿美元的估值从现有股东手里筹集到了 4000 万美元的资金。一位消息人士说,该交易所在 2021 年 8 月的最后一次融资交易中的估值为 21 亿美元。Deribit 的首席商务官表示,此次融资的资金基本上是来自现有的投资者。

据外媒 9 月 27 日报道,四位知情人士告诉 The Block,按市场份额计算,最大的比特币期权交易所 Deribit 已经以 4 亿美元的估值从现有投资者那里筹集到了 4000 万美元的资金。

据消息来源表示,这个位于巴拿马的交易所在交易中筹集了约 4000 万美元的资金。其现有股东包括 QCP Capital、Akuna Capital 和 Dan Tapiero 的 10 T Holdings。

在 Deribit 因清算三箭资本的仓位而遭受到一定打击的三个月后,这家现已破产的加密货币对冲基金(三箭资本)未能满足保证金要求。据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Deribit 筹集了新的资本,将其储备金恢复到三箭资本爆仓事件之前的水平。

三箭资本在 Terra 生态系统崩塌和随后的加密货币市场动荡中遭受巨大损失后,于 6 月倒闭。随着 5 月中旬 TerraUSD 算法稳定币与美元脱钩,该基金对 Terra 原生代币 LUNA 的 2 亿美元的投资几乎直接归零。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所 Deribit 于 6 月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法院对该基金提出了清算申请。

据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鉴于三箭资本的爆仓和目前疲软的市场条件,最新筹资的独特情况转化为对现有支持者的大幅折扣。该消息人士称,Deribit 在 2021 年 8 月的上一次融资交易中的估值为 21 亿美元,当时它筹集了 1 亿美元的资金。

Deribit 的首席商务官 Luuk Strijers 告诉 The Block,此次 4 亿美元的估值“基本上是无关紧要的”,因为筹款是来自现有投资者。

他表示:

它本来可以是任何估值。这更像是对现有股东红利的回扣。我们之前支付了高额的分红,并决定加强我们的资产负债表,保留资产,而不是将其分配给股东,这是更谨慎的做法。

Strijers 表示,一家公司的真正估值在进行外部筹资之前是不知道的。他接着说,Deribit 在这一轮内部融资中保持低估值,“以避免与潜在投资者讨论”,公司的估值问题“只有在外部融资时才显得非常重要”。

Deribit 成立于 2016 年,其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与 FTX 的爆炸头 Sam Bankman-Fried 和币安的赵长鹏相比,该交易所的联合创始人 John Jansen、Marius Jansen 和 Sebastian Smyczýnski 保持低调。尽管如此,根据 The Block 研究团队的数据,Deribit 已经声称在比特币期权交易中占据了 88% 的未平仓权益。未平仓合约是指尚未结算的衍生品合约的价值。

Deribit 的估值较低,凸显了看跌加密货币的市场环境对私营公司估值的压力。据报道,FTX 正在与潜在的投资者讨论,以符合 1 月份实现的 320 亿美元的估值筹集最多 10 亿美元的资金。

观点:Cosmos Hub 2.0 不及预期,但网状安全性(Mesh Security)模型令人眼前一亮

昨日,在哥伦比亚麦德林举行的 Cosmoverse 会议上,来自 Cosmos 生态的建设者公布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例如 Ethan Buchman 等人发布了一份关于 Cosmos Hub 2.0 的白皮书,阐明了其原生代币 ATOM 的新愿景。此外,Osmosis 联合创始人 Sunny Aggarwal 在这次会议上还提出了名为网状安全性(Mesh Security)的概念。本文将对这些新的概念进行一个简单解释。

Cosmos Hub 2.0 代币经济

据悉,Cosmos Hub 2.0 白皮书概述了 Cosmos Hub 作为链间安全核心的全新角色,这意味着 Cosmos 生态的其他应用链将能够使用 Cosmos Hub 来保护自己的网络,白皮书还提议对 ATOM 的代币经济进行修改,而新的货币政策有两个阶段:「过渡阶段」和「稳定阶段」。该过渡阶段有两个目的,一是让消费者链有时间接入链间安全性(Interchain Security,以下简称 ICS)解决方案,帮助补贴安全支出,二是让社区有时间开发有效管理庞大金库所需的基础设施。

过渡阶段从 Cosmos Hub 转向新货币政策的那一刻开始,并在 36 个月后结束,此后系统进入稳定阶段,并无限期地持续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渡阶段的前 9个月,ATOM 的代币发行量实际较旧方案是暂时增加的,此后其发行量会显着减少。在第一个月时,新增的 ATOM 数量为 1000万,然后按以下公式逐月减少,直至 36 个月后降低到每个月新增 30 万 ATOM。

以下是 ATOM 代币的发行曲线图,其中虚线代表旧模型,实线代表新模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新代币经济的设计下,在前 9 个月的时期内,新代币模型的增发量其实要大于旧代币模型,但在此之后,新代币模型的优势才逐渐体现出来。

(图片来自 Cosmos Hub 2.0 白皮书 )

关于 Cosmos Hub 2.0 白皮书的发布,Avalanche 联合创始人 Kevin Sekniqi 以及 Solana Labs 联合创始人 Anatoly Yakovenko 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Kevin Sekniqi :

“没有详细阅读新的 Atom 2.0 论文,但经济学部分大致是说 a)5 年内通货膨胀率降低,以及 b)一种使用流动质押 atom 作为成员链之间安全预算的新方法,类似于子网?这就是全部,还是我错过了一些关键?”

Anatoly Yakovenko:

“对我来说,链间安全性(ICS)看起来就像是波卡的平行链拍卖,或者是 Avax 的子网质押。”

在笔者看来,这份 Cosmos Hub 2.0 白皮书确实有些令人失望,但令人有些惊喜的是, Osmosis 联合创始人 Sunny Aggarwal 在这次大会上还提出了一个名为网状安全性(Mesh Security)的解决方案。

对此,Solana Labs 联合创始人 Anatoly Yakovenko 也不吝赞美。

那网状安全性(Mesh Security)到底是什么呢?

这也是本文重点要讲的东西(注:以下大部分内容参考了 🉐 Emperor Osmo 的解释贴‌)

网状安全性(Mesh Security)

根据 Sunny Aggarwal 的解释,Cosmos 寻求避免中心化并在 Interchain 上寻求共识(指没有国王、总统,一切通过投票决定)。

我们知道,在波卡所采用的共享安全性方案中,我们称那些寻求安全性的链称为平行链(ParaChain),而提供安全性的链称为中继链。

而在以太坊采取的模型中,我们称那些寻求安全性的链称为 rollup。

而 Cosmos 则拒绝采用这个“中心辐射”模型。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整个 Cosmos 生态的 IBC 通信并不是呈现 “中心辐射”模型的,而是呈现出一个网状通信状态。

(图片来自 mapofzones.com)

IBC 已经是网状通信状态了,整个 Cosmos 生态中的成员链之间可以有效地相互通信,但是我们如何解决成员链的安全性问题?

为了帮助理解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现实世界的北约示例,首先它是一个主权国家网络,第二这些国家之间互相提供安全性,第三,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治理。

现在让我们逐一了解链间安全性(ICS)和网状安全性(Mesh Security)模型的不同。

链间安全性(ICS)的三个版本

链间安全性 V.1,ATOM 验证者集完全验证另一条链(比如 Neutron),但当你扩展这个模型时,它就导致了“中心辐射”模型,尽管提高了一些效率,但它也会导致生态链缺乏主权(变成了中心化的模型)。

然后就有了链间安全性(ICS)V.2 版本,在这个版本中,验证者集的子集可选择在一条链中验证,这意味着可可扩展性提升了,但治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同样的问题是,生态链会缺乏主权。

接下来是链间安全性(ICS)V.3,Osmosis 也有自己的验证者集,它由 OSMO 质押定义,而 ATOM 质押者加强了安全保障,这种模型实现了主权。然而,它依然是“中心辐射”模型,会导致整个生态变得中心化。

网状安全性(Mesh Security)模型

下面就是 Osmosis 提出的 网状安全性(Mesh Security)模型。通过这种模型,Osmosis 既可以成为消费者链(从 ATOM 那获得安全性),也可以为 Cosmos Hub 提供安全保障。

而更多网络采用这种模型,这种双边安全模式将随之而来,从而创建出一个真正的安全网状网络。

那这种模型到底是如何运作的?简单说,它是利用了 Cosmos 生态中重叠的验证者。让我们来进一步详细说明。

举个简单的例子,目前大约有 75% 的 OSMO 验证者同时在充当 JUNO 网络的验证者,而有大约 72% 的 JUNO 验证者同时在充当 OSMO 验证者。

这可以被定义为“软安全”,简单理解就是通过共享验证器来保护链免受不当行为。

这里的想法是通过交叉质押(Cross Staking)将“软安全”的概念应用起来。那什么是 交叉质押(Cross Staking)?

想象一下某人在 osmosis 和 Juno 网络上同时进行验证工作,但如果他行为不端的话,会导致他在两条链上都遭到罚没,那为什么验证者要冒这个风险呢?

可以用激励的方式。首先 IBC 可以用来发送信息,然后我们可以提高质押奖励以激励采用。

这就相当于两个主权国家相互贸易时产生的经济协同效应。

然后,通过限制投票权,可以防止网络变得中心化的问题。

然后,问题就是如何选择与哪些链交叉质押?

在现实世界当中,经济一体化程度高的国家通常安全一体化程度高,而在 Cosmos 生态中,具有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生态,将从网状安全性(Mesh Security)模型中受益,也就是说,安全关系将匹配区块链之间的经济关系。

当然,目前网状安全性(Mesh Security)还只是一个想法,但它确实是令人眼前一亮的。

相关资料:

1、https://gateway.pinata.cloud/ipfs/QmWXkzM74FCiERdZ1WrU33cqdStUK9dz1A8oEvYcnBAHeo

2、https://twitter.com/Flowslikeosmo/status/1574534315706228736

熊市中,Crypto 需要这三点来思考新的营销解决方案

作者:北辰,链茶馆

Crypto/Web3/币圈/区块链(不管具体怎么称呼,总之你知道我说的是哪个领域),营销几乎占据了成功的绝对因素,甚至还能再极端一点——项目的视觉设计才是第一生产力。

早期阶段的用户和投资者不是在为刚需买单,而是在尝试新鲜事物,驱动力是想象空间,不是实际的效用。

所以crypto领域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垄断,没有绝对领先的技术更没有独家的渠道去对用户说爱用不用,所有的项目方都在争夺着有限的用户。

那么什么才是成功的crypto营销?我曾梳理了许多海外头部的第三方营销公司的公开策略,以及本来就追踪过众多项目(有头部也有尾部)的营销手段,试图找到成功营销的秘诀,最终得出了一个震惊的结论——它们的营销动作没啥区别!

虽然说成功的营销策略总是相似的,的确可以根据那些营销成功的项目总结出「crypto营销10大成功策略」,而且正确到让人无法反驳,但你完全也可以根据那些营销失败的项目总结出「crypto营销10大失败策略」,然后就会发现基本雷同。

不信的话,你试着回想一下,是不是所有的项目都是找KOL站台喊单,在全渠道的社交媒体(包括且不限于Reddit、Telegram、Discord、Facebook、Instagram、Twitter)上建立账号并通过抽奖、白名单等方式吸粉,在媒体上投放快讯、软文,搞一些比赛来吸引用户或者开发者……但这些相同的动作得到的反馈却天差地别。

这不是说那些项目方没有认真营销(甚至失败的项目花的钱更多),更不是说crypto营销本来就没有用,而是那些营销策略里本来就有一些注定没效果,并且项目方在执行层面有些为了完任务而完任务,让仅剩不多的选项打了折扣。

牛市里这些营销策略或多或少都有效,而在熊市里则几乎失效了,不妨从以下三点重新审视项目的营销策略,你会发现关于crypto营销的新思路。

无效营销和有效营销

首先得从定位开始。

Crypto领域的受众本来就是很小众,具体到某个产品,顶多是几个非常小的圈层堆迭在一起。但是很多常见的策略却是在套用大众消费品的策略,比如SEO、媒体轰炸之类。这种策略触达的是非核心用户,转化率自然也就不高,它更适用于宝洁这种大众消费品,因为核心用户就是大众。

在crypto领域,也许只有中心化交易所比较适合这种大众化营销,因为用户从下沉市场到高净值人群都覆盖到了,只要是风险偏好稍高一点的普通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用户,都是中心化交易所的潜在用户。

所以我们看到FTX玩出了各种营销花样,但这对绝大多数crypto项目而言并没有效仿的价值,甚至对绝大多数中心化交易所而言也没有效仿价值,因为很少有完全合规的中心化交易所,也就难以阳光地出现在主流媒介中。而DeFi、NFT等需要链上交互的项目,更是已经把核心用户范围限定得明明白白。

所以有效的营销应该是直接针对这一小撮潜在核心用户反复宣传,尽可能把营销的触点集中在他们身上,包括且不限于与各种项目方合作联名、细分赛道的头部KOL(因为用户够核心,所以数量一定不会太多)密集讨论,出现在各种行业研究的文章、研报中,他们才会带来最好的转化。

插入一句,策划营销方案时一定要设置「最小化可行任务」,先让目标用户以最低的成本(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进来体验,后面才能谈转化率。

项目方常见的错误是人傻钱多直接来全套,最后数据也非常漂亮,但就是搞半天结果核心用户都不知道有这个项目。

KPI导向和核心目标导向

假如说项目方已经有了精准的定位,避开了不必要(至少也是优先级非常靠后)的营销策略,然后在执行中还有一系列因素让最终的效果大打折扣,根本原因在于KPI导向而非核心目标导向。

全覆盖的营销只是效率不高,但总有几个是有效的,但KPI导向会让有效的也变成无效的。

KPI本来是为了参考评估成果的量化指标,决不是成果本身,但对于具体执行者而言,最优策略一定是直接从冲着搞定指标而去(而不是搞定问题本身)。

例如找KOL宣传是绝对有效果的,项目方就会根据预算,找数据最好看的一批KOL一次性投放,看起来是触达了多少万粉丝,但只是在向上汇报时数据漂亮,而数据体现不出粉丝质量,几千人的播放量/阅读量的实际转化效果,可能还不如在一个相对精准的社群里跟人battle带来的转化高。

而且一次性投放只是水过地皮湿,市场很快就遗忘了,还是前面说的精准针对核心用户反复刷存在感的效果会更好。就好比你关注的某个KOL推荐过一次的项目,比不上你在好几个信息渠道总能看见(哪怕是微信群里谁提了一句)的项目印象深刻。

此外还有为了办活动而办活动,例如拉人头攒出一场活动,看起来热闹,实际上当然也会有转化,但整体的投入产出比不够高。

更夸张的是原本一份工作时间就可以完成得很漂亮的工作,在KPI的指导下,会多出一份(或者直接分出一半)时间来搞向上汇报的总结,如果是团队内部复盘倒也磨刀不误砍柴工,但那种各种修饰斟酌的总结毫无必要。

以核心目标为导向的话就会很不一样,例如核心目标是吸引细分赛道的深度用户进来体验,并尽可能留存下来,那其实不用太关注活动的举办频次、转发量之类的参考指标,根据实际效果动态调节。

KPI导向的营销必然带来的是效果投放(且不论最终有没有效果),而项目长远的运营一定是品牌建设,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第三方营销和自我营销

前面提到的是借助于第三方来营销,但最有效以及最根本的是项目方建立社区来自我营销。

在crypto领域,项目方、媒体、投资机构、散户的角色其实没有那么清晰,几乎都是走研究+变现的路子(项目方是基于研究去开发产品来变现,其他角色是基于研究去投资来变现),所以输出优质的研究内容是建立声誉最好的方式,没有之一。

这放在其他商业领域很难想象,因为一般都是先产生知识,再转化为商业,因此总有掌握知识的专家来指导商业。但在新兴行业里,企业可能才是细分领域最前沿的专家(如果真的是有潜力的优质企业的话)。

所以crypto领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权威媒体,甚至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权威专家,行业在飞速迭代,没有谁能垄断信息,所有人都是碎片化地拼凑自己的行业认知版图。

用户/投资人看好一个项目,是因为觉得它有潜力,那么项目方作为前沿的探索者,输出深度的研究内容才是建立信任最好的方式,这比找第三方来认证要有效得多。

宝洁的用户不会去研究「表面活性剂对头发力学性能的影响」,有值得信赖的第三方权威告诉他好用就完事儿了,但crypto项目的用户/投资人却非常关注项目的技术路线以及迭代思路。如果团队表现出足够的专业性,哪怕产品失败,团队发布的新产品还是有人愿意买单。

然而很多项目方仅仅只是把社区沟通的工作当作客服工作,把输出内容的工作当作发公告。这是一种Web2上市公司通常采用的做法,放在Web3项目上就很幽默。至少现阶段的Web3用户,是项目的早期支持者以及未来的陪跑者,而不仅仅是消费者。

所以项目方建立社区不是像社区团购一样简单地建群,而是要跟社区用户(管他是真实用户还是潜在用户,总之是对项目感兴趣的用户)建立真实连接,这意味着项目负责人需要在社区活跃,开展各种形式的沟通活动,以及项目方要产出本赛道优质的研究内容,这才是建立自己专业性的最佳方式,而非第三方PR。

总结

Crypto项目进行营销时,要分清是针对大众的无效营销(或者说低效营销)还是针对核心用户的有效营销,并在接下来的执行时是KPI导向还是核心目标导向,最关键的是项目方要自我营销来建立专业声誉。

按照以上标准来看,绝大多数crypto项目方都不及格。牛市里有的项目起飞了,我们不能说它营销做得好,只能说没拖后腿罢了。

所以crypto市场需要新的营销解决方案,才能积累真实用户并撑过熊市迎来下一轮牛市。当然,你要是针对韭菜割一波,当我没说,或者直接照着反向操作即可。

Voyager 宣布 FTX US 以 14.22 亿美元出价赢得资产竞拍

据 CNW 9 月 27 日消息,加密借贷平台 Voyager Digital 宣布,公司选择 West Realm Shires Inc.(FTX US)作为其资产的最高和最佳出价方。无担保债权人官方委员会公证并支持 FTX US 中标。

FTX US 的出价约为 14.22 亿美元,包括所有 Voyager 加密货币在未来某个日期的公允市场价值,按当前市场价格估计为 13.11 亿美元,加上估计提供约 1.11 亿美元增量价值的额外对价。公司对三箭资本的债权仍属于破产财产,破产财产将把此类债权的任何可用追偿分配给该财产的债权人。

Voyager Digital 与 FTX US 之间的资产购买协议将于 2022 年 10 月 19 日提交给美国纽约南区破产法院以待批准。拍卖结果不会改变客户申请索赔的截止日期(美国东部时间 10 月 3 日 17:00)。

原文链接

Uniswap 化身聚合平台,叫板 CEX 巨头

撰文:凯尔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从中心化交易所巨头手中抽走部分资金。」近日,Uniswap Labs 首席运营官 Mary-Catherine Lader 表露了他的野望。

尽管 Uniswap 是加密资产去中心化交易类应用(DEX)的领头羊,但其交易量相比中心化交易所(CEX)巨头仍相差甚远。9 月 26 日,Uniswap 24 小时交易量为 5.91 亿美元,同一时间,Binance 和 FTX 的同指标交易数据依次为 152.7 亿美元和 14.64 亿美元。

叫板 CEX 巨头,Uniswap 凭什么?Lader 透露,Uniswap 很快便会推出一站式 NFT 聚合交易平台,有助于业务增长;此外,Uniswap 基金会资助了新产品「Uniswap Diamond」,吸引的群体是专业用户。

Uniswap 动作不断,但赶超 CEX 的难度并不小。一方面,被它视作聚合平台切口的 NFT 市场已经冷清多日,交易量持续萎靡,市场基数难以给 Uniswap 带去规模;另一方面,对于加密交易的专业群体来说,Uniswap 缺少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机构用户无法在它的产品中对冲风险,这就很难以吸引专业交易员的大迁徙。

Uniswap 以 CEX 挑战者的角色再次将自己置于 DeFi 与 CeFi 对垒的旧故事中,但在寒冷的熊市,听故事的人不多,倒是它过去打磨自动做市商机制的实践给这个故事平添了些许可信度。

集成 NFT 交易业务

毫无疑问,Uniswap 是 DeFi 领域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应用。根据 DeFiLlama 的数据,9 月 26 日,Uniswap 24 小时交易量为 5.91 亿美元,位列所有 DEX 榜首,比排在第二位的 RadioShack 多出近 2.8 亿美元。

但它的野心不止于此。

最近,纽约举行的 Messari Mainnet 大会上,Uniswap Labs 首席运营官 Mary-Catherine Lader 不加掩饰地表露了他的野望,希望 Uniswap 继续增加交易所的市场份额,而其首要任务是从中心化交易所巨头手中「抽走部分资金」。

全网 DEX 24 小时交易量排行

虽然稳坐 DEX 市场第一,但 Uniswap 的交易量相比 CEX 巨头仍只是一个零头。根据同一时间 CoinmarketCap 的数据,Binance 24 小时交易量高达 152.7 亿美元,排在第二位的 FTX 24 小时交易量为 14.64 亿美元。

在熊市深水区,纯去中心化的链上交易量已经大不如从前,Uniswap 开始思考它的未来,走向综合性交易平台,成为了它的选择之一。

作为 Uniswap 背后的开发方,Uniswap Labs 首席运营官 Lader 透露,团队正着眼于几个新产品,最近在加紧开发的产品是 NFT 交易业务。

今年 6 月,Uniswap Labs 收购了 NFT 聚合器 Genie,就已经传递出进军 NFT 交易市场的信号。如今,Lader 再次明确了这一动向,他透露,Uniswap 很快将推出 NFT 交易产品,它支持用户从许多不同的市场一站式买卖 NFT。

NFT 聚合交易业务已经被确定是 Uniswap 寻找增长点的重要渠道。「我们对 NFT 作为一个增长领域感到非常兴奋,它可以让更多人进入加密领域,让更多人交换代币,」Lader 称,从市场结构的角度来看,Uniswap 将有助于创造一种新体验。

面向专业交易者推出 Uniswap Diamond

要想挑战 CEX 巨头,Uniswap 也意识到吸引专业交易者和机构用户的重要性,他们才是加密市场巨额交易量的贡献者。

此前,Uniswap 社区公布了一项赠款计划(UGP),旨在资助利于生态系统增长的项目。9 月 21 日,Uniswap 基金会公布了第一波赠款的去向。其中,总计 180 万美元的赠款中大约 160 万美元用于资助一个名为「Uniswap Diamond」的新协议。

公开信息显示,Uniswap Diamond 的开发方为 GFX Labs,该机构由两名专业加密交易员和开发人员于 2021 年创立。在 14 个被通过的 Uniswap 治理提案中,有 6 个是 GFX Labs 提出的。

据透露,Uniswap Diamond 将增强专业交易者和流动性提供者的体验,简化开发进程和链上数据分析工作,成为生态系统中开发人员和数据分析师的核心基础设施。它将包括用于历史和实时链上数据的 API 和 SDK,这将改变基于 Uniswap 构建的开发人员、分析师和最终用户的游戏规则,可以轻松地将实时和历史 Uniswap v3 数据整合到集成、应用程序和分析中。

除此之外,Diamond 产品中包括一个专业版交易页面,主要面向专业交易者和流动性提供者。其功能与 Coinbase Pro 类似,体验上更接近传统交易平台,提供包括交易市场、限价订单以及流动性工具,旨在增加 Uniswap 在专业用户中的市场份额。

Uniswap 基金会表示,Uniswap Diamond 专业界面将填补 Uniswap 生态系统的空白,为习惯于中心化交易所可用功能的专业和活跃交易者和流动性提供者提供一个平台,交易者将享受链下交易所的许多有用和熟悉的功能,同时保持去中心化和链上的好处,「我们对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感到兴奋」。

短期赶超 CEX 巨头仍存挑战

加密资产熊市期间,Uniswap 一连串的动作都展现出了它叫板 CEX 巨头的态度。只是,短期来看,无论是 NFT 交易业务还是面向专业交易者的服务, CEX 的地位很难撼动。

被 Uniswap 视作转型切口的 NFT 市场已经冷清许久。NFTGo 数据显示,近几个月以来,NFT 市场单日交易量日益萎缩,近期这一数据仅徘徊在 1500 万美元上下,相比高峰期超过 3 亿美元的单日交易量缩水 95% 以上。

近期 NFT 交易量十分低迷

如此环境下,NFT 项目出新频率降低,用户们也缺乏足够的动力参与 NFT 投资。由于这一市场流动性较差,NFT 的交易频率并不高,近期交易量始终保持低迷。有业内人士认为,NFT 价值下跌、交易量减少是泡沫破裂的典型表现。市场悲观,Uniswap 上新 NFT 交易业务,很难给它带来大规模的数据增长。

在吸引专业交易者和机构方面,Uniswap 也还存在短板。一方面,专业交易者更关注资金安全,DeFi 频频出现的安全事故很可能让他们在 Uniswap 门外驻足不前。此外,Uniswap Diamond 的交易深度、交易功能是否能满足专业机构的需求还需要考量,他们全面迁徙到 Uniswap 可能需要较为漫长的验证过程。

业内人士认为,Uniswap 难以超越 Binance 等平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其当前还没有加密资产的期货合约、期权合约等对冲风险的金融衍生品业务。

合约交易一向被中心化交易平台视为利润高地,几乎已成为 CEX 的标配。一方面,期货合约可加杠杆交易,能够扩大用户仓位,提升交易量;另一方面,利用合约产品,交易者可以在熊市中做空资产来对冲风险或捕捉利润。

从市场的历史规律来看,在熊市周期中,投资者对现货交易的需求显著降低,而合约业务受到的影响相对有限。因此,不提供金融衍生品交易的 Uniswap,很难在交易量上比肩 CEX 巨头。

想要在短期内从 CEX 中蚕食市场份额,Uniswap 仍面临重重挑战。不过,如果从故事的开头看起,Uniswap 直到 2020 年才被加密行业所熟知,短短两年时间便从 CEX 手中抢夺了大量的用户和交易量,这对于它而言已是不错的成绩。而 Uniswap 在 V3 产品中迭代 DeFi 核心「自动做市商」(AMM)模式的实践,是它能讲好「聚合性交易应用」这个故事最有力的保障。

Binance 首席执行官赵长鹏曾预言,预计未来五到十年内,去中心化交易所最终将超越中心化的同行。如果预言成真,Uniswap 仍是最可能站在头部的那一个。从最初以「小而美」而收获流量的自动做市商交易应用,到化身为一个综合性交易平台,Uniswap 或许能在下一个市场高峰中创造亮点。

福布斯曝光 Helium 内幕:虚假宣传、造血困难、高管敛财

原文标题:Crypto Darling Helium Promised A ‘People’s Network.’ Instead, Its Executives Got Rich

撰文:Alex Konrad,Forbes

编译:Katie 辜

Helium 被吹捧为 Web3 技术的最佳现实用例。但在该项目难以创造收入之际,《福布斯》的一项调查发现,在项目启动之初,Helium 高管和他们的朋友就悄悄囤积了大部分财富。

市值 12 亿美元的 Web3 公司 Helium 得到了 a16z 和 Tiger Global 的融资,该公司表示正在建设「用户网络」(People’s Network),这是一个为停车计时器和狗项圈等物品提供无线互联网连接的全球网络。用户要做的就是花 500 美元买一台看起来像 Wi-Fi 路由器的机器,把它插到墙上,然后获得 Helium 的加密货币作为回报(一种循环的被动收入流)。一位 Helium 的投资者声称,所有者可以在几周内收回购买的资金。

如果对 Helium 系统的需求上升,推高其 Helium 网络代币(HNT)的价值,该公司暗示,网络的收益将由所有人分享。但经《福布斯》揭露后却被狠狠「打脸」了。

Helium 的成立与内部 Bug

2013 年,Napster 联合创始人 Shawn Fanning 和当时著名的游戏设计师 Haleem 成立了一家名为 Skynet Phase 1 的初创公司,该公司参考了《终结者》系列电影中的种族灭绝电脑系统。这家后来被更名为 Helium Systems 的公司声称正在为物联网创建无线网络,这是风投最热门的领域之一。

凭借 Shawn Fanning 的名气,Helium 在 2014 年获得了 Khosla Ventures 和 Salesforce 创始人 Marc Benioff 等大牌投资者 1500 万美元的融资。但在 5000 万美元投资推动的产品发布五年失败后,Helium 转向了热火朝天的加密市场,「用户网络」于 2019 年 8 月亮相。(据三位消息人士透露,Shawn Fanning 在上线前就离开了公司。)

但与此同时,Helium 发现它的新系统中遍布作弊者。为了人为增加奖励,一些用户购买了多个热点,有时是几十个,并操纵它们的位置,使它们看起来分散在一个城市或城镇,而实际上它们都在一个地方。当机器相互验证时,这产生了清晰信号,因此产生了更多的代币。Helium 公司的员工称这种现象很普遍。

尽管该社区现在管理着一个黑名单,上面有超过 7 万个可能属于作弊者的热点,Helium 声称已经实施了反欺骗措施,但在公司内部,员工也参与了这种行为是众所周知的,三名前 Helium 员工说:「当你看到顾客这么做时,你会想,我为什么不跟着捞一把呢?」

Haleem 表示,其一直专注于如何解决欺骗问题,在推出近 12 个月后,Helium 表示其热点覆盖了北美的 1000 多个城市。不久后,主流加密交易所币安 和 FTX 上线其代币,允许人们购买、交易和出售 HNT。到 2021 年 7 月,在线热点超过 10 万个,尽管 HNT 的奖励在稳步下降。和其他加密货币项目一样,Helium 最初发行的代币是最大的,第一年发行了超过 6000 万 HNT,根据项目文件,为了保护加密货币的价值,这个数字每两年就会减半。

2021 年 8 月,a16z 领投了 1.1 亿美元的代币融资,Helium 的代币价格持续上升,直到 11 月达到 55 美元。在出售时,三名 a16z 合伙人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Haleem 「创造一个更紧密联系的世界」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

《纽约时报》今年 2 月的一篇文章几乎囊括了 Helium 作为 Web3 的成功案例。几周后,Helium 宣布,在又筹集了 2 亿美元后,其估值达到了 12 亿美元。今年 2 月,Helium 成立了一家名为 Nova Labs 的新公司。Haleem 在一篇宣布融资的博客文章中写道:「这是有史以来全球无线网络推出速度最快的一次。」

当 Helium 首次推出时,它创建了一个特殊的代币——Helium Security Tokens,简称 HST,这保证了大约三分之一的 Helium 代币将被转移到投资者和公司高管手中,作为支持网络的补偿。虽然用户抱怨自己的奖励减少了。首席执行官 Haleem 在 Discord 上称赞:「到目前为止我所知的所有项目中最公平的代币分发。」

肥水不流外人田——收益流向少数内部人的口袋

在该网络的头三个月里,Helium 热点赚到了最多的代币,当时公司内部人士占了 Helium 挖矿社区的很大一部分。

每个 Helium 热点的平均月收入

但社区不知道的是,Haleem 和几名 Helium 高管,他们的朋友和家人,以及一些投资者,除了这些有保证的分红之外,还获得了此前未披露的意外之财——在收益暴跌之前,他们获得了最大份额的代币。他们悄悄地积累了项目开始时获得的大部分代币,囤积了项目最早和最赚钱的日子里产生的大部分财富。

《福布斯》发现了 30 个似乎与 Helium 员工、他们的朋友、家人和早期投资者有关的数字钱包。据区块链取证公司 Certik 证实的分析,这组钱包挖出了 350 万 HNT,几乎是 2019 年 8 月该网络推出后的前三个月内挖出的所有 Helium 代币的一半。在 6 个月内,超过四分之一的 HNT 已被内部人士挖走了。而去年 HNT 价格达到峰值时价值约为 2.5 亿美元。即使在加密货币价格暴跌之后,这些代币今天仍然价值 2100 万美元。

这意味着,在 Helium 每热点奖励最高的时候,业内人士声称大部分代币都流向了 Helium 的社区,而只有 30% 多一点。根据区块链的数据,2019 年 8 月,每个热点的平均收入为 3.3 万 HNT。如今,每个热点每个月只能赚 2 HNT 左右。一些内部人士利用该公司已知的漏洞进一步增加了攻击量。

在杜克大学法学院教授加密货币法律的 Lee Reiners 说:「这是加密货币经济中反复出现的模式。这个项目是为了让创始人和早期支持者更富有,而牺牲了那些购买热点、以为它们会带来价值的普通人的利益。」

Helium 本身难以创造收入

除了矿工和代币系统的问题外,Helium 似乎还有一个更严峻的问题——该公司似乎难以从其网络中产生收入。《福布斯》发现,在过去的一年里,从 2021 年 6 月到 2022 年 8 月,根据 Helium 自己的数据,通过网络移动的数据只产生了 9.2 万美元的收入,这一数字与母公司从投资者那里筹集到的 2.5 亿美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相反,Helium 的绝大部分收入(同期 5330 万美元)来自人们注册他们的新热点和认证网络上的其他设备。

Haleem 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表示,从网络数据中获得收入「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他补充道:「Helium 的网络在过去九个月才开始可行。我们预计真正实现还需要几年时间。」

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机构研究主管 Monsur Hussain 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表示,加密货币领域「到处都是基本半途而废的项目,因为最终的承诺没有得到基本的经济回报。」Hussain 补充说:「为了让 Helium 的网络盈利,你实际上需要用设备覆盖整个地球,才能消耗足够的数据。」

Helium 并不是第一个「画大饼」的加密项目,但却让购买它们的人感觉受到了欺骗。在加密寒冬期间,有迹象表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准备打击上市未注册证券产品的加密公司,Helium 的加密货币价格暴跌,这意味着用户挖出的少数代币每枚价值不到 5 美元,仅为 2021 年 11 月 55 美元峰值的一小部分。

下图以营收数据以美元为单位,反映了热点数据传输(该公司需求端收入的主要来源)每月消耗的数据积分数量。

使用 Helium 的无线数据产生的收入

Helium 夸大其合作伙伴关系

今年 8 月,美国圣何塞市决定不再续签与 Helium 合作的试点项目,因为它未能通过开采 HNT 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互联网费用补贴。该市去年购买了 20 个热点,每个矿工产生的 HNT 数量下降了。市长办公室的首席创新官 Clay Garner 告诉《福布斯》:「将产生的 HNT 的下降归因于网络传输数据的缺乏。圣何塞无法承担那些没有显著扩大规模的项目。」

该公司似乎还夸大了一些合作伙伴关系的性质。今年 7 月,互联网新闻博客 Mashable 和 The Verge 指控 Helium 夸大了其与企业客户 Salesforce 和电动滑板车共享公司 Lime 的关系。这两家公司向《福布斯》证实,他们没有使用 Helium,尽管他们在公司网站上被列为客户(Helium 已经从其网站上删除了 Salesforce 和 Lime)。

SEC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前官员、负责该机构互联网执法办公室的 John Stark 表示:「Helium 对这些商业合作关系的明显夸大,加上收入依赖于登录费,而不是实际使用其网络,可能会招致监管审查。」

在区块链首次亮相三年后,Helium 的用户似乎对该公司未能兑现其承诺感到越来越失望。除了抱怨收入低之外,社区成员还报告说,他们要等上一年才能拿到热点。一些玩家声称,一旦他们的硬件设备到货,随机变量会对他们的奖励产生负面影响。加拿大热点所有者 Jonathan Newman 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表示:「我意识到要想回本需要很多年」。8 个月后,Jonathan Newman 的「热点」终于来了,并有望每年赚 150 美元左右,这与他当初被推销的回报相差甚远。

总结

由于网络使用率低、社区不满和加密货币价格不断下降,Helium 现在正试图在一个全新的网络上扩大其社区。(Odaily 星球日报注:9 月 22 日,Helium 关于将网络迁移至 Solana 的提案投票通过。)

该公司表示,其下一步行动是打造 Helium 5G 网络,为最新版本的蜂窝设备提供去中心化连接。其中包括与美国最大的两家无线运营商 DISH 和 T-Mobile 的合作。Helium 将向后者支付接入其网络的费用。上个月,该公司宣布推出一种全新的代币 MOBILE,以奖励构建其 5G 生态系统的热点所有者。目前加密爱好者需要通过购买一个 1000 美元到 2600 美元的升级的热点参与网络。

观点:从宏观周期推测"市场底部"出现时间

吴说作者 | 吴卓铖

本期编辑 | Colin Wu

加密市场和股票市场一样,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当人们还在幻想美元加息不会对市场造成冲击的时候,加密市场就已经开启下跌趋势了。而现在,市场对于美国经济是否即将进入衰退期还存在分歧,有分歧就说明市场的预期还没有达成一致,因此下跌趋势还没有结束。一旦美国经济开始正式进入衰退期,或地缘冲突全面爆发,加密市场的谷底也就出现了。

经济衰退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胀型,一种是通缩型,美国即将面临的显然属于第一种。通胀型经济衰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前期高通胀与低失业率并存,后期失业率上升但通胀率维持高位。美国目前通胀率高居不下,寒冬将至,俄罗斯限制油气输出将导致能源价格在年底飙升,从而进一步推高通胀率。另外,通胀率的持续上升会引发工人罢工运动,近期美国铁路工人罢工只是开端,后续将会有一波接着一波的罢工浪潮。这会造成工资上涨——通胀加剧——工资继续上涨的死亡螺旋,最终导致失业率上升,使得经济彻底进入通胀型衰退。

因此,美联储明年只能继续加息。根据此前梅斯特的预计,明年年初利率将提升到至少 4%,全年甚至有可能超过 7%。通胀型经济衰退的复苏是非常漫长的,从各方面消息来看,市场至少要等到 2024 年才有可能迎来降息周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加密市场与股票市场要等到 2024 年才能跌至谷底,资本市场反映的是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而非当下的状况。因此,只要市场对未来的预期达成一致,即大多数投资者认可经济将进入衰退期,那么无论那时衰退是否来临,市场上也没有卖出力量了。

目前,市场普遍还存在一部分声音,认为美国会为了挽救经济而降息,这本质上还是不认可经济进入衰退期。历史上的通胀型经济衰退都不是靠降息等刺激政策能够挽救的,挽救衰退的办法只有对外掠夺。对外掠夺的方式不只包括热战争,也包括金融战争,即通过加息吸收全球资金致使他国金融体系崩溃,然后低价买回他国优质资产。二战以前大多数国家采取热战争的方式对外转嫁矛盾,二战以后则大多采取金融战争的方式。以美国为例,大萧条后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真正让美国走出危机的是二战的爆发。二战结束后世界渴望和平,因此大国之间轻易不发生热战争,此后的每一次股灾美国都是通过金融战争度过危机。当下局势也是如此,全球经济衰退已在所难免,大国博弈比的就是谁更能忍受衰退,在对方率先崩溃后低价购买其优质资产。不同之处在于,二战后几次危机中率先崩溃的一方都没有能力发动热战争,而这次无论崩溃的是美欧阵营还是中俄阵营,他们都有实力和可能性选择升级冲突等级。

作为投资人,我们不用担心国际局势是否会走到那一步,即便二战期间美股也在稳步上涨。但我们需要观察的是,市场对这种可能性是否达成了一致的预期。

预期由分歧转一致的具体时间很难预估,但我们可以留意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美国中期选举和中国明年两会。

美国中期选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绝大部分乐观的投资者(如 Arthur Hayes)之所以认为美国即将降息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决策者在选举结束后可以抛开选民的压力,不顾高通胀来挽救股市。而证实这种观点的时间点就是中期选举后的利率决议(今年 12 月 14 日和明年 1 月)。

中国的因素常常被国际市场忽略,但既然是对地缘冲突是否会升级进行讨论,那么中国因素自然也要考虑在内。不仅如此,虽然中国对加密市场一再打压,但我们仍然不能否认中国是第二大资金来源的事实。因此,中国投资者的资金流动性对加密市场也能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

目前,市场有所预计中国会在 10 月会后放松对疫情的管控,经济开始迎来转折,这种预期可能过于乐观。全面尤其是人事布局真正结束要等到 2023 年 3 月左右的全国两会。因此,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何时开始回暖以及面对地缘冲突如何应对等议题的预期只有等到明年 3 月份以后才有可能达成一致。

综上,我认为加密市场的底部将在今年 12 月中至明年 3 月出现。市场反映的是对未来的预期,我们害怕的不是经济衰退和地缘冲突,而是对二者是否会来临的不确定性。只要投资者的预期由分歧转向一致,那么无论世界何等纷扰,资本都不会恐慌。

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