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币圈最新消息
282023-04

Bankless:一览五大新兴L2项目,如何进行早期交互?

原文作者:Bankless

原文编译:Mary Liu,比推 BitpushNews

一年前,以太坊第二层 (L2) 扩展解决方案赛道的「四大」领头羊是:Arbitrum、Optimism、zkSync 和 StarkNet。不过,随着今年 Polygon zkEVM 的到来,我们可以称其为「五巨头」。但是,除了这些主要参与者之外,还有哪些 L2 潜力股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将深入研究最近推出测试网且未来潜力巨大的 5 个 L2 项目,本文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新兴 L2,并教您如何进行早期交互。

探索 L2 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这些扩展解决方案在采用方面绝对会蓬勃发展,以太坊的未来将取决于一个丰富多样的 L2 生态系统,这一点从未如此清晰。

1、Base

Coinbase 最近推出了 Base,这是一个 optimistic 风格的 L2 Rollup,加密货币交易所巨头正在 Optimism 的 OP Stack 上构建,并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主网。

Coinbase 之前曾考虑推出类似于币安智能链(Binance Smart Chain)的 L1 区块链,但选择了可互操作的、基于以太坊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Base 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无需许可的 L2,重点是去中心化和安全性。Coinbase 将成为 rollup 在 genesis 的唯一排序器,尽管该公司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过渡到一个无需许可的验证器集。

通过这个 L2,Coinbase 计划将自己定位为链上活动的主要门户,一个能够将用户直接插入 Web3 世界的门户。Coinbase 拥有 1.1 亿经过验证的用户,其 L2 可以很好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取得成功,虽然团队目前没有推出 BASE 代币的计划,但计划不总是一成不变的,用户可以随时关注。

如何与 Base 交互

Base 目前仍处于测试网阶段。要试用该网络,首先需要将 Base Goerli Testnet 添加到您的钱包。

Coinbase 钱包浏览器扩展默认支持测试网,或者可以通过「更多网络」(More Networks)和「测试网」(Testnets)选项卡在 Coinbase 钱包应用程序中找到它。对于 MetaMask 等其他钱包,可以使用 ChainList 等服务快速添加测试网。

准备就绪后,您可以使用 Base Bridge 练习在以太坊的 Goerli Testnet 和 Base Goerli 之间桥接资金。如果你需要一些 Goerli ETH 或 Base Goerli ETH 来开始,Coinbase 提供了一个 faucet 系统,每日会分发少量的测试代币。除了桥接之外,软件工程师和 NFT 专家 cygaar 在 Base 上创建了一个测试 NFT 合约,您也可以考虑从中铸造。

2. Fuel

Fuel 是由 Fuel Labs 开发的 L2,旨在利用 L1 区块链不断向模块化设计转变来增加带宽容量。

该项目旨在成为模块化区块链堆栈最快、最高效的执行层,同时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放大来看,Fuel 的技术建立在三个核心支柱之上:并行事务执行、Fuel 虚拟机 (FuelVM) 以及使用 Sway 的用户友好开发人员体验。并行事务执行允许更好的计算和处理速度,FuelVM 减少了浪费的处理并为开发人员扩展了潜在的设计空间,而 Sway 提供了强大的开发体验。

如何与 Fuel 交互

Fuel L2 目前处于 Beta-3 测试网阶段。因此,要尝试此扩展解决方案,您首先需要执行以下步骤:

- 下载 Fuel 钱包并按照 https://wallet.fuel.network/docs/install/ 上的安装说明进行操作

- 转到 Fuel Beta-3 Faucet 并在 https://faucet-beta-3.fuel.network/ 获取测试 ETH

做好初步准备后,您就可以开始探索 Fuel 的早期应用场景。要查看当前可用的选项,建议查看 fuel.build 上的「生态系统」选项卡。您可以考虑 SwaySwap,这是 Fuel 上的第一个去中心化交易所。

3. Linea

以太坊软件巨头 ConsenSys 在此前于 2023 年 1 月发布了新 L2 的私有测试网之后,最近推出了其零知识以太坊虚拟机 (zkEVM) 的公共测试网,现已更名为 Linea。

Linea 旨在为基于以太坊构建的新一代去中心化应用程序提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扩展解决方案将与 ConsenSys 广泛使用的 MetaMask 钱包和 Truffle 开发人员工具包进行原生集成。

如何与 Linea 交互

可以使用 ChainList 轻松地将对 Linea 测试网的支持添加到 MetaMask 等钱包。完成后,您可以使用 Hop 桥的 Goerli 部署将一些 Goerli 测试 ETH 发送到 Linea 以试用即将到来的 L2。至于要测试什么,前面提到的 cygaar 在 Linea 上创建了一个 NFT 合约和两个 ERC 20,可以尝试交互一下。

4.Scroll

Scroll 是一个 zkEVM,它是以太坊 L2 扩展场景中的下一代新贵之一。该项目的架构由三个主要基础设施组件组成:Scroll Node、Roller Network 以及 Rollup 和 Bridge Contracts。

Scroll Node 从用户交易开始构建 L2 块,将它们提交到以太坊基础层,并管理 L1 和 L2 之间的消息传递。它由三个模块组成:Sequencer、Coordinator 和 Relayer。Roller Network 生成 zkEVM 有效性证明,确保交易正确执行。最后,Rollup 和 Bridge Contracts 提供数据可用性并允许用户在 Ethereum 和 Scroll 之间移动资产。

通过利用 Scroll 的基础设施,开发人员将能够在高级 L2 环境中执行原生 EVM 字节码,同时保持来自以太坊基础层的强大安全保证。

如何与 Scroll 交互

2023 年 2 月,Scroll 团队启动了其 zkEVM 的 Alpha 测试网。要试用测试网,可以访问 https://scroll.io/alpha 并使用提供的「连接钱包」按钮将对 Scroll 的支持添加到您的钱包。完成后,您可以测试通过 Scroll Bridge 发送 Goerli ETH,这是 Hop 的一个分支。

5. Taiko

Taiko 是另一个正在开发中的 zkEVM,旨在通过最终支持其 L2 架构中的所有 EVM 操作码来扩展以太坊。Taiko 旨在无需任何更改即可运行以太坊智能合约代码,从而使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将其现有应用程序迁移到 L2,而无需实施新代码。

从技术上讲,Taiko 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用于证明生成的 zkEVM 系统、用于管理 rollup 链的 L2 rollup 节点以及用于 rollup 协议验证的 L1 协议。

如何试用 Taiko

Taiko 团队最近在最新一轮测试后弃用了 L2 的 Alpha-2 测试网。目前,Taiko 还没有可供试用的实时测试网,但请密切关注该项目的官方公告,了解他们开放下一个测试网窗口的时间。

总结

总之,以太坊 L2 生态系统正在迅速扩展,除了本文开始提到的 L2「五巨头」,新的、有前途的扩展解决方案即将出现。

本文重点介绍的新兴 L2——Base、Fuel、Linea、Scroll 和 Taiko——展示了竞争者的日益多样化以及在以太坊网络中增强可扩展性、效率和用户体验的潜力。

随着这些项目通过其测试网阶段推进并进入生产阶段,它们很可能在塑造以太坊的未来、推动采用以及实现更加繁荣、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密切关注这些 L2,探索他们的测试网,并利用潜在的 L2 空投机会!

以太坊质押的现状与未来

原文作者:Ignas

原文编译:Kxp,BlockBeats

Ethereum 质押机制的现在和未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 市场领袖

· 最佳收益率

· 趋势

· 未来的催化剂

ETH 在 Crypto 中拥有最好的 Tokenomics。如果它仍然采用 PoW 算法,那么将发行价值 47 亿美元的 ETH——超过$UNI 的总市值 40 亿美元。此外,ETH 的供应量不断减少,处于通缩状态,因为目前我们还处于熊市阶段。

ETH 有着最低的质押率(14.8%),同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约 4.5% 的年利率。相比之下,其他区块链的 Token 分配要集中得多,内部人员、团队和早期投资者积极质押以获得回报,这也意味着更多的 ETH 可以(并将)被锁定。

Ethereum 刚搭建不久的质押基础设施也是导致其低质押率的原因之一。其中,Lido 领先,质押率为 30%,其次是中心化交易所 Coinbase(12.5%)、Kraken(6.8%)、Binance(5.4%)。未来,我希望质押能变得更加分散。

这正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在过去的一个月中,Kraken、Coinbase 和火币失去了市场份额。实际上,所有 ETH 质押提款的 36% 都来自 Kraken。

对于 ETH 来说,质押提款被认为是熊市信号。提款多于存款意味着长期持有者在出售,而事实上,自上海升级以来的净流入一直是负数。

目前,大约 40% 的 ETH 质押者都有负的 ETH PnL,29% 的人以当前价格质押了他们的 ETH。如果我说错了,请纠正我,但这在我看来是牛市信号。

ETH 的质押是实现财务自由的最佳风险和收益调整机会,我建议按如下优先顺序进行操作:

· 保护 ETH 存款

· 放任不管

· 最大化 ETH 的收益

不要追求最高收益率,要保护 ETH 本金不受黑客攻击和漏洞的影响。

如果你想保护本金,可以考虑使用蓝筹 DeFi 协议或顶级 CEX。持相反意见的人认为,如果你的本金不足 1 万美元,那么你最好在 CEX 上进行质押或根本不进行质押,因为质押的链上交易费用可能会吞噬所有收益。

流动性质押衍生品是获得收益的最佳方式之一。我会推荐 stETH 或 rETH,因为它们在 DeFi 中的采用率很高。你可以借出 stETH/rETH,借入稳定币以支付日常需求,并让收益偿还你的债务,这样你大概平均能获得 4-5% 的 APY。

通过 Rocket Pool,你可以运行自己的节点来获得 7.01% 的 APR + RPL 奖励。这对寻求低风险节点运营的个人来说非常适合,但你需要一些专业技能。不过,这么做也存在风险——如果节点出现问题,你也会蒙受损失。

你还可以通过杠杆质押、收益聚合器和农场来提高收益。例如,Instadapp Lite 提供 8.5% 的 APY。它将 ETH 转换为 stETH,并将其杠杆化对标准 ETH 进行 PoS 质押以获得更高的奖励。

目前,共有 83 种协议可用于 ETH 质押,其 TVL 即将超越 DEX。虽然只有 15% 的 ETH 质押,但流动性质押衍生品的规模比借贷、跨链桥和 CDP 稳定币还要大。不仅如此,它还将继续增长。

另外,还有新一代的质押协议即将推出,如果你喜欢冒险,你可以获得 50% 以上的 APY。对此,我的建议是,你完全可以通过投资它们的 Token 来获得收益,而不要拿你实现财务自由的最佳机会——ETH 本金来冒险。

Eigenlayer 可能是最受关注的协议之一,它通过再质押以增加其他网络的安全性。该协议将增加 ETH 质押的需求,但风险也会翻倍。

分布式验证技术(DVT)是另一个发展方向。目前,运行 Ethereum 节点需要 32 个 ETH,并且对技术的要求很高。DVT 通过启用「小队质押」(squad staking)来简化这一过程,允许团队集体质押不同数量的 ETH。

目前,有几个协议正在致力于简化质押的同时提高去中心化水平和安全性,包括:

· divalabs

· Obol Labs

· ether.fi

· Stakehouse

· ssv network 

Ethereum 被认为是 Crypto 中获得财务自由的最佳选择。目前,在 ETH 上可以安全地获得 5-9% APY,但由于现在是熊市,链上活动较低,当牛市到来时,Gas 使用量将会激增,从而增加质押收益和 ETH 的销毁量。

更高的收益率提高了 ETH 的被动收入吸引力,推动了价格上涨。尽管我们可能需要牺牲一些收益率,但最终目标是保护 ETH 的本金。为了获得最大的上行空间并降低风险,我会押注于 LSD/DVT Token。

至于最佳的押注 Token,这是另一个话题,我们留待以后讨论。

一文了解Web3 社交协议CyberConnect

作者:独角兽挖掘机

本文综合自律动、Biteye等。

4 月 28 日,Web3 社交协议 CyberConnect 宣布推出原生 Token CYBER,并于 5 月 18 日于 CoinList 启动公开发行。CYBER 总量 100,000,000 枚,CoinList 公开发行量占 3%,其中 25% 上线后解锁,剩下 75% 在 6 个月内线性按月解锁。此轮发行注册截止日期为北京时间 5 月 15 日 20 时。公开发行单价 1.8 美元,而 A 轮融资的机构价格单价为 3 美元。

CyberConnect 是一个 Web 3 社交网络协议,是一个适用于开发人员和用户体验拥有身份、内容、连接和 token 化渠道的平台,它包含三个以用户为中心的功能:CyberProfile,一种提供对 Web 3 访问的去中心化身份标准;CyberConnect Social Graph,链接用户数字身份、数据、内容和好友;CyberWallet,这是其协议的智能合约钱包,可以安全地存储用户资产。

CyberConnect 在协议设计上采取了一种不同的方法。虽然用户的账户和社交关系仍然存储在链上,但是 CyberConnect 减少了大量上链操作,转而采用链下验证方式来解决问题。将常见、高频不稀有的数据如点赞评论放在去中心化存储中,将真正价值的数据存储在链上。这种策略旨在平衡链上数据存储的需求与网络负载,给到开发者更多的灵活度来设计产品的同时,也让用户终端的使用体验更顺畅。

CyberConnect 专注于构建用户完整的、真实的社交图谱。通过自己动手,为协议层创建一个落脚点——打造了一款 all-in-one-profile 的产品 Link3,并拓展到 events,posts,fanclub,主动引导用户寻找能够结合 web2 和 web3 的高频使用场景。

CyberConnect 采取了协议-产品-生态的发展路线。他们先建立协议,再打造自己的招牌产品 Link3,并横向拓展,开发生态。

从 CyberConnect 之前黑客松来看,他们同时也欢迎已经成型的 Dapp 接入共建生态,而非一切从头开始建设。此外,他们也不过度要求应用的纯粹 Web3-native 性,任何有意义的交互场景都可以嫁接在 CyberConnect 上让用户先用起来,成为数据上链的门户。

这些生态为协议带来了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更契合优先打造社交图谱的战略。例如游戏类的 DegenReborn、餐厅点评类的 Plato,阅读类的 ReadON,以及元宇宙类的 Oasis 等,甚至 Lens 生态中最大的应用 Phaver 也加入了 CC 接口,生态丰富多样。

关于 CYBER 和 CyberDAO

CyberDAO 用于协议的治理委托,而 CYBER 是其治理 token,CYBER 用于保护和管理 DAO,DAO 将控制未来资金的使用以及协议基础设施的所有核心升级。

CYBER 将为 CyberConnect 协议提供以下效用:

治理

CYBER token 持有者将对推动 CyberConnect 协议取得可持续地长期发展和改进提案进行投票。即将推出的提案包括:通过协议激活付费交易的服务费;服务费收取率的变化;对用于支付的可接受 token 的更改;将议扩展到新区块链;开发者资助计划和社区贡献者计划的预算分配,以及用于生态系统开发的线下和线上社区活动。

用于支付 CyberProfile mint

CyberProfile 是开发者和用户进入 CyberConnect 生态的入口。当使用高级用户名购买 CyberProfile 时,CYBER 将被用做 Gas token。

用于 CyberWallet 支付 Gas

CyberWallet 是 CyberConnect 的智能合约钱包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无缝的交易体验,无需助记词,也不需要为不同链提供其区块链原生 token 作为支付 Gas,CYBER 将用作 CyberWallet 内跨 EVM 兼容链的所有交易的价格表和 Gas 费支付方式,其钱包 CyberWallet 仍在开发中,将适用于 Ethereum、Optimism、Arbitrum、BNB Chain、Base 和 Polygon 网络。

CYBER token 经济

CYBER 的总供应量为 100,000,000 个,分布如下:

-团队与顾问:15%,上线后锁仓 15 个月,随后 3 年线性季度解锁;

-私募:25.12%,上线后锁仓 12 个月,随后 3 年线性季度解锁;

-社区 Treasury:10.88%,上线解锁 10%,剩下 90%5 年线性按月解锁;

-社区 Rewards:12%,20% 上线后分给早期用户,剩下 80% 分为未来社区奖励;

-CoinList 公开发行:3%,25% 上线后解锁,剩下 75% 在 6 个月内线性按月解锁;

-生态发展:34%,细节见下方。

生态发展方面

-生态合作方:9%,上线后解锁 20%,80% 在 4 年内线性解锁;

-开发者社区:10%,上线后解锁 5%,95% 在 4 年内线性解锁;

-早期集成合作方:5%,上线后解锁 10%,90% 在 3 年内解锁;

-市场营销:10%,上线后解锁 10%,90% 在 3 年内解锁。

早期采用者和贡献者资格

具有 CyberConnect 早期采用者和贡献者资格的用户将进入在 CoinList 上进行的 CYBER 公开发售的优先队列。以下是其评判标准:

-具有高级 handle 的 CyberProfile 拥有者;

-CyberConnect FanClub 的不同等级 FanPass NFT 持有者;

-W3ST 持有者;

-Discord 早期用户(前 1000 名、10000 名、100000 名进入 Discord 的早期用户);

-Link3 Mystery Box 和 The Shards 系列 NFT 持有者;

-此前社区活动的 NFT 持有者,经过验证的 Web3 Dweller、Connect2022 Grand NFTs、#Let'sCyberConnect Season 1 POAP、Community Treasure Hunt OATs 持有者;

-Gitcoin 上 CyberConnect 捐赠者。

快照于 2023 年 4 月 26 日 9:00(UTC)进行,想要获取 CYBER 优先购买资格,需在注册结束前将有资格的以太坊地址添加到 CoinList 账户中,注册结束时间为 2023 年 5 月 15 日 12:00(UTC)。

路线图

根据其 2023 年路线图,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 Cyber​​Connect 还将发布几项重要功能,包括在今年二季度推出「Login with CyberConnect」SDK 和由 CyberConnect 提供的去中心化内容发布工具 Link3 Post;今年第三季度启动 CyberConnect V3 并部署在更多 EVM 兼容链上;发布支持 ERC-4337 的 Cyber Wallet 测试版;今年第四季度推出 CyberConnect 生态赠款基金等。

“首发”币安,背靠Animoca Brands,Open Campus的Web3教育野望

近期,币安Launchpad新项目Open Campus引发加密社区争议,相比于以往有着一定群众基础的IE0项目,Open Campus显得格外“低调”,就连官网域名注册也不过仅仅数月。那么,为何“籍籍无名”的Open Campus能成功通过币安严格的审查标准,成为上新项目?

带着这样的疑问,PANews深入研究后发现,Open Campus通过打造由社区主导的Web3教育协议平台,将打通Web2的“教育围墙”,并帮助更多用户更为便捷地进入Web3,从而为行业带来更大的增量市场和发展空间。

资深Web2教育公司TinyTap发起,曾多次成功尝试Web3

Open Campus的发起方是传统教育公司TinyTap,总部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科技初创公司TinyTap,是由Yogev Shelly和Oren Elbaz于2012年创立,在近日公布的最新轮融资中,TinyTap完成85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 Sequoia China、Shima Capital、Polygon、Liberty City Ventures、Kingsway Capital和GameFi Ventures等。2022年6月,知名Web3风投Animoca Brands在2015年对TinyTap进行私人投资后,再度宣布以价值3888万美元的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了84.13%的股权。

TinyTap以其无代码创作平台而闻名,允许任何人在无需编写代码的情况下均可在TinyTap上自由创建和分发交互式教育内容,准入门槛极低,同时还能获得基于使用的收入份额。作为一家成熟的Web2公司,TinyTap本身就有着强大的用户基础,服务涵盖全球10万多名教育工作者和900多万个家庭。同时,TinyTap也是全球收入最高的十大儿童应用程序,及App Store和Google Play教育领域的十大盈利应用程序之一,拥有超过25万款游戏,并与牛津大学、芝麻街等多个著名出版商合作。仅从2019年至2022年4月,TinyTap产生的收入约为1760万美元。

在大股东Animoca Brands支持下,TinyTap于2022年11月通过首次拍卖6个Publisher NFT获得138.926 ETH的收入,其中名为Gabi Klaf的老师获得了约37.6万美元的收入,是她所在的以色列小学教师平均月薪的13倍多。次月,TinyTap再次发行了6个Publisher NFT,共售出243 ETH,其中净收益的50%将分配给参与老师,且他们还可获得课程产生的任何收入的10%持续份额。也就是说,TinyTap证明了Publisher NFT的可行性,让教育工作者更容易通过制作Web3内容赚取收入。=

从数据看,TinyTap的Web3尝试是成功的。数据研究平台DappRadar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TinyTap在BNB Chain所有DApp中排名第五。仅过去30天,TinyTap的活跃交互钱包数达49.6万个,交易笔数则超78.2万笔。

而发行NFT只是TinyTap试水Web3的第一步,Animoca Brands则意图与TinyTap一起在教育领域编织一张Web3的大网——Open Campus。

Web3教育底层协议,如何塑造新教育范式?

“从某种程度上讲,TinyTap之于Open Campus的关系,类似于Uniswap Labs之于Uniswap Protocol,也即Open Campus是由社区所有的Web3教育底层协议,而TinyTap则是采用该协议的教育项目。”TinyTap创始人兼CEO Yogev Shelly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称。

在今年推出Open Campus后,其将产品对象扩展至所有年龄段的学习者,教育范围覆盖在Web2和Web3领域,参与范围也从教育工作者扩展至内容创作者、出版社等。同时,Open Campus还通过引入Token和NFT理念让各方参与者受益。

Open Campus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为教育者、学习者、出版商和共同出版商创造一个更公平且更具包容性的生态系统,在为他们提供更多Web3专业知识获取途径的同时,保障教育内容的所有权,将全球数十亿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带入Web3。

Open Campus分为三种参与者,分别是社区、创作者和慈善家。其中,社区(学习者)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创建、拥有和推广他们想在世界范围内了解的教育内容,并且利用区块链技术为符合其需求的教育内容提供资金、共同拥有适合他们需求的教育内容和收益。

创作者则可以和出版商共同制作众包课程,即创作者可通过出版商NFT(Publisher NFT)提供促销权,联合出版商负责推广内容,并作为回报,联合出版商可从订阅内容所产生的收入中抽取一定比例的收入,创作者和营销者将共同获得出版权。

慈善家可以直接通过捐赠来支持此类教育事业,并且可以通过链上数据追踪他们的捐赠资产,消除了传统捐赠过程中的不透明性和复杂程度。

Yogev Shelly还表示,目前团队手动审查所有内容以保证质量,但在未来几个月还将计划将约20%的大学图书馆中的1000份完整内容目录进行拍卖,它们代表了非常昂贵的课程,每年可能要花费1000美元,现在可以将这些游戏本地化并进行捆绑,Open Campus希望让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获得教育的成本。

简单来说,Open Campus塑造了新教育范式,确保教育内容被共享的同时,保留了作品的所有权。不仅如此,类似在线教育巨头Coursera会在学员结业后提供相应的结业证书和专业技能证书类似,Open Campus也提供类似服务,但用户所获证书和资格NFT证书却可因区块链技术轻松得到验证。此外,由于传统教育工作者往往面临着薪资不公平待遇,Open Campus通过将教育内容NFT化,还可帮助增加教育工作者创收途径,为他们持续输出优质内容提供动力,并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育民主化,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当然,与传统局限于高校的教育体系相比,这种Web3的学习方式还突破地域边界的限制,从而推动教育的无边界发展。

引入经济模式让贡献被“看见”

为了打通生态并激励更多参与者加入,Open Campus推出了原生实用代币EDU,这也是它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之一。EDU总量为10亿枚,每枚定价0.05美元,总估值是5000万美金。项目初始上市后流通量为1.45亿枚,占总供应量的14.5%。其中,1.3亿枚EDU分配至战略销售,核心团队、金库、流动资金储备各占1亿枚,2.5亿枚EDU用于生态基金,1.55亿EDU用于顾问,7500万枚EDU归为早期贡献者,5000万枚EDU用于币安Launchpad,剩余部分则用于营运开支。

EDU将被用于治理、付款、链上收益、用户获取和内容所有权这些功能:

(1)治理:EDU代币持有者可以提交协议的DAO提案并对其进行投票(例如指导分配给生态系统的代币的使用);

(2)付款:EDU可用作采用该协议的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付款方式;

(3)链上收益分享:贡献者(包括内容创建者、发布者、平台)在EDU中获得协议收益的份额;

(4)用户获取:EDU可用于激励和引导Web2用户加入Web3,因为他们可以购买协议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例如 TinyTap)提供的产品时获得折扣;

(5)内容所有权:用户可以通过出版商NFT与EDU购买共同出版权。

此外,EDU还将被用于奖学金和助学金、理事会成员提名、未来的教育合作伙伴等。简单来说,Open Campus经济模式之下,所有参与者的贡献被真正“看见”,并激励着他们积极参与建设,从而提升教育体系的质量,形成可持续的生态体系。

集结各方资源,Sandbox后Animoca系项目再上Launchpad

“教育是币安2023年策略的第一位。”加密交易平台币安创始人CZ不久前曾指出。不仅如此,Animoca Brands创始人Yat Siu曾在各种场合提及子公司TinyTap,表达对教育的看好。

而Open Campus与这两者的亲密关系成为外界质疑的关键点之一。从Open Campus公布的合作关系来看,The Sandbox、Mocaverse、Hooked、Highstreet等均与币安、Animoca Brands有着密切联系。值得一提的是,Open Campus自The Sandbox后第一个在Binance Launchpad上的Animoca Brands系项目。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Web3的教育至关重要。尽管过去单靠一些交易所、DAO或者媒体等平台提供了些入门指南,但远无法满足用户深入畅游Web3所需,这也意味着Web3的教育体系要更加标准化、精细化和系统化。而以上这些项目的加持下,Open Campus将更好地在Web3领域实现教育普及,并为该领域捕获更多流量。对此,Yogev Shelly也解释称,该团队希望将这些信息、流量和工作经验带给客户和合作伙伴,同时也将声誉、用户、合作伙伴和专业知识带入Web3世界。

除了Web3领域,世界上最大的私立学校网络之一GEMS Education也是Open Campus的重要合作伙伴,该平台在北非和中东拥有60多所学校和13万多名学生。

另外,Open Campus团队本身在教育领域深耕十余年,而理事会成员则集结了Web2和Web3领域的资源,团队具有国际化视野,成员来自美国、欧洲、中东、亚洲等地。作为掌管着EDU基金会,EDU理事会成员则包括Yat Siu、Yogev Shelly、GEMS Education集团执行董事Jay Varkey、前KIPP基金会主席Jack Chorowasky、Shima Capital创始人Yida Gao。当然,初始理事会成员的任期为9个月,EDU持有者和前理事会成员可提名自己,并由代币持有者进行投票选举或罢免,未来任职为12个月。

多方生态强有力支持下,EDU可谓是Web3教育类的头部Token。而根据路线图,目前Open Campus已在2022年的一轮私人代币销售中筹集了600万美元。接下来,Open Campus将为协议合作伙伴发布应用内钱包、通过与当地教育机构合作拓展全球市场(日本、东南亚、拉美)、NFT自助铸造功能、在协议合作伙伴产品中加入自助铸造功能,使内容创作者能够铸造他们的内容、通过将EDU纳入他们当前的业务并使用Publisher NFT代币化他们的教育内容等。

整体来看,Open Campus通过区块链技术不仅可以革新传统教育行业,还可以建立Web3学习体系打破普通用户的准入壁垒,培养更多的Web3原住民,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但如何平衡学习模式和激励机制,真正提升用户的行业认知,实现生态正循环仍具有很大考验。

272023-04

Merlin DEX被攻击引发的探究——我们还能相信审计吗?

原文:Stacy Muur编译:GWEI Research

今天,基于zkSync的Merlin DEX遭受了超过110万美元的攻击。CertiK是一家负责审核70%项目的公司,这让人们不禁产生疑问:我们能相信审计吗?

现在是研究审计过的协议被攻击的案例,看看安全是否有保障的时候了↓

通过使用REKT Database服务进行了分析,该服务自2011年以来收集了Web3中发生的退出骗局和漏洞利用的信息。数据库包含了超过3000条黑客攻击记录。

你可以在这里访问:https://de.fi/rekt-database/

CertiK负责Web3中大约70%的所有审计,已经审计了REKT Database中的33家公司(今天已经更新到35家)。此外,他们还审计了尚未添加到数据库的Merlin DEX(编译时Merlin DEX已经被添加),使其成为他们审计出问题的第34家公司。

在反向评级中,PeckShield Inc.在CertiK之后排名第二,有18起漏洞利用和资金抽逃事件。

名单上的下一个是DeFi Safety,已经遇到了12起黑客攻击。值得欣慰的是,自2021年以来,他们没有审计过任何被黑客攻击的项目。

此外,我还尝试根据公司的审计/黑客比例编制了一份顶级安全公司的清单。为了构建这个名单,我使用了@coingecko对最佳审计公司的评级以及上面提到的REKT Database。这是评级名单↓

需要注意的是,每起黑客攻击事件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上面的表格不应被视为关于审计公司成功率的可靠信息来源,因为它过于笼统。

以下是我研究的简明总结:审计不能保证安全。

在我的加密行业职业生涯中,我曾为许多接受过安全审计的公司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关键漏洞是由内部开发人员发现的。

通常,审计会通过一个潜在漏洞的通用脚本进行。然而,每家公司都有独特的代码和架构,需要定制化的考虑。一个月内进行深入审计是否可行?说实话,我对此表示怀疑。

一般来说,安全审计可以提高将资金分配给特定智能合约的SAFU的概率。没有经过审计的项目更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资金抽逃的影响。

然而,请记住,没有人可以保证100%的安全。

果你觉得这个帖子有帮助,请通过点赞和转发支持‌。我很快会分享更多有趣的内容,如果你喜欢这类研究,请关注我<3

!注意安全,自己做研究(DYOR),只投资你能承受损失的资金。

以下是该贴的一些评论及回复

评论1:我读到的一件事是,即使经过审计,协议的升级或新添加也可能存在漏洞,但该部分没有接受审计。在具体情况下也应考虑这一点。作者回复:确实如此。一些项目在智能合约中应用时间锁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性,但这可能会在早期阶段显著减缓开发速度。 因此,理想的情况是审计+时间锁+漏洞赏金。然而,即使采取这些措施,也没有任何项目可以保证100%的安全。评论2:很好的帖子,Stacy。我建议在审计之外再加上漏洞赏金竞赛。作者回复:是的,漏洞赏金计划确实很有帮助。如果一家公司愿意拨出数百万美元用于漏洞赏金计划,那么他们99.98%确定自己的系统没有漏洞 :)

LK Venture研报|比特币“聪”时代到来:Ordinals协议和闪电网络或激活比特币生态爆发

原文来源:LK Venture原文作者:Gavin

比特币 Ordinals 把信息完全写在比特币的链上,就像纹身一样,成为了比特币的一部分。

只有在肥沃的土地上,才能培育出好的农作物。比特币已经成功运行14年了,根据市值来算的话,它现在是世界上第 10 大资产,市值位于 Nvidia 之后。LK Venture 相信,比特币改变了很多人,它让我们用一种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让我们去思考“什么是价值?” 即便还有人质疑比特币,也无法掩盖一个事实:比特币已经成为一个成熟且被广泛承认的资产。

Top Assets by Market CapTop Assets by Market Cap

数据来源:Global ranking,https://companiesmarketcap.com/

比特币在改变我们的同时,它也在发生着变化,围绕着比特币的创新正在不断涌现:比特币Layer2解决方案、Ordinals协议、BRC-20、Nostr协议等。这些创新能够为比特币提供更快速、更便捷的交易方式,也为比特币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

一些人会质疑这些创新,不过比特币何尝不是在质疑中成长的呢?我们暂且放下成见,先了解围绕比特币周围的这些新概念,这也是本文的初衷。再重复开篇的第一句话,一句值得思考的投资理念:只有在肥沃的土地上,才能培育出好的农作物。

注:关于比特币领域的创新,我们深知相关内容和观点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我们热切欢迎大家提供意见和建议,同时真诚地邀请各位朋友共同参与探讨。

一、Ordinals协议——比特币“聪”时代正式到来

由于以太坊从一开始就设计为支持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因此在NFT领域具有天然的优势,基于以太坊的ERC-721标准,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创建、发行和交易NFT。

此时你可能会想,共识最强的比特币为什么不能发行NFT呢?比特币的初衷是成为一个点对点交易的数字货币,因此它的网络更侧重在安全性、稳定性和简洁性,这就会导致它在智能合约和dApp开发方面的功能相对有限。

这并不意味着比特币网络不能支持NFT,甚至还可以发行“代币”。这也来到了我们要讨论的重点——Ordinals,一个由比特币的前开发者 Casey Rodarmor 创建的协议。

1. Ordinals 的起步:比特币 NFT

2023年1月,比特币核心贡献者 Casey Rodarmor 发布了 Ordinals 协议。 Ordinals协议的出现,重新点燃了大家对比特币 NFT 的讨论,Ordinals协议是如何让NFT在比特币上成为可能呢?

比特币的总量是2100万枚,它的最小单位是 sats(聪),1 BTC=1 亿 sats。

Ordinals协议提出了一种以“聪”为基础的创新设计,允许在“聪”中嵌入各种信息——如图片、文本、视频等(“inscription”,也叫铭文),将上传的铭文与特定的“聪”相连(“ordinal”),这一过程被称为铭刻(inscribe),类似于以太坊NFT的铸造(mint)。最终产生的是携带铭文的聪,也就是所谓的比特币NFT。

当每个聪都具备唯一的标记和编号时,相应的内容也具有唯一性,使聪从仅作为计价单位的角色转变为NFT单位。

数据来源:Dune Analytics数据来源:Dune Analytics

Ordinals铭文数量已突破160万

截止2023年4月23日,Ordinals铭文数量已经突破了160万,这也意味着比特币生态的NFT不可能消失了。Ordinals NFT带来了什么价值呢?

●永久上链。比特币 Ordinals NFT 完全写在比特币的链上,就像纹身一样,永远成为了比特币的一部分。把喜欢的东西永久存在比特币链上,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不会归零。Ordinals NFT不会归零,其基础价值是一个sats(聪);

●历史价值。比特币总量有限,可铭刻的铭文总数也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铭文因其历史地位而变得更加珍贵。在NFT领域,独特性和稀缺性会为作品赋予更高的价值,较早期的比特币NFT铭文可能变得越来越珍贵。

Ordinals生态的部分基础设施,来源:LK VentureOrdinals生态的部分基础设施,来源:LK Venture

尽管 Ordinals 协议仅问世三个月,但它已经催生了许多围绕其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项目,包括钱包、交易市场以及工具等。OKX、币安等头部交易所,也开始加入到支持 Ordinals 生态的行列。

部分有趣的 Ordinals NFT

1)TwelveFold

TwelveFold 是 Yuga Labs 推出的一个比特币 NFT 项目,是一个由 300 件独特的生成艺术作品组成的系列。

2)Bitcoin Punks

Bitcoin Punks 是第一个使用 Ordinals 将原始以太坊 CryptoPunks 成功上传到比特币区块链的项目,所有资产都已经由收藏家免费铸造。

3)Taproot Wizards

Taproot Wizards 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多的关注? 据说它是Bitcoin 历史上最大的区块,容量达到惊人的 4MB,比通常的 1MB 限制高出 4 倍。

4)Pixel pepes

"Pepe the Frog" 是互联网最具传播性的Meme,Pixel Pepes由Ordinals Wallet钱包空投而来,由生态内最活跃的KOL和生态开发者构成。

2. Ordinals 的探索:BRC-20

LK Venture 认为,数字世界的可组合性,给行业带来了很多有趣的实验。在 Ordinals 协议发布2个月后,推特用户 @domodata 在Ordinals协议上,又提出了一个比特币上的 Token 标准——BRC-20 标准。

brc-20 的 Mint 和 转账功能,来源:https://domo-2.gitbook.io/brc-20-experiment/BRC-20 利用 JSON 数据的 𝗢𝗿𝗱𝗶𝗻𝗮𝗹 𝗶𝗻𝘀𝗰𝗿𝗶𝗽𝘁𝗶𝗼𝗻𝘀 来部署代币合约、铸造代币和转移代币。你可以把 BRC-20 标准当成Ordinals的一种应用类NFT,相当于一张支票,BRC-20没有智能合约。

@domodata 部署的第一个BRC-20代币“Ordi”,来源:https://domo-2.gitbook.io/brc-20-experiment/

在brc-20发布的24小时内,就有超过 30,000 个 𝗢𝗿𝗱𝗶𝗻𝗮𝗹 𝗶𝗻𝘀𝗰𝗿𝗶𝗽𝘁𝗶𝗼𝗻𝘀 被铸造。@domodata 也部署了 BRC-20 的第一枚代币——$ordi,总量2100万个,每个人都可以免费Mint,在不到2天的时间里,$ordi就被全部mint完毕。

部分brc-20代币,来源:https://brc-20.io/部分brc-20代币,来源:https://brc-20.io/

虽然 @domodata 多次声明 brc-20 和 $ordi 只是实验,没有任何价值,但一些人还是在交易$ordi,并且铸造了更多的BRC-20 代币。目前已经有3466个BRC-20的代币,总市值接近2000万美元。

“聪”计价时代的到来

在比特币 ordinals 上发币真的有必要吗?BRC-20没有智能约,铭文可以当账本用,但是不可篡改的账本很难产出一个高效又稳定的系统。而且在比特币链上“写入”占用了非常宝贵的资源——这不仅包括支付一定数量的聪作为矿工费,还包括在等待交易确认时所耗费的时间成本。

BRC-20 是创建在 Ordinals 之上,在不稳定之上创建不稳定,就会变得非常脆弱。由于 BRC-20没有延用比特币UTXO,很容易在交易中产生问题,近日 Unisat 推出 BRC-20 交易市场后,就是受到相关交易攻击而暂停了市场。

BRC-20 还是一场实验,为什么一些人会参与其中呢?除了非常 FOMO 的投机属性外,如果你部署和 Mint 一些 token 就会发现,brc-20发布token似乎做到了加密行业最初的想法——人人都可以简单的发布token,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在比特币上。它占用了一部分聪,这些brc20代币就像是比特币的分身,比特币赋予了它价值。

Unisat 的 brc-20代币交易市场,来源:UnisatUnisat 的 brc-20代币交易市场,来源:Unisat

更重要的是,在 LK Venture 看来,我们看到了“聪”计价时代的到来,所有Ordinals NFT交易平台的NFT,开始用比特币计价。Unisat 上线 BRC20 相关代币后,直接用 sats(聪)计价。见微知著,“聪”计价的时代也正式到来了。

小结

不管Ordinals协议和brc-20能否成功,它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比特币新的可能性,这让比特币生态变得更加多元和充满活力。最重要的是,它们让比特币的最小单位 sats(聪),从一个概念转变成了实用单位。

二、闪电网络——让比特币“聪”流动起来

比特币的交易速度慢、手续费高、扩容困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比特币,这些难题也束缚了比特币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场景。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许多开发者试图在比特币的基础上,搭建所谓的第二层网络(Layer 2)。比特币二层网络(Layer 2)是一种构建在比特币主链(Layer 1)之上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在基础层之上运行协议或平台,二层网络能够充分利用比特币主链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同时提供更高效的交易体验。

比特币的二层解决方案有很多,在比特币二层解决方案中,闪电网络和侧链(如液态网络)属于主流,而闪电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接下来,我们就聊聊闪电网络。

什么是闪电网络?

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是比特币的Layer2解决方案之一,主要用在比特币的支付场景中,它能够帮助用户节省成本,提升效率。

同样点对点支付,为什么闪电网络会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完成支付呢?因为闪电网络把交易环节放在了链下,只有最终的交易结果才在比特币主链上确认。

闪电网络的优势

●小额交易更便捷

通过闪电网络,用户可以使用比特币的最小单位"聪"进行支付,这也满足了日常零星消费的需求。

比特币交易手续费比特币交易手续费

数据来源:https://bitinfocharts.com/comparison/bitcoin-transactionfees.html

●降低交易成本

目前,比特币交易手续费大约为2美元左右,在2021年市场高峰期,手续费曾突破60美元。如果使用闪电网络的话,100美元的手续费在1美分左右,对于日常小额支付是非常划算的。

●加快交易处理速度

当前,比特币网络每秒最多能处理7笔交易,网络的拥堵可能导致交易确认延迟,影响用户支付体验。理论上闪电网络每秒可达到百万笔交易的处理速度。

闪电网络的发展

闪电网络的技术逐渐成熟,支付及社交巨头们也在推动着闪电网络的普及。截止至2023年4月25日,闪电网络一共有1.6万个节点,近7.5万个支付通道,通道资金约5379枚比特币(约合1.52亿美金)。

Real-Time Lightning Network Statistics,来源:1MLReal-Time Lightning Network Statistics,来源:1ML

让我们看看当前闪电网络的使用场景:

●社交平台支付打赏

很多人使用闪电网络是因为 Nostr 协议,以及建立在该协议之上的 Damus 应用,因为它支持了闪电网络的支付和打赏功能。

●跨境汇款

2023年1月,数字支付平台 Strike 宣布与 Send Globally 合作,实现美国与菲律宾用户之间的闪电网络汇款。借助Send Globally,美元可转换为比特币,通过闪电网络发送至收款人所在国家的第三方合作伙伴,再转换为当地货币并直接汇至收款人账户。

●商户支付

Strike和 Shopify、Blackhawk Network、NCR 合作建立了比特币支付系统,该系统允许商家在客户使用加密货币付款后快速接收美元。目前支持该支付系统的商家包括麦当劳、CVS、Walgreens、Whole Foods 和沃尔玛等。

闪电网络一直在努力实现比特币的初衷——成为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除了大额交易,小额交易中的“聪”也能通过闪电​网络非常方便的流动起来。

尽管闪电网络在普及的路上面临着诸多挑战,但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使用场景不断丰富,闪电网络一定会成为比特币的得力助手。

结语

LK Venture认为,不管你开发者还是投机者,只要你参与到了比特币中,你就推动了比特币社区以及比特币本身的繁荣发展。

无论是 Ordinals 协议、BRC-20 的实验,还是闪电网络等二层解决方案,这些都扩展了比特币网络的应用范围,可以使用“聪”和以“聪”计价,降低进入者的心理压力和使用门槛​。比特币网络的开放发展和多方位尝试并无不妥,随着财富效应和用户数量的增加,生态产品间的竞争也会逐步推动整体的完善。​现阶段围绕比特币的许多项目尚处于混乱状态,质量层次不齐,你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务必保护好你的比特币。

|关于LK Venture:

蓝港互动 (08267.HK) 旗下聚焦Web3领域的加密投资与研究机构,前身为共识实验室(Consensus Lab),侧重投资市场前沿的基础设施、交易平台、技术协议和金融工具,曾投资FTX、Polkadot、Filecoin、Casperlabs、Coin98等来自北美、亚洲、欧洲等国家地区的百余个项目。|参考资料:1.What Are Bitcoin Ordinals? https://trustmachines.co/learn/what-are-bitcoin-ordinals-inscriptions/2.Ordinal Theory Overviewhttps://docs.ordinals.com/overview.html3.brc-20 experiment.https://domo-2.gitbook.io/brc-20-experiment/4.Insights From the 4 th Largest Lightning Network Nodehttps://river.com/learn/files/river-lightning-report.pdf

|免责声明:

本文介绍的信息及资料均源于公开渠道,本公司对其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涉及对未来情况的描述或者预测均属前瞻性陈述,任何建议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者暗示。本公司可能采取的策略,与读者根据本文自行推测的策略,可能相同、相反或者毫无关系。

Lido 将如何渐进地去中心化

关于 Lido

Lido 的质押理念是什么?从上线以来是否有调整?

Lido 实际上是在以太坊上的中间件或一组软件。从作为 Lido DAO 的一名贡献者的角度,我认为 Lido DAO 成员和投票者对写进 Lido 协议的行动所反映的精神和原则是不断演变的。当 Lido 上线时,我还没加入,我是在上线 6 到 7 个月后才成为贡献者的。在 2020 年 12 月,尽管流动性质押的概念已经存在了,但显然那时在以太坊上它还是非常新的概念。当时,Lido 协议和 DAO 背后的核心理念是,尽可能地对以太坊共识层的参与进行民主化,也就是让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质押者。这个理念最终是使得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节点运行者。

因此,Lido 一开始以及到现在的运行方式是在经许可的方式引入一组节点运行商。Lido DAO 对他们进行选择和审查,然后邀请进入 Lido 协议来运行验证者。但现在 Lido 贡献者很多的工作是希望这个系统可以对很多不同的运营商开放。因此,Lido 的Staking哲学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地让更多不同的参与者能够轻松、便捷和简单地进行Staking,并且以链上透明的方式进行质押。

Lido 协议的代币模型

Lido 协议目前的核心代币是 stETH,它是回基代币模型。回基意味着,每天 stETH 的数量增长与在信标链上质押的 ETH 和奖励数量相匹配。据我所了解,使用这个模型的原因首先是用户友好,因为它很简单直接,就是你获得更多的代币了。这与价值累积的代币模型相对,即代币数量不变,但价值会增长,例如 Rocket Pool 的 rETH。

但 Lido 也提供了一种价值累积型代币,即封装的 stETH, wstETH。推出 wstETH 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有些用户可能更倾向于价值累积型代币,二是有些 DeFi 应用能与价值累积型代币更好地集成。

Lido DAO 如何选择新的节点运营商?目前 Lido 的 29 个节点运营商的健康状态如何?

Lido DAO 基本上试图根据一组原则或策略来决策,即 Lido 所参与的不同网络里好的节点运营商集合应该有得原则和策略。简言之,这些好的特性与服务器多样性、地理分布、客户端多样性等相关。服务器多样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们基本上会采用两种基础设施,本地数据中心或云服务,我们发现很多验证者会选择更简单的方法,特别是在家质押者。而地理上管辖区分布越分散,越能防止所有验证者被某个大洲或国家过度代表。客户端多样性则为了防止某个多数客户端出现漏洞而引起大规模验证者掉线情况的出现。

Lido DAO 试图结合所有这些方面的情况来进行投票,在 Lido 论坛上有每个季度的验证者节点运营商指标报告,Lido DAO 的贡献者、代币持有人等可以根据这些报告的数据情况进行讨论,然后选择新的节点运营商。

我认为总的来说,Lido节点运营商在过去一年半内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不仅改善了Lido节点运营商集合中的客户端多样性,而且也改善了Ethereum 整体上的情况。

而 Lido 的节点运营商集还可以在以下方面改善:

执行层客户端多样性。Geth 一直在执行层客户端中占绝大多数,不只是因为它本身是运行多年很强健的客户端,还因为特别合并后,一些新的客户端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在过去两个季度,我们可以看到执行层客户端多样性有很好的改善。节点运营商的绝对数量。29 不是我们觉得满意的数量。Lido 作为一个 DAO 和一个协议,特别是考虑到 Lido 的 v2 版本,这个数量在未来肯定会大幅提升。

Lido 的多链困境,如何在不同链间平衡?

首先要回答 Lido 是什么、治理一组协议的 Lido DAO 是如何运作、以及对 Lido 的存在来说其核心是什么的问题。

关于 Lido 存在的核心这个问题,其实取决于每个贡献者自己的看法。Lido 的贡献者或只在 Lido 上特定网络的节点运营商来说,他们肯定会对特定网络有偏向。但实际上,Lido 是在以太坊上诞生的,以太坊是他的家园和总部,因此它的治理投票和 DAO 代币 LDO 都在以太坊上进行和原生。因此,外部参与者期望并认为以太坊的成功对 Lido 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是合理的。从这点出发,要回答 Lido 如何扩展到其他协议,逻辑其实不一样。因此,这就是 DAO 本质上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地方。

关于 MixBytes 前段时间宣布将不再使用 Lido 上 Polkadot 和 Kusama 的质押服务,其中一个原因是 Lido 都优先级一直向以太坊倾斜。这件事的相关背景是,之前 MixBytes 之前想在 Polkadot 和 Kusama 上支持 Lido,这个提案得到了 DAO 的投票通过。但后来,该团队认为这样做不值得,于是决定不再支持。这时,DAO 所处的位置就非常为难,因为这不是一个由中央控制的组织,最终很可能弃用的流程会继续至完成。我想,这是 DAO 试图找到值得投资的协议时会发生的事。

如何看待 LSD 协议网络占有率超过 30% (关键的共识阈值)的问题?

我不能代表 Lido 来谈论这个问题,但从 Lido 的贡献者的角度,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任何人都不能说 Lido 在网络上拥有重要份额是一件好事。但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引起的技术风险是有多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的。我不是说这些风险不重要,但我想在质押生态里,还有很多其他风向现在是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讨论的,它们可能比这个问题更重要。

其次,这个问题肯定是 Lido DAO 希望解决的,以防它可能进一步上升。有其他一些贡献者想到了双重治理方案 (dual governance),即让通过持有 stETH 的质押者和 LDO 持有者都能对协议的决定投票,以及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提供退出的渠道和机制。我不认为有很多的 DAO 会思考这些机制和保护措施,即使我们也还在设计阶段。

而回到在以太坊上多少的质押占比才算太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考虑的第二点是,这些信息有多少是真正公开,多少只是基于其他人报道的?由于 Lido 是一个链上协议,而且 DAO 只在链上运作,因此它是完全公开和透明的,这与一些中心化交易所是非常不同的。

当你看某个协议上正在运行的验证者数时,以太坊生态上很多参与者对质押的影响或潜在控制不是立即显现的。我认为,我们应该思考的更重要的事情之一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参与者 (包括像 Lido 这样的流动性质押方案) 在质押份额和控制方面有何影响。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即使有五个解决方案它们各占 20% 的份额,但其中一个运营商或一组运营商紧密合作,在这些占 20%的协议里各占 50%,那么他们其实对网络有更多的操纵。而且,他们这样做并不会受到协议本身的限制。

上海升级对质押的影响

上海升级激活提款后,有部分提款和完全提款。部分提款大概是最有趣的部分,它使得质押者或验证者可以提出余额中 32 个 ETH 以外的任何部分。由于提款是持续进行的,这意味着我们将看到奖励持续流回执行层。这之所以有趣是因为,一方面它将减少退出的验证者数量,从而减轻网络压力,而不需要担心验证者不断退出和再次进入系统。另一方面,使得锁仓不再是无限期的,锁仓现在变得是由用户自己控制的。

从 Lido 协议的角度来看,重要的地方在于贡献者创建的升级为 stETH 用户添加了提款机制,即发起取回累积的相关 stETH 和奖励的请求。从贡献者的角度来看,重要的是为用户提供一个好的提款流程,使其简单易用。

激活提款对以太坊的意义在于,提升用户对以太坊网络技术健壮性的信心。因此,它使得与质押相关的核心功能循环变完整了。开发者也可以把重心转移到以太坊发展的其他方面。

上海升级后,LSD 的市场份额会被重新洗牌吗?

老实说,我不知道,只能谈一下我的一些直觉。

如果我们认为在所有质押中有相对大的一部分是流动性质押,那么用户想要实现重新洗牌是可以的。但这里有一个推论,即持有一定流动性质押代币的用户正在等待提款,以获得流动性质押代币的全部可能价值,他们期望在启动提款后我们的代币在二级市场价值可能会低于当前价格,尽管目前已非常接近面值。

他们还有可能直接去二级市场而不做提款,因为提款需要等待比较长的时间。

Staking 行业将有什么令人兴奋的创新和改变?

我想要分享两点,一是以太坊权益证明的下一个核心功能,二是 restaking。

以太坊协议上两项可能关于 Staking 的修改

关于第一点,在 Staking 方面,以太坊协议可能会有两点的修改。其中一点的核心思想是在以太坊执行层上拥有一个可验证的表示,这个表示与验证者的一些数值相关,即它们的质押数量、它们是否正在运行、在信标链上是活跃还是已退出等,也就是信标状态根。把信标链区块的哈希树根暴露在执行层会使得任何质押解决方案得以构建无需信任的预言机 (trustless oracle)。目前,所有与质押相关的预言机都是受信任的。因为基本上,你需要有人监测在信标链上验证者的数值、总数和累积的奖励,从而让质押软件了解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回基代币。如果只通过验证已经在执行层上的数据就能完成监测,就可以构建无需信任的预言机,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大多数流动性质押的内在技术风险。

参阅:https://eips.ethereum.org/EIPS/eip-4788

另一点以太坊上可能的修改是可触发提款 (triggerable withdrawals)。在以太坊上运行验证者有两套密钥——验证者密钥和提款密钥。在流动性质押解决方案里,提款密钥通常由智能合约管理,由协议所有。验证者密钥对于网络上的验证工作至关重要。目前,在 Lido 协议上,验证者密钥由节点运营商负责保管、管理并确保正确使用。这里有一个挑战是,你需要有验证者密钥才可以退出,也就是说需要节点运营商主动对退出消息签名才能实现。我想要提到的这个 EIP 是关于可触发或强制退出,即在执行层上的智能合约应该可以做到,针对特定的验证者,运营商同意把控制给到智能合约。该智能合约可以直接发送退出消息到共识层,并确保运营商可能不履行 DAO 或协议请求退出验证者的技术风险被消除了。我想,就像启动提款使得质押相关的技术和锁仓风险的循环完整了,可触发退出也将使得质押协议的循环完整了。

参阅:https://ethresear.ch/t/0x03-withdrawal-credentials-simple-eth1-triggerable-withdrawals/10021

Restaking

Restaking 是这样的一个概念:你把通过在以太坊网络上活跃的质押得到的安全性,以及这种经济价值用于为其他网络或数据 (例如,数据可用性) 提供安全性。目前,实现 restaking 或者以正确的方式实现而不会导致很多可能的经济风险或不受控的技术风险还有很多挑战。但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概念,看看在权益证明系统里可组合性将如何运作。某种程度上,它与流动性质押非常相似,因为即使权益证明协议不支持流动性质押,但在应用层上实现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市场对此有需求并且会创造出来。所以,restaking 的情况也会类似,有对 restaking 的需求,就将会有市场力量在应用层创建解决方案。有待观察的是,这些解决方案需要在多大程度上与协议层紧密结合或至少集成。

Lido V2 升级

V2 升级的两种提款模式

Turbo 模式和 Bunker 模式是我们这些贡献者设想提款时设计出来的。Turbo 模式希望会是默认模式,以及永远以这种模式运作。Bunker 模式更加像是故障安全模式,即遇到网络糟糕情况时保护用户、质押者和协议安全的模式。

在 Turbo 模式,提款会尽快有 Lido 协议处理,其过程如下:用户提出的提款请求会被通过 Lido 预言机登记在执行层上,这构成一个提款是合法的信号。然后协议通过软件决定着是否需要验证者退出,例如 Lido 的缓冲池是否有足够的 ETH 来满足提款请求。如果验证者需要被退出,预言机会在链上发出一个信号,节点运营商读到信号后处理验证者退出请求,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这与协议的质押提款时间差不多。然后用户就能取回请求提款的 ETH。有时候,Lido 的提款会比在以太坊上的更快,因为有缓冲池。缓冲池的来源包括:存进的 ETH 还没质押、部分奖励从共识层提取出来或 MEV 从执行层进来。

当网络出现问题时,提款会进入 Bunker 模式,例如在共识层上有大型罚没事件同时发生时。之所以需要 Bunker 模式是因为,当你想要那质押的 stETH 兑换回 ETH,但此时正在发生发行罚没事件,协议是很难知道罚没是否回影响你想要提取的 ETH 所相关的验证者的。如果那些验证者被影响了,你会想要等罚没完全结束,以了解可能因罚没而减少的总奖励。这样,每个用户最终都额能获得正确数量的奖励,而不是由于他们进入队列的时间不同而导致一些用户可能会获得或更多或更少的奖励。因此,Bunker 模式是让提款流程放慢脚步,以便每个人都能获得他们应得的份额。但这个模式只会在关键或紧急情况下启动。

V2 为什么要在主网上海升级一个月后才进行?有安全问题吗?

据我所知,是没有安全问题的。主要是审计还没完成,还有确保节点运营商正确设置流程和机制而需要进行的测试工作还没完成。

质押路由——Lido 去中心化的重要一步

目前,Lido 协议只有一个节点运营商注册表,由 DAO 控制。而质押路由要做的是让很多不同的方式可以发生。质押路由的设计和目前的实现是,其本身不会做决定,DAO 会通过质押路由在以下方面做决定:哪些模块可以被接入质押路由,以及分配多少押金给该模块。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个模块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管理节点运营商集。可能有些模块是使用债券而完全无需许可的,有些模块是完全无需许可但不使用债券但得到充分保险的,因为由资金分配器。

还有其他模块可能使用分布式验证者技术 (DVT),这是有望在今年上主网的质押基础设施 ,现在最大的两个解决方案是 SSV 网络和 Obol 网络,这种技术将大大降低运行验证者的运营和技术风险,并让在家质押者参与在验证过程更简单。

因此,如果你把质押路由想成是创建了一个模块市场,这实际上对想要对质押机制做贡献并与 Lido 交互的任何人开放,只是你需要由一定代码背景或需要与有代码背景的人合作,这不同于 Lido V1 完全需许可的模式。

个人质押者在 V2 的参与方式会是如何?

当 V2 上线后,预期会有 Lido 贡献者或其他参与方创建接入质押路由的新模块。这些模块可能会允许个人质押者或社区质押者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有些可能通过 DVT 解决方案,有些可能需要你把提款凭证指向 Lido 的智能合约,然后示意你想加入 Lido 协议,在底层会有债券或白名单之类的选项。如果你想做到真正的无需许可,我想同时使用 DVT 和少量债券会比较合适,如果不适用 DVT,那么需要提高债券金额。这真的取决于每个模块想到的不同风格的社区质押者参与方式。

是否担心 Lido 协议变成模块市场后会降低整个网络的表现和质量?

Lido 贡献者正在与 Nethermind 团队合作一项研究,关于设计一个对运营商和验证者集的进行半自动或全自动的自治评分系统,这相当于把当前 Lido 贡献者选择节点运营商的决策指标抽象出来,放到链上。我们可能会通过算法执行各种不同类型的评分系统,或从不同的地方获取数据 (可能是预言机、第三方数据服务提供商,例如 metrika 或 rated.network,或链上保险企业)。通过结合所有这些信息然后提取质押路由可以使用的一些可执行的建议,以确定哪些运营商应该得到押金。因此我们在做的是决定哪些是好的验证者集或运营商集应该有的最佳参数,然后他们把它实现为一个半自动化的评分和质押分配系统。

参阅资料

Lido 官方推特:https://twitter.com/LidoFinance

Isidoros Passadis 个人推特: https://twitter.com/IsdrsP

Lido V2 介绍:https://blog.lido.fi/introducing-lido-v2/

Lido 与 Nethermind 的合作研究:https://research.lido.fi/t/a-proposal-for-partnering-with-nethermind-to-design-a-mechanism-for-a-good-validator-set-maintenance/3000

Lido 的季度节点运营商验证者指标报告:https://research.lido.fi/t/lido-node-operator-validator-metrics/1431

MixBytes 弃用 Lido 在 Polkadot 和 Kusama 的质押服务:https://mixbytes.io/blog/mixbytes-sunsets-lido-on-polkadot-and-kusama#rec563434145

EIP-4788 在 EVM 的信标区块根:https://eips.ethereum.org/EIPS/eip-4788

0x03 提款凭证:简单的 Eth1-可出发的提款:https://ethresear.ch/t/0x03-withdrawal-credentials-simple-eth1-triggerable-withdrawals/10021

RWA 为什么又火了?

撰文:flowie,ChainCatcher

被视为 DeFi 下一个增长引擎的 RWA(Real-World Assets)正在升温。

近期,加密借贷协议 Maple Finance 宣布将推出美国国债池后,其代币 $MPL 上涨超 20%。而近三个月内, $CREDI、$SMT 和 $FACTR 等 RWA 概念代币都上涨了 10 倍以上。

此外,上周币安宣布成为 Layer1 区块链 Polymesh 节点运营商的消息也引起了市场对于 RWA的关注 。Polymesh 不是一个普通 Layer1 ,而是专为证券型代币等受监管资产而量身打造的机构级区块链。消息宣布后,Polymesh 代币 POLYX 应声上涨超 10%。

目前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是,除了币安外,高盛、Hamilton Lane、西门子等传统金融的大机构和 MakerDAO、Aave 等头部 DeFi 协议都在 RWA 赛道上争相布局。

据加密数据平台 Rootdata显示,RWA 板块已有近 50 多个项目,围绕借贷和房地产领域的创新项目较多。其中,Goldfinch 、Centrifuge、Maple Finance 等项目的投资方中不乏a16z、Coinbase Ventures、分布式资本等知名机构,

为什么 RWA 又火了?

RWA ——真实资产代币化,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从区块链诞生至今,关于房地产、大宗商品、私募股权和信贷、债券和艺术品等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的讨论屡见不鲜,也陆续出现了不少概念项目,但都没有掀起太多水花。

2020年,MakerDAO 正式将RWA纳入战略重点并发布引入RWA的指南和计划,该概念逐渐引起更多的关注。除了发行稳定币 DAI,MakerDAO通过了RWA作为代币化房地产、发票和应收账款形式的抵押品的提案,以扩大 DAI 的发行。据悉,MakerDAO 2022年 12 月约 70% 的收入来自 RWA。而Aave 紧跟 MakerDAO其后于2021底宣布上线 RWA 市场,同样允许真实资产的抵押借贷。不过尽管有头部协议在布局,RWA 也一直不温不火。

近期,币安躬身入局,以高盛、 Hamilton Lane、西门子等为代表的传统金融大机构和一些链上美债协议的密集布局,让 RWA 重回视野。

今年初,先是高盛宣布旗下数字资产平台GS DAP正式上线,而该平台已经帮助欧洲投资银行(EIB)发行1亿欧元的两年期数字债券。不久后,管理规模超 1000亿的私募股权公司 Hamilton Lane 在 Polygon 网络上将其21亿美元旗舰股权基金的一部分代币化,向投资者出售;电气工程巨头西门子也在区块链上首次发行 6000万欧元的数字债券。

而币安除了前文提到成为 Layer1 区块链 Polymesh 的节点运营商外,今年 3 月份还就 RWA为主题发布了一份 34  页深度研究报告。

除了大机构的动作外,我们也发现以 Ondo Finance 和 TProtocol 等为代表的不少支持链上美债的 项目动作频繁。上周,Ondo Finance宣布推出基于货币市场基金(MMF)的美元稳定币OMMF、TProtocol 启动流动性挖矿计划、Maple Finance 宣布将推出美国国债池。

一些对加密友好的政府机构也在试水 RWA,比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宣布了名为“守护者计划”(Project Guardian)的试点项目,该项目将债券和存款代币化用于各种 DeFi 协议中,摩根大通、星展银行为试点的合作方。

既然 RWA 不是一个新概念,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上,RWA 重新被重视起来?驱动因素是什么?

币安 RWA 研究报告中提到,短期来看,最直接的原因是,DeFi 持续低迷的收益率无法满足加密用户们日益增长的收益需求。DeFi Summer 时期,牛市的高收益率可以满足加密投资者的收益需求。但经历大的市场震荡和持续的牛市,DeFi 的TVL 已从 2021年12月的高点下降了超 70%,DeFi收益率更是跌至谷底,DeFi 协议或者加密投资者都需要一个新的收益增长渠道。

从这个角度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链上美债是 RWA 赛道近期最热门的趋势。美联储持续加息下,投资美债的收益率比 DeFi协议要高的多。DeFi 老牌协议如 Curve、Aave 和 Compound的普遍收益率已从最高的超 10% 跌至 0.1~2% ,而美债的收益率从 0.3 增至 5%。后者还没有前者那么多的协议安全风险。

此外,长期来看,RWA 打通传统金融和加密金融的故事,确实带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房地产、非金融企业债务市场等传统金融的真实资产都是万亿规模的庞大市场,如果 DeFi 与其兼容,可以为用户获取更大的流动性和资本效率以及投资机会。

而于此同时,传统金融也存在进入门槛高、中间方多、限制多等很多痛点,比如私募基金的投资资本一般要50万美金以上,房地产投资也需要不菲的资本支持,一般投资者几乎无法进场,此外还面临着中介机构的不低收费,监管机构限制入场以及资产在第三方系统中的风险。而DeFi的设计也可以解决传统金融的一些痛点,有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 DeFi的潜力。

波士顿咨询集团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到 2030 年,RWA 预计将成为一个规模达 16 万亿美元的市场。

RWA 有哪些代表用例?

RWA 旨在打通传统金融和加密金融的故事不难理解,但要真正实现打通,并为 Web3 注入大量成规模级的新资产并非易事。

“我们离最终目的还很远”,@ThreeDAO 成员研究院 JasonChen 认为,RWA 赛道的发展目前有两个阶段。一是最早用区块链为房地产、收藏品等现实资产确权鉴权的过程,比如当时很多联盟链给邮票上链,二是 DeFi 崛起后出现的稳定币、DeFi 衍生品,将法币等现实资产带到了链上。当下我们正在第二阶段摸索。

按照币安研究报告的分类,目前 RWA 市场主要三大市场:即基于权益的 DeFi 市场、基于实物资产的 DeFi 市场和基于固定收益的 DeFi 市场。

其中基于固定收益的 DeFi市场是目前 RWA最主要的市场,而该市场主要包含提供私人信贷和公共债券的DeFi协议 。其它房地产、艺术品等实物资产以及基于私募股权或股票代币化的项目相对较少或者活跃有限。

私人信贷

私人信贷方面,一类是 Centrifuge、Goldfinch、Credix 要资产担保的私人信贷协议 ,一类是MAPLE、Clearpool 、Truefi 、Ribbon Lend 等无需担保的私人信贷协议。目前这七个最大的 RWA 私人信贷协议,历史贷款金额超 40 亿美元,活跃贷款近5亿美元,平均年利率超12%。

其中成立于Centrifuge 是最早涉足 RWA 的DeFi协议之一,也是 MakerDAO、Aave 等头部协议背后的技术提供方,其投资方里有分布式资本、Coinbase Ventures以及 IOSG Ventures等。2022年12月,Centrifuge还宣布与 DeFi Fintech 、MakerDAO 以及BlockTower Credit 合作设立一只2.2亿美元的基金。

Centrifuge旨在帮助中心企业更低门槛的融资,同时让投资者可以从真实资产中获取收入。Centrifuge 基本模拟了传统金融中企业信贷的过程,只不过运用了DeFi+NFT消除了一部分中介方的参与以及链下的繁琐流程。

Centrifuge上融资的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借款人将其链下的真实资产打包上传,生成一个具有法律效应的 NFT用于抵押,并获得带息 ERC20 代币,投资者可以用 DAI 购买这些带息  ERC20 代币;发起人获得融资到期后赎回,投资人获得收益。由带息 ERC20 代币生成的资金池也分为了初级和高级两种,初级资金池投资者收益高但风险也更高,高级资金池则收益和风险都相对更低。

而由 Coinbase 前员工创建的 Goldfinch 虽然比Centrifuge入局要晚一些,但其凭借着创新的模式获得了知名机构的大额融资,其累计融资已经达到3700万美元,a16z连续两轮领投,Coinbase Ventures、Alliance DAO、BlockTower Capital等知名投资机构 以及 Balaji Srinivasan等天使投资人也参与了投资。

Goldfinch 主要为债务基金和金融科技公司提供贷款,为借款人提供USDC 信用额度,并支持将其转换为法定货币给借款人。Goldfinch的模式很像传统金融的银行,但是拥有的是去中心化审计员、贷方和信用分析师池。Goldfinch审计借款人的审计师必须拥有质押治理代币 GFI。Goldfinch 可以提供的收益率很高,因抵押门槛低,Goldfinch 的借款人可以支付 10-12% 的利率,目前其也没出现坏账的情况。

相比有资产担保的私人信贷协议,Maple 和TrueFi 等协议因无抵押信贷模式在牛市中提供了很高的活跃贷款。其中Maple 与 Goldfinch 以用户来作为审计不同的是,Maple会任用专业的信用审查人士,严格审计借款人的信用。但无抵押模式下,随着三箭资本、FTX 等的暴雷,Maple出现 5200万美元的坏账,且因借款需要 KYC 而不够中心化备受争议。近期 Maple还拓展以真实资产抵押放贷模式来降低风险。

公共债券

相比私人信贷协议,链上债券也因美联储的持续加息而迎来红利。前文提到了除传统金融机构都在布局链上美债外,也有Flux Finance (由Ondo Finance团队开发)和 TProtocol、Backed Finance、PV01、Kuma Protocol、Arca Labs、Stream Protocol、Cytus Finance 、BondBlox等不少关注该领域的协议。

其中值得一体的是由前高盛数字资产团队成员 Nathan Allman  与前高盛技术团队副总裁Pinku Surana创立的 Ondo Finance ,其目前已获得了 3400万美元的投资,投资方有Pantera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Tiger Global、Wintermute等等知名机构。

Ondo Finance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四种债券,美国货币市场基金(OMMF)、美国国债(OUSG)、短期债券(OSTB)、高收益债券(OHYG)。用户参与KYC/AML流程后可以交易基金代币,并在许可的 DeFi 协议中使用这些基金代币。其中 OUSG 的使用规模最大,通过KYC 的 OUSG 持有人能够存入 Ondo Finance开发的去中心化借贷协议Flux Finance以借出他们的代币供 USDC 杠杆化;非 KYC 的 USDC 持有人可以通过向 KYC 的杠杆寻求者提供贷款来获得低 50 个基点的收益率。

Tioga Capital 投资人Tzedonn 在最新的报告中提到,债券代币的现有市值为 1.68 亿美元,Ondo(OUSG)拥有 61% 的市场份额,其中 28% 存入了Flux Finance。目前Flux Finance 总供应已经超 4000 万美元,OUSG 的市值已经超过一亿美元。

房地产等实物资产市场和权益市场

相比于私人信贷和公共债券,基于房地产、艺术品等实物资产以及基于私募股权或股票代币化的项目相对较少或者活跃有限 。一方面这些资产只能由注册和经过审查的交易所提供,受到严格监管。另一方面它们通常需要对标的资产类别进行链下实物所有权,操作更为复杂。但该领域的不少协议依然在探索为 Web3引入更多有价值的现实资产。

其中基于房地产的代币化有增长的发展趋势,代表项目有 Propy、ReaIT、Atlan、LABS Group、ELYSIA、Tangible等。通过将房地产代币化可以解决房地产资产的流动性和交易成本问题。比如原本需要按套买卖的房产可以碎片化出售,让普通的投资者以持有部分所有权的形式参与投资。

除房地产以外,将碳信用凭证代币化后在区块链上交易也是一个新兴有潜力的市场,出现了Toucan、Flowcarbon、Regen Network等代表项目。

RWA 叙事过于乐观了吗?

RWA的再次升温背后,也面临着不少的质疑。很多加密人士指出目前很多RWA项目只是DeFi衍生品套了个RWA概念新壳,而真正要打通传统金融和加密金融的阻力太大了。

首先是监管,不少加密人士都指出代币化意味需要全球交易流动,而现实资产是受地域限制的。RWA 的核心在于信用机制,促成全球性流通的关键在于设立国际通用的法案,同时相关法案还应具备强制执行的能力。但目前来看,RWA 在合规上的阻力还是蛮大的。

曾做过为邮票等资产上链的推特用户@0xChok也赞同以上观点,他表示当初只能用联盟链来做邮票等资产上链,“表面是区块链+,本质上还是中心化背书,不能通用全球,流动性也就很难真正做起。”

于此同时一个现实是,一些资产保护机制也面临挑战。目前MAPLE、TrueFi等不少私人信贷已经出现了坏账情况,但由于抵押品不是流动的ERC-20代币,清算这些资产以收回贷款人的资本会比使用加密抵押品的贷款要麻烦得多。

此外 ,也有观点认为,RWA对于加密用户的吸引力可能会在DeFi回暖后下降。一旦宏观经济和DeFi 有所回暖,RWA对于加密用户的吸引力可能远远不够,很难逃脱昙花一现的宿命。

尽管挑战很大,但专为 RWA 设立的区块链等基础设施正在涌现。由于监管等限制,以太坊等无许可的公链可能很难满足 RWA资产的交易,因此专为 RWA 设立的垂直应用链应运而生。比如有专为证券型代币等受监管资产而量身打造的机构级区块链 Polymesh,币安近期已宣布成为其节点之一。此外 MANTRA Chain、Realio Network、Provenance、Intain等 RWA垂直应用链也值得关注。

目前,RWA 赛道尚处于很早期,仍需等待监管和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 但 RWA 叙事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与现实资产挂钩的同时或许也能将更多传统用户引入 DeFi 和 Web3  世界,真正重塑加密市场的格局。

如何在 Scroll zkEVM 上部署智能合约?

作者:Avneesh Agarwal @ thirdweb

本指南将向您展示如何创建一个简单的 NFT Drop 智能合约,将其部署到Scroll Alpha Testnet,并在智能合约上铸造 NFT。

让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Scroll zkEVM?

Scroll zkEVM 是一个Layer 2网络,旨在解决以太坊主网的可扩展性问题,例如TPS和Gas费。

“EVM”是以太坊虚拟机;负责存储以太坊网络的状态、交易和智能合约。“ZK”指的是它是一个zkRollup,这意味着它“汇总”一批交易并在链下(即不在 EVM 上)执行它们。

零知识证明可以通过密码学来证明这些交易发生的结果,并发送有效性证明以完成区块链上的交易。

在Scroll zkEVM上创建智能合约

首先,前往您的 thirdweb 仪表板中的 Contracts 页面并点击 Deploy Contract :

您将被带到 thirdweb 浏览器(https://thirdweb.com/explore?ref=thirdweb)页面——在这里您可以浏览 web3 中的顶级协议的智能合约,只需点击几下即可部署它们!

注意:您还可以使用 thirdweb 命令行(https://portal.thirdweb.com/cli?ref=thirdweb),通过从终端运行以下命令来设置智能合约环境:npx thirdweb create contract在我们的命令行指南(https://blog.thirdweb.com/guides/the-ultimate-guide-to-thirdweb-cli/)中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将引导您完成一个易上手的步骤流程来创建您的合

或者,让我们回到浏览器页面(https://thirdweb.com/explore?ref=thirdweb):

在这里,选择您选择的智能合约。本指南中,我们将使用NFT Drop (ERC721)合约来创建我们的 NFT 集合:

使用图像、名称、描述等设置您的智能合约,并配置哪个钱包地址将接收来自初始销售和二级市场销售的资金:

将Scroll Alpha 测试网添加到您的控制面板和钱包

要将智能合约部署到 Scroll,我们首先需要将其作为网络添加到[Dashboard]

为此,请单击网络按钮,然后切换到测试网选项卡。现在,搜索“Scroll”并选择 Scroll Alpha Testnet:

现在它会提示您添加并切换到 Scroll Alpha Testnet: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网络已经添加,我们现在可以将其部署到它上面。

如果钱包中没有资金,我们需要将一些 Goerli ETH 桥接到 Scroll Alpha 测试网。

在您的钱包中获取 Scroll Alpha 测试网资金

一旦您将 Scroll Alpha 测试网添加到您的钱包。前往Scroll Bridge并将一些 Goerli ETH 桥接到 Scroll Alpha 测试网。

如果您没有Goerli ETH,您可以使用如下的水龙头

- https://goerlifaucet.com

- https://faucet.paradigm.xyz

- https://goerli-faucet.pk910.de

输入要桥接的数量后,单击发送 ETH 到 Scroll Alpha Testnet

资金现在已经开始桥接,等待一段时间,交易完成。完成此过程后,您的钱包中将有测试网资金,这意味着您现在已准备好部署智能合约!

将智能合约部署到 Scroll 上

现在您已经有了测试网 ETH,让我们回到我们构建NFT Drop 合约的 thirdweb 仪表板。

我们已经填写了Metadata,因此在选择链后单击“立即部署”。它会提示你进行两笔交易,你必须批准它们。

大功告成,你刚刚部署了合约到 Scroll zkEVM Alpha 测试网。

调用智能合约函数

让我们看看如何通过调用一些方法来使用智能合约,例如铸造NFT !

从浏览器选项卡中,您可以查看智能合约上的所有可用方法,并直接通过连接的钱包它们:

设置 NFT

在我们的示例中,我们创建了一个 NFT drop 智能合约,接下来我们快速设置它并通过执行以下步骤铸造我们的第一个 NFT:

1.  Lazy Mint一批 NFT。

2.  配置我们的 Claim 条件。

3.  立刻铸造 NFT!

详细过程,请查看其他指南(https://blog.thirdweb.com/tag/nft-drop/)了解更多信息! 

设置 NFT 后,我们可以单击选项卡`Claim`中的按钮来铸造我们的第一个 NFT,

NFT 交易平台生存现状研究(1)后版税战争时代下的龙头之争

吴说作者 | nobody(Twitter:@defioasis)

本期编辑 | Colin Wu

披露:作者作为个人投资者持有 NFT 平台代币等相关资产,与任一平台或项目方均无任何利益往来。

NFT 市场在持续萎靡,近日三大关键指标交易量、交易笔数和交易用户均处于近一年多以来的低位。据 @SeaLaunch_ 数据面板,4 月 19 日 NFT 全市场交易用户和交易笔数均创下过去一年以来新低,无论是普通用户还是 NFT Traders 的交易兴趣都在衰退。另外,诸如 BAYC、Azuki 等一种蓝筹地板价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内持续下跌,BendDAO 蓝筹清算几乎每隔几天就在发生,甚至曾经的 NFT 巨鲸 Franklin 也在糟糕的市场环境下投降。在大环境的低迷下,NFT Marketplace 举步维艰,相关交易平台 Token 亦跌跌不休,不过截至目前没有任何一个主流平台宣告投降,大多仍按照自己的策略发展着,并且偶有亮点。本文为 NFT 交易平台生存现状研究的第一篇,聚焦于后版税时代下的 Blur 和 OpenSea。

数据来源:https://dune.com/sealaunch/NFT?undefined=&Select+Timeframe_ef4aff=365+days

作为 OpenSea 的最强挑战者,Blur 自诞生以来的策略思路就非常清晰。作为交易聚合器,聚合别人的,却不让别人聚合,用市场争吵的时间换取行动的空间。以积分贯穿三期空投,第一期对历史用户的嘉奖——捕获竞争对手的用户,并利用聚合器的优势转化为自己的用户;第二期上架激励——刺激自家平台的卖方流动性,吸引用户留存,收获平台口碑,并在版税战争中展露头角;第三期出价奖励——在取得良好的卖方流动性后,反过来刺激买方流动性,开创性地推出了 Bid Pool,从点对点交易迈向了效率更高的点对池交易,并继续向外扩大品牌影响力,引领版税战争。从第二期到第三期空投,从激励卖方到激励买方,从参与战争到引领战争,也体现了 Blur 在不同阶段中市场地位的变化。当然出色的 UI/UX 以及为专业交易员服务的顺滑体验是 Blur 围绕策略行事的前提与保障,甚至依笔者之见,Blur 自建立运行起,应已规划好三期空投的具体路径,Pro 交易是很有先见性的执棋点。

围绕版税战争,Blur 至少有两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1. 在第二期上架激励阶段,时间在 10 月末到 11 月初的几天,作为新生代的零版税平台 Blur 在具有潜在新进蓝筹属性的 Art Gobblers 的争夺中未落 OpenSea 下风。从该 NFT 上线首日 Blur 便与 OpenSea 作正面交锋,且未落下风,在上线前 3 个小时产生接近的 1 万个 ETH 交易量中,OpenSea 占比 52%,Blur 占比 43%;自 11 月 2 日的连续几日,Blur 在 Art Gobblers 的交易量反超 OpenSea,并且在 Art Gobblers 的加持下,Blur 的总交易量连续多日击败 OpenSea,这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从未有过的景象。尽管 Art Gobblers 最终陨落,但 Blur 在这一场小规模战役中彻底站上了历史舞台,也验证了其第二期激励计划的成功。在 11 月,OpenSea 安身立命之本的接近一半的蓝筹流动性和交易量被无版税平台捕获,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入到了 Blur 中。

2. (继续围绕 Bid Pool 推进出价奖励)发布空投后,Blur 正式向 OpenSea 宣战。彼时 Blur 已经凭借出价盲盒空投激励和 Bid Pool 创新在 NFT 市场取得了卓越地位,用户也不再对 Blur 交易量超过 OpenSea 感到惊讶。此时的用户情绪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与 Blur 站在同一阵线上的。在 BLUR 空投领取的次日,Blur 发布了针对 NFT 创作者的博文,阐述其与 OpenSea 之间在版税支付选项上的差异,并由于创作者无法同时在 Blur 和 OpenSea 上赚取版税,Blur 建议创作者禁用 OpenSea,同时将对任何不使用 OpenSea 的 NFT 项目强制执行全额版税。原以为 OpenSea 会负隅顽抗,但没过两日,OpenSea 就宣布将平台费用降至 0,同时转向 0.5% 的创作者收入模式。OpenSea 的变化基本上复制了 Blur 的费用结构,其在版税战争中彻底落败,Blur 近乎以一种降维打击的方式宣告了自己作为这场战争的胜利和王者地位。The Block Pro 数据显示,Blur 在 3 月份向创作者支付的版税中超过了 OpenSea,达到了 1260 万美元,环比增长 12.5%;相比之下,OpenSea 的版税从 1730 万美元下降到了 990 万美元,这意味着 Blur 为服务的 NFT 项目方或创作者带来了比 OpenSea 更强的盈利能力。

数据来源:https://twitter.com/TheBlockPro__/status/1645792435237429250?s=20

当然版税战争还有许多精彩的细节,比如 Blur 利用 OpenSea 推出的 Seaport 绕过了对其交易黑名单的 Yuga 系列 NFT,另外也不局限于 Blur 与 OpenSea 二者。在某种程度上,Blur 最终的胜利还要感谢 X2Y2。在 SudoSwap 打开零版税之门时几乎没有太多的讨论热度,反而是后来者 X2Y2 在零版税问题上承担了 NFT 社区的大部分的舆论火力攻击,最终落到更后面的 Blur 身上就显得轻了不少,但不得不感叹 Blur 入局时间点的微妙。【注:关于版税战争的由来与进程可以参考我去年写过的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Ebee0XxplmAXdUZe6nN_JQ】

不过,版税战争只是 NFT Marketplace 发展中的一个进程,从历史长河来看可能无关紧要,也可能还会有下一场的版税战争。Blur 在这场版税战争的胜利意味着它获得了成功吗,显然是否定的。在 Blur 的各期激励计划中,由于都是事后激励,一般的对于交易挖矿的清洗交易的辨识方法放在 Blur 身上几乎不管用,并错误地认为了 Blur 的许多交易活动是有机的。这一点在今年一季度蒙蔽了不少用户与数据分析师,事实上 Blur 的有机交易量可能比想象中的要低得多。虚假繁荣的恶果也在更糟糕的市场环境中暴露出来——由于缺乏实际的交易需求,以及 NFT 市值相对较小,Blur Bid Pool 逐渐成为了大户操纵市场的有力工具,特别是在 Season 2 双倍积分一直持续到今天仍未结束。大户为了获取积分,也为了获取流动性之下狭小的利润空间,依靠比散户更强的资金实力,设置移动的虚假的 Bid Wall 进行 NFT 买卖来回戏耍散户,从中赚取微薄的利润,但依据薄利多销以及基于积分的未来空投的可观补贴,大户对此乐此不疲。最终的结果是大户控制了 NFT 市场价格,地板价下跌且波动剧烈。

此外,Blur 的路线图也值得一提。当笔者第一次看到 Blur 的 IDEA MAP 时,仿佛看到了 BAYC 的影子。众所周知,BAYC 有着出色的 Storytelling 的能力,其路线图是由一幅漫画所展示,但从中既看不出起点,也看不出终点,甚至不知道它下一步要去往哪里。路线图只告诉你可能要去的地方,至于什么时候去,怎么去,官方会把这些线索埋藏在了一条条推文、视频里,用彩蛋的形式引导着社区往某一个方面去推测探索。回到 Blur 上面,笔者也感受到了类似的背后团队在采取着类似的行为方式,希望后面 Blur 能推出更强有力的工具。

上述整体是围绕 Blur 的视角去展开,下面来聊一聊 OpenSea。作为市场的老大哥,OpenSea 在 2021 年 NFT 爆火前就已经熬了超过 2 年,即便是现在也比 2020 年及以前要好太多了,所以 OpenSea 对于当下的糟糕环境应该是显得最从容地。OpenSea 的历史过往想必也并不陌生,绝大部分用户购买的第一个 NFT 就是在 OpenSea,这里也不作多叙述。OpenSea 的优势在于先发优势之下的可扩圈的品牌效应,以及经历长时间考验的可信任。与 Blur 不同,Blur 的短期动机很明确,打败 OpenSea,抢夺 OpenSea 的用户。尽管它凭借出色的运营策略从 OpenSea 手上赢得了不少的市场份额,但其对于整个 NFT 市场的增量却是非常有限,并未脱离内卷的范畴。而 OpenSea 的扩圈效应除了带来新用户的增长外,还体现在了与传统艺术市场/拍卖行的合作关系,苏富比和佳士得与 OpenSea 的合作,将数字艺术带入了现实世界。

尽管在版税战争中低了头,失去了部分市场份额,但 OpenSea 的强大先发优势也没有足以让 Blur 得寸进尺,在日交易用户上仍至少 2 倍领先。为了应对 NFT Traders 日益增长的专业交易需求,以及社区的空投呼声,OpenSea 对去年 4 月份收购的闲置了很长时间的 Gem 进行品牌升级,成为了 OpenSea Pro。作为专业交易的 OpenSea Pro,很大程度上借鉴了 Blur 的思路,采取零费用模式,做交易聚合,并有 Offer Wall(Bid Wall)。此外,品牌升级成功后,OpenSea Pro 也向 Gem 的历史用户免费空投了 NFT,算是顺应了 OpenSea 社区长久以来的空投呼声,尽管与期待的 OpenSea Token 有本质区别。

OpenSea Pro 的推出也给了 OpenSea 团队的另一种思路。作为可能寻求合规的 OpenSea 的主体,其对上市和发 Token 之间在短世界内恐怕难有定论,将 OpenSea Pro 推出能为主体赢得很大的在社区舆论上的注意力转移。并且在 OpenSea Pro 的官方文档中也强调了一点,未来还将通过更多的 NFT 作为奖励社区的方式。一条全新的持续的 NFT 空投奖励的路线确实是一个转移社区对于 OpenSea Token 注意力的好叙事。作为 OpenSea Pro 的首个 NFT 空投:纪念型 Gemesis NFT 的表现也算是可圈可点,在上线初期基本可以以上百美元的价格出售,当下也有超过 60 美元的地板价。另外,这种具有大品牌背书的 NFT 空投也给了项目方发行 NFT 的新方式,可以称之为 Airdrop as NFT Drop,意思是空投发行。利用这一种方式发行 NFT,对于历史用户来说,获得了奖励;对于平台来说,收获了交易量,特别是上线初期的 FOMO 交易量;对于项目方来说,虽然在铸造阶段让利给用户,但获得了平台的扶植,赢得了关注度与流量,也更注重后期的社区维护。当然,其他项目方也不一定能和 Gem 与 OpenSea 的深度绑定的关系相比,不过这不妨碍有可能会成为未来 OpenSea 对于优质的新 NFT 的发行思路。

回到 OpenSea Pro 本身,作为 OpenSea 的回击,其在品牌重塑之后也取得了不错的表现,也成为了后版税时代的亮点之一。据 @hildobby_ 数据面板,自 OpenSea Pro 上线以来,其作为交易聚合器的聚合交易量和用户上在近期大致可与 Blur 持平,当然 OpenSea Pro 的聚合交易量也主要来自于 Blur 和 OpenSea,在直接观感上可能 Blur 还要占据得更多一些。不过即便目前 OpenSea + OpenSea Pro 的未去重交易量也仍未占到 Blur 的 50%,OpenSea Pro 仍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数据来源:https://dune.com/hildobby/nft-aggregators

在后版税时代,整个市场环境变得更加糟糕,作为 NFT Marketplace 的两位佼佼者,OpenSea 和 Blur 都陷入了阶段性的发展瓶颈——OpenSea 日活跃用户几乎回到 2021 年 7 月水平,Blur Bid Pool 沦为大户操纵市场的工具且推迟减半收益被社区诟病。不过另一方面来说,为了过冬,二者也存在相互学习的可能性,OpenSea 借鉴 Blur 的专业交易界面完成了对 OpenSea Pro 的品牌升级,Blur 从 OpenSea 身上学习对艺术市场的补充等。

吴说:独立可信的报道者 欢迎在这里关注我们

中文推特 https://twitter.com/wublockchain12

电报Telegram中文频道 https://t.me/wublock

官方网站 https://www.wu-talk.com/

根据央行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本文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对任何经营与投资行为进行推广与背书,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区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非法金融行为。不为任何虚拟货币、数字藏品相关的发行、交易与融资等提供交易入口、指引、发行渠道引导等。吴说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复制等,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